《再遊歐洲(3)情定日落橋 》
若敏
詩人阿諾·多米尼曾深情吟誦過:“很多年之後,當我變得很老,說不動話,也走不動路的時候,我會讓我的兒孫們把我送回威尼斯,在聖馬可廣場的某個角落裏擺一把搖搖椅,身邊是溫暖而水一樣透明的陽光,頭頂上空有淡彩色羽毛的鴿群飛過……”
威尼斯的第二天,9月10日清晨,六點鍾起床。打開窗戶,淺秋的風涼,輕輕飄來,連忙找到一件毛衣穿上保暖,洗漱完畢,就拿起相機出門了。酒店夜晚都是加上了木門和鐵鎖,值班的意大利帥哥十分詫異地為我們打開門,我告訴他,想去聖馬可廣場迎接第一縷霞光,他說:“Good Luck!”
走在清晨的薄霧裏,行人稀少,隻有清潔工在打掃著昨夜熱鬧狂歡後的狼藉。威尼斯也是喜歡夜生活的地方,現在大多數人應該還在夢鄉裏。我們牽著手,行走在小巷的石板路上,仿佛青春又回到了生活裏,旅行就有這樣的魅力,聆聽著大自然的物語,聽小鳥在風中歌唱,空氣中花草的芬芳撲麵而來,腳步都變得輕快起來。
【運河兩岸】
來到一號線的碼頭,不一會就坐上了水上巴士,這次謹記著戴口罩。船上的人很少,可以坐在船頭的椅子上觀風景,旁邊的兩位女士也來自美國,她們是為電影節而來,佩戴著電影節的工作證,帶著專業相機,不停地為兩岸的景色按下快門。
大運河兩岸的170多棟建築,大部分建於13世紀至18世紀,是威尼斯繁華與藝術的見證。建築包括拜占廷、哥特式建築、文藝複興建築、巴洛克建築與新古典主義建築。
黃金宮(Ca' d'Oro,也稱為聖索非亞宮(Palazzo Santa Sofia))是威尼斯大運河上最美麗的宮殿之一。因為曾經用鍍金來裝飾外牆。如今已經看不到金色。
[caption id="attachment_407336" align="alignnone" width="640"] SONY DSC(網絡照片)[/caption]
黃金宮由康達裏尼家族興建於1428年到1430年,這個家族在1043年到1676年之間產生了8位威尼斯公爵。黃金宮的建築師是喬瓦尼和他的兒子巴特魯姆。他們最著名的作品是公爵府(總督府)。
雷佐尼科宮座落在大運河的右岸,聖巴拿巴河在此匯入大運河。1649年,Filippo Bon 決定在此興建一座大宮殿。為此,聘用了倡導巴洛克風格的巴爾達薩雷·隆蓋納,然而,無論是建築師還是業主都未能看到宮殿完成:隆蓋納在1682年去世,直到1756年才由建築師喬治馬薩裏完成。
小聖西滿堂(San Simeone Piccolo)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隔著運河與火車站相望,教堂由Giovanni Antonio Scalfarotto建於1718-1738年,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門廊模仿了羅馬萬神殿。
安康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簡稱為“Salute”,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築的傑作。在1630年黑死病肆虐之際,共和國政府決定興建此教堂獻給聖母瑪利亞,由著名設計師巴爾達薩雷·隆格納設計,正式落成於1687年。
教堂位於威尼斯大運河和威尼斯潟湖的聖馬可內港之間風景優美的狹長的尖角地帶,從水路進入聖馬可廣場者都可看見。其富於裝飾性的獨特外形和地理位置使之成為意大利最上鏡的教堂之一。威尼斯的明信片上,少不了這個教堂的身影。可惜現在教堂正在修複中,沒能進去參觀。
在船上看運河兩岸的景色好像在看一幕幕的舞台劇,岸上的窗戶裏,也有人往運河裏張望,卞之琳的《斷章》一下子在腦海裏閃現:“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在威尼斯的3天坐了許多次水上巴士,怎麽也看不夠,拍不夠。
一幢幢建築接踵而來,沿河兩岸排列著華屋、教堂、宮殿、市場、商鋪、老橋、碼頭,一座座“凝固的藝術”才是威尼斯的精華所在,運河就是威尼斯的曆史、文化、生活的景觀長廊。
運河上也有水上警察,他們開著水上摩托,十分威武。
