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陪伴,老人健康專家談》
--- 《敬生匯》與北美華人醫師聯盟(ANACP)公益講座
若敏
2019年12月7日周六,亞特蘭大卡特中心迎來了北美華人醫師聯盟(ANACP) 的專家醫師團隊,他們受嶽京生保險事務所的邀請,來亞特蘭大聯合舉辦《敬生匯》與北美華人醫師聯盟(ANACP)公益講座。這也是《敬生匯》第一次與大家見麵。
北美華人醫師聯盟(ANACP)是大型北美華人臨床醫生組織。以服務聯盟會員為主、並積極促進發揮北美華人醫生在社區和國際交流中的推動作用。聯盟的任務(Mission) 是通過教育,交流知識為北美華人社區提高病人服務水平,提升醫生個人生活品質及增加醫生職業生涯滿意度。北美華人醫師聯盟為華人社區舉辦過多場次多係列醫學健康公益活動。這次聯盟參加公益講座的醫師都是老年醫學專科業內的頂尖專家,醫師們用最專業的知識介紹如何認識衰老、麵對衰老,破解老年化之挑戰,並且直接與聽眾對話,解答問題,特別令人期待。
步入卡特中心,大廳寬闊明亮,人們三五成群地寒暄和交談,大廳裏擺放著專家醫師團隊的介紹和照片,迎麵的牆上是嶽京生先生走過25年保險事務的大幅照片,旁邊有飲料、茶水和點心,非常周到。
時光荏苒,2019年是嶽京生先生進入紐約人壽保險公司服務華人社區25周年。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人。25年的保險生涯,嶽京生和他的保險事務所與社區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業務也隨著社區的發展而成長。時間的節點上,嶽京生從業25周年與服務老年客戶10周年在此交匯,敬重生命,熱愛生活,置身社區繁榮目睹社區發展的感慨油然而生。籍此機會特此推出《敬生匯》講座品牌。當嶽京生和他的保險事務所在劃過25年的光陰弧度,就更希望用他自己熟悉的方式來感謝和回饋社區。人們都由衷地讚歎嶽京生先生的善舉。
聽眾們陸續到達,有半數以上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家。身邊就有好幾對老人,是兒女看到講座的消息,特意陪伴父母過來。老年人如何在暮年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如何讓自己在走向衰老不會恐慌,有病痛如何麵對,如何用藥,理解自己生命的有限性,在美國如何養老等問題,都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非常高興看到專家團隊裏有兩位校友,大家擁抱和問候,合影留念。
講座開始之前,亞特蘭大華人醫師協會會長董永恒醫師代表協會歡迎遠道而來的醫生們,並致開幕詞。嶽京生先生介紹了25年服務華人社區的心路曆程和開辦《敬生匯》公益講座的初衷。隨後,來自費城的胡宗元醫生,作為主持人,將六位專家介紹給大家。隨後,開始了正式的講座。
第一位發言的是何聰醫生。何聰 醫學博士,新澤西州執業內科醫師,老年醫學專科、臨終關懷/緩和醫學專科,擅長老年癡呆症診治,在單位主管老年醫學谘詢門診及臨床教學兼任係統內老年癡呆委員會主席。北美華人醫師聯盟會員。
何聰醫生的講座主題是《認識老年醫學,老而不衰,健康自在》,她從人體生理儲備機能平衡角度討論了人從出生,青壯年,一直走向衰老死亡的過程。這一過程,是生理機能平衡不斷遭到破壞又不斷達到新的平衡的一個過程。每次的破壞與修複都可以引起生理儲備的消耗。隨著人體逐漸衰老,生理儲備量漸行漸少。當生理儲備機能不能再達到新的平衡的時候,生命便達到了終點。 衰老過程的開始,程度和速度是因人而異。它是基因和外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基因稟賦於父母,不可改變。防老抗衰重在改變我們的外環境,包括飲食起居,生活方式,教育程度,社交娛樂,興趣愛好等等。
第二位發言的是汪策 醫生。汪策醫師持有美國神經內科與精神科執業證書,美國臨床神經電生理(ABPN)專科證書,美國電生理診斷醫學證書(ABEM)。汪策醫師現任芝加哥北郊的北岸-大學醫療係統神經內科術中神經電生理監護部主任,也是芝加哥大學醫學院資深臨床醫師教育者。汪策醫師是北美華人醫師聯盟發起人之一,現任醫師聯盟主席。
汪策醫生的公益講座涉及到老年人最常見的三大神經係統疾病:老年性癡呆,中風及帕金森病。要在15鍾時間內給聽眾科普這三個疾病是不容易的。汪策醫生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親自演示疾病的症狀,著重地介紹了這三種疾病的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讓聽眾努力做好控製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戒煙,飲食與鍛練等。
第三位陸芸 藥學博士,美國明尼蘇達州心血管及抗凝臨床藥師,明尼蘇達大學藥學院臨床藥學副教授,兼任中美多家專業期刊的審稿人和特約評論員。北美華人醫師聯盟會員。多年來她帶領明尼蘇達大學的學生為明州華裔社區老年患者提供免費用藥谘詢,深受老年朋友喜愛。
《老人用藥安全 》是陸芸博士講解的重點,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要求藥品在上市前需要有安全性有效性的臨床試驗,上市後也有臨床監測。在美國上市的藥品必須符合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對藥品安全的要求。保健品按食品標準處理,與藥品安全標準不同。隨著人體的自然衰老,老年人用藥安全除了與普通人一樣,要注意選擇對症的藥物,正確的劑量,治療長短,和病人的生活方式對治理的期待外,老人生理隨年齡增長有變化,老人一般有多種慢性疾病,多種藥物同時使用的情況,有時候還有經濟承受力, 報銷限製問題, 保健品,中藥同時使用困境。
用藥的基本原則是:真的有病需要治療,用藥不要用保健品,需要用藥時,貴的藥不一定是對你最好的,對別人用得好的不一定對你合適,用藥貴在少而精,用藥巧在精準對症,用藥安全除了有愛心還要有專業人士護航,與您攜手維護健康。
第四位是徐明旭 醫學博士,康複醫學,持有美國康複醫學、臨終關懷等執業證書。他在紐約創立自己的康複醫療診所,擔任主治醫師。徐醫師在國內曾是腫瘤外科醫師,從中國到美國長期從事腫瘤研究。
徐醫生的主題是《中老年複健,預防摔倒》,他說:隨著醫療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命也有顯著的延長。很多原來意義上的不治之症,現在也成了成人慢性病。那麽我們的生活質量,尤其對中老年的日常功能的保持及提高是當今康複醫學的主要目標。本次講座著重談了老年人的摔倒,預防及治療。保持每周的常規運動,兩次肌肉鍛煉,平時多訓練平衡運動。在術後治療過程中,盡早下地運動,預防很多並發症,包括肺炎,感染,深部靜脈栓塞等。運動及物理治療同時還能夠減輕壓力,調節情緒及提高睡眠質量的作用。
第五位是裴燕明女士, 美國注冊護士,經營管理著亞特蘭大第一家華人養老機構(Bestcare Senior Home)。對養老機構運作有親身體驗。她的主題是:《老年護理中心的相關規則》,她係統地介紹了佐治亞州的各類養老機構和養老的不同方式,還介紹了在養老機構裏遇到的一些實例。
她講到:提起做公益講座,多數人是“無心無力”;有些人是“有力(利)無心”我那是“有心無力”.京生是“有心有力”!自我成就而不忘回歸社會,實在是難能可貴!借愛因斯坦的話與京生共勉:我們這些總有一死的人的命運多麽奇特!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隻作一個短暫的逗留;目的何在,卻無從知道,盡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隻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我們的幸福全部依賴於他們的喜悅和健康;其次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
第六位是曹青 醫學博士,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某醫學中心家庭保健與臨終關懷部副主任,醫學中心醫務主任,臨終關懷部主任。曹青醫師持有美國家庭醫學、老年醫學、緩和醫學/臨終關懷等多項執業證書。
她講座的主題是:《珍愛生命,早做準備》。她著重介紹了緩和醫學,臨終關懷看重的是怎樣在現有的條件和目前的狀態下活出自我。作為一臨終關懷的醫生,覺得需真心對自己,了解自己的所需所求,坦誠地與家人交流你的感覺想法,並盡早地設置在自己的預囑中,選你最信得過的人為你執行你的預囑。
緩和醫學是針對所有的疾病痛苦,貫穿於整個疾病過程中,是與積極治療同時進行的,根據病情的發展趨勢,緩和治療占疾病治療的分量而變化。如果緩和醫療占了疾病治療中的主導作用,我們需要考慮臨終關懷。臨終關懷是針對病情很重,已經沒有治愈可能的病人。臨終關懷是一種綜合性的服務,會給病人家屬提供最有效的服務治療,使病人盡少量地遭受精神上的和身體上的痛苦。
講座之後,聽眾與專家的交流十分熱烈。大家感慨,受益匪淺。在這裏分享一下聽眾的感言:
(1)周六參加了老嶽在卡特中心以從業25年而回報社區的嗬護老人講座活動。感受很深,那麽多專家、醫生講解了養老、愛老;養生、善終的方方麵麵,也回答了大家好多日常關注卻又不知道從何方能夠得到正確答案的問題。
我坐在後排,看著全場多是兒女們帶著老父老母一家人一起來聽講座,不由得想起我的父親母親,家父84歲過世,胃癌。按說父親應該是有長壽基因的,因為我爺爺106歲西去;我奶奶90多歲升天……聽著專家們的講解,更讓我確信父親是因為愛吃醬菜而引發胃癌的。我母親近6~7年一直被老年癡呆症折磨著,要是早些年有機會參加老嶽這樣的活動,聽到這樣的專家們早早就要關注並行動,以及嗬護晚年的建議多好。時光不倒流,我早早從我做起吧:每周保證兩次健身房,一至二次球類運動;飲食嘛,我太愛吃,那要一說就太多了!最後,感謝老嶽和專家們的愛心嗬護!