運河東邊的天際出現了玫紅色,我們決定在學院橋站下來。學院橋(Ponte dell'Accademia)是威尼斯四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梁之一,位於運河南部。學院橋直到1854年才建造完成,原本是由鋼材所建造的,橋被損壞之後,在1930年代被重建成一座木橋。後來這座重建的學院橋因為結構不穩,在1985年再度被重建。
威尼斯的交通路線大都沿著運河兩岸,所以直到19世紀,隻有裏奧多橋連接運河兩岸。目前大運河上共有4座橋,包括學院橋與赤足橋(Ponte degli Scalzi)。第4座橋於2008年啟用,由西班牙知名建築師所設計的憲法橋。人們也可以在運河旁的渡船口來搭乘貢多拉(traghetto,也稱為擺渡)來抵達對岸。
橋上已經有不少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運河的日出。由於季節和角度的問題,9月份,這裏是看不到苒苒升起的太陽。我們又回到碼頭,搭乘水上巴士繼續往前。太陽已經升高了不少。初升的太陽給海麵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染紅了教堂,給過往的船隻披上金色的外衣,一幅天然的油畫在眼前鋪展開來。
【聖馬可廣場】
從運河看聖馬可廣場別有一番氣勢。
輪渡抵達聖馬可廣場,展現在我麵前的是威尼斯風景畫裏的代表作:前景是一排貢多拉尖尖的剪影,水中桅杆林立,伴隨著波濤在海風中輕輕地搖曳,中間是藍色海麵,背景是白色的教堂。
站在聖馬可廣場的臨水碼頭上,望向遠方,大海剛剛蘇醒,迷離的晨霧悄悄地散開,廣場上的路燈還在閃亮,遊人不多,我坐在碼頭上,沐浴著秋涼的海風,沉浸在這份寧靜中,時光在瞬間停滯下來,美好和安詳,讓我久久不願離去。
清晨的廣場,經過夜的洗禮,空氣帶著清新的味道,遠處有一群攝影師和模特兒正在拍著大片,也有年輕的情侶們在拍照。
還有人把總督府的長廊作為休息的地方。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早在二百多年前,拿破侖便稱其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客廳”和“最美的廣場”。美國作家和藝術家斯密思在《今天的威尼斯》 一書中寫道:“全世界隻有一個廣場,而它今天就位於聖馬可教堂的前麵。”這是對聖馬可最高的讚美。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由總督宮、聖馬可教堂、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等建築和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
廣場的南側有一座附屬的小廣場,小廣場南臨威尼斯大運河敞口的瀉湖,河邊有兩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守護者聖迪奧多,另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威尼斯另一位守護者聖馬可的飛獅,這兩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門,威尼斯的貴賓都從石柱中間進入城市。
聖馬可廣場初建於9世紀。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將他奉為主保聖人。相傳828年兩個威尼斯商人從埃及將馬可的遺骨偷運到威尼斯,並在同一年為聖馬可興建教堂,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廣場也因此得名“聖馬可廣場”。
1177年為了教宗和羅馬皇帝的會麵才將聖馬可廣場擴建成如今的規模。1797年拿破侖進占威尼斯後,把廣場邊的行政官邸大樓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宮,還建造了連接兩棟大樓的翼樓作為他的舞廳,命名為“拿破侖翼大樓”。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中心,是威尼斯重要政府機構的所在地,自從19世紀以來是大主教的駐地,它同時也是許多威尼斯節慶選擇的舉辦地。