(2)人到中年,第一次參加老嶽的敬生匯公益講座,又是他從事保險業25年的周年慶,對於自己即將步入老年,麵對自己父母的老年生活,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活動。這次老嶽請到了六名頂尖的華人醫師團隊聯袂上台,為我們用中文和非常淺顯通俗的語言,科普了老年醫學領域的方方麵麵,借這個機會我們也來到了卡特中心會議廳參觀,一睹政要名流聚集的場所之一。謝謝老嶽!
(3)我和太太參加了嶽京生先生和華人醫師聯盟舉辦的這個講座, 聆聽了專家醫生們的指導, 的確受益匪淺! 隨著我們這些50後和60後將步入晚年, 看病吃藥也將是常事。如何善待自己, 安排好晚年生活已經是我們不可回避的話題了。陸芸教授講解了老年人如何遵從醫囑掌握合理用藥。何聰醫生講解心血管突發疾病的救治和前期征兆,這不僅針對中老年人, 甚至壯年人都十分有用。汪策醫生講解老年癡呆等疾病的發生和治療, 更是給年輕人敲響了警鍾。其實嶽先生舉辦得這個講座不僅僅是中老年人受益, 青壯年輕人更應該去聽, 你會知道應該注意什麽! 謝謝如此精彩的公益講座。
類似如此的留言非常多,聽眾反應強烈,紛紛點讚,期待以後會有更多的公益講座。
通過講座,聽眾了解到:
嶽先生是有名的細致和周到,講座之前,他邀請亞城戲劇社章小白女士和戲社社長為大家表演了越劇片段。章女士已經73歲了,但一舉一動,一招一式,依然幹淨利落,身姿矯健。12月7日也是她的生日,當嶽先生捧著點著蠟燭的生日蛋糕走上舞台的時候,戲社的代表們都圍在章女士旁邊,章女士感動得熱淚盈眶,全場為她唱生日快樂歌,為她祝福。
這裏要特別提到主持人胡宗元醫生,胡醫生是已退休的病理檢驗醫師,他曾患過中風,做過心髒腫瘤手術和多次腰椎手術,他能夠上台主持這次講座,非常不容易。他提前一天到達亞城,實地考察會場。連續五夜通宵修改、編輯醫師講演用的幻燈片。在主持過程中,記住專家們的演講要點,提問和串場,以自己的親身經曆,介紹如何康複,如何重新站起來和走路,令人敬佩。胡醫生在飛返費城後,由於心絞痛由機場直接送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急救室,他在醫院病房發來了微信,並寫了一首小詩:人生難預期,有病速就醫,服老別玩命,熬夜傷元氣。這是他的親身體會,大家都十分期待胡醫生早日康複。
嶽京生在給醫生們的微信裏提到:這兩天好評如潮,人們都一個勁地誇講座的精彩!真的謝謝各位醫生朋友,“拋家舍業”不遠萬裏來到亞特蘭大,套用那句話:這是什麽精神!大家知道我想辦這個公益講座的初衷,我隻是想用我自己的方式表達25年來朋友和社區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希望對過去的25年有一個交代,並且和所有在一個崗位上能幹25年的朋友有一個共勉,有一個共同的激勵,所以想把這個交代辦的有點意義、有一點儀式感。
當知道有聯盟這麽多醫師朋友會來後,非常高興,我感到辦好這次活動的意義就更大了。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安排好了,感謝各位(ANACP)聯盟的講員醫師朋友,還有坐在觀眾席上我的伯父伯母們,到場的各位父老鄉親們在一起幫我圓了這個夢。這次的公益講座,給我的25周年慶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華人醫師聯盟的專家們在亞特蘭大華人醫師協會主席董永恒醫生和侯任主席左立醫生的陪伴下,登上了石頭山頂,他們還考察了ANACP 在2020年11月份召開年會的會議場所,信心滿滿,大家都十分期待著明年與亞城再相見!
再次祝賀《敬生匯》與北美華人醫師聯盟(ANACP),嗬護老人,認識衰老,麵對衰老,破解老年化之挑戰,公益講座圓滿成功!
(感謝《敬生匯》與北美華人醫師聯盟(ANACP)公益講座的北美醫師專家團隊,嶽京生先生,曉林、設計師Emma和攝影師Paul Hu 和卯瑞卿導演等以及所有幕後工作人員。感謝攝影師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