【情定日落橋】
從聖馬可廣場出來,沿著河邊,不一會,就走到了歎息橋的邊上。
歎息橋(Ponte dei tre archi),其實是兩座建築物間的連接走廊。歎息橋最早名為日落橋,連接著當時的威尼斯總督宮的法庭和威尼斯監獄。過去犯人受總督審理定罪後經過此橋送進監獄,所以它也是象征苦難的“黑暗之橋”。橋上有兩扇鏤空的窗戶,犯人經過,透過窗戶看著外麵大運河上的人生景象,想起即將失去自由的痛苦,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歎息,歎息橋因此得名。
威尼斯人把這個代表法律威嚴和牢獄恐怖的地方,賦予藝術氣息。建築風格是早期巴洛克風格,在簡潔大方的造型中不乏雕刻裝飾之美。小窗用大理石雕刻成米字形的鏤空圖案,起到了裏麵采光外麵美化的作用。整個橋體與兩邊高大的建築相互襯托,在對比中顯得小巧精致。
(網絡照片)
如今歎息橋成為遊人的打卡之地,與法國電影《情定日落橋 A Little Romance (1979) 》有關。
美國女孩羅倫(戴安•琳恩 飾)隨母親改嫁來到了法國生活。於是當她移居法國她認識了當地男孩子丹尼爾,她的生活也產生了改變。
這兩名年輕人相愛了。一位老紳士朱塞(著名演員勞倫斯·奧利弗 飾)給他們講述了一個深情的傳說:如果相愛的人日落時分在歎息橋上親吻,他們的愛便會天長地久。在朱塞的幫助下兩人前往威尼斯的歎息橋,羅倫的母親以為自己的女兒被綁架了。警察一路追蹤,這時才發現朱塞原來是名小偷,但這次他是真心實意想要幫助一對小情人。好事多磨,最後丹尼爾跟羅倫又能否實現期待多時的浪漫之吻呢?
這部在1980年獲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和最佳配樂獲獎的電影,一定沒想到會讓年輕的戀人們蜂擁而至,在歎息橋前親吻打卡。因為威尼斯的這個傳說,日落時,如果戀人們在“歎息橋”下的貢多拉上親吻對方,就將會得到天長地久的永恒愛情,所以使得“歎息橋”成為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橋之一。
我趁著清晨,橋上人少,拍照打卡。我和Jack已經相識、相戀、相愛、相伴41年,相信我們的愛一定會天長地久。
在橋上駐足,看到一位意大利帥哥,正費力地在歎息橋下讓貢多拉調頭,貢多拉的長度是運河的長度,幾經努力,終於成功,大家都拍手鼓勵,看著帥哥,撐起長長的船篙,飄然離去。
一首無名小詩,回蕩在心中。
“晨光穿越歎息橋,
和貢多拉一起搖擺。
碧波輕蕩的河水,
溫暖著彼此的心懷。”
這次出行,有禦用攝影師是最開心的一件事,隨著快門的哢嚓聲,我也不能免俗,在這些景點拍照打卡。
【運河旁的早餐】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快8點鍾了,我們連忙坐水上巴士回到酒店吃早餐。
酒店的早餐是點餐式,每人23歐元,分為國際早餐和意大利早餐,品種繁多,口味很不錯。
意大利早餐是甜口味的,國際早餐是鹹口味的,手衝咖啡味道醇正,意大利火腿特有的香氣讓人欲罷不能,手工製作的可頌有三種不同的口味,剛剛出爐,鬆軟香脆,牛油果鱈魚三明治,更是唇齒留香。
在運河邊吃早餐,享受著清晨的陽光,十分愜意。威尼斯的深度遊,將在早餐後開始。
威尼斯曾經的鎏金歲月已經遠離,那些姹紫嫣紅的過往,留下雲淡風輕的背影,唯有那些建築、雕刻、繪畫,如花開後的芬芳,留存了永恒不變的記憶,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攝影Jack 和若敏,建築史料來自維基百科,兩張照片來自網絡,已經標明,特別致謝)
謝謝親的鼓勵!
在聖馬可廣場,你坐下來,就有這個感受
歐洲是怎麽也玩不夠
浪漫之城,值得一去再去。
謝謝菲兒!
挺喜歡這個詩人描繪的畫麵, 幸福滿芒的。
詩人阿諾·多米尼曾深情吟誦過:“很多年之後,當我變得很老,說不動話,也走不動路的時候,我會讓我的兒孫們把我送回威尼斯,在聖馬可廣場的某個角落裏擺一把搖搖椅,身邊是溫暖而水一樣透明的陽光,頭頂上空有淡彩色羽毛的鴿群飛過……
紅衣美女,美不勝收,風景無限。
一直想去魁北克看看,上次走到了蒙特利爾。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