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0)
2019 (44)
2020 (54)
《亞城五月,遇見梵高和畢加索》
---參觀亞特蘭大High博物館的特展
若敏
夏日,靜好。五月,散發著金銀花的芳香,在細雨濛濛的中午,我與好友京和平,一同到亞特蘭大High藝術博物館參觀歐洲大師作品特展。
High藝術博物館,是我最喜歡的亞特蘭大博物館之一。五月五日周日,博物館12點開門。走到門前,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看到時間還早,我們在門口拍照。歐洲大師作品展的巨幅海報,在白色的建築物上格外引人矚目,展覽將於7月14日結束。
門前有一尊羅丹塑造的【The Shade】雕像吸引了我的視線。說起這尊雕像,不得不提起High博物館的曆史。
High博物館成立於1905年,最初被稱為亞特蘭大藝術協會。1926年,亞特蘭大收藏家J. J. Haverty組織的藝術畫廊在High的家裏舉辦了一係列展覽。隨後,亞特蘭大的High家族捐贈了位於桃樹街的房子來收藏這些展品。來自Haverty係列的作品現在都是High博物館中的永久展品。 1955年,在High家族的房子附近建造了一座獨立的博物館建築。從此,High博物館成為亞特蘭大藝術收藏品中心。
1962年6月3日,在博物館讚助的法國旅行中,106名亞特蘭大藝術品讚助人在法國巴黎奧利機場的一次飛機失事中喪生。包括機組人員和其他乘客在內的130人,無一人生還,這是當時曆史上最嚴重的單機航空災難。亞特蘭大許多著名的藝術品捐贈和讚助人以及他們的家庭成員都不幸遇難,其中包括創辦Berry學院的家族成員。
為紀念1962年墜機事件中遇難的人們,法國政府向High博物館捐贈了羅丹雕塑【The Shade】。當我在遠處凝望著這尊雕像,看著在雕像前熱戀的一對少男少女,不禁感歎人生如戲,福禍不定,唯有珍惜當下,知足才會幸福。意外和明天,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走進博物館大廳,迎麵而來的是三尊大理石雕像,我們走到了右邊的Stent Family wing,博物館的設計非常藝術,從一樓沿著斜坡向上螺旋,每層都是不同的畫廊和主題。每個展覽都精心策劃和安排,非常精致到位。
五月的陽光,從屋頂的玻璃穿透進來,讓大廳都鍍上了一層暖意。簡潔和幹練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想去看特展,問了一下工作人員,才知道,歐洲大師作品展在ANNE COX Chambers Wing,需要通過頂樓的天橋穿過去。
這次的歐洲大師作品展來自Phillips Collection,展示了Duncan Phillips(1886-1966)的收藏。菲利普斯於1921年在美國開設了第一家現代藝術博物館,開始研究現代藝術及其起源。 從十九世紀到現在,匯集和收藏了來自不同地區和時代的藝術品,十分有幸,在亞特蘭大看到這些非常珍貴的藏品。
Duncan Phillips是匹茲堡銀行家的小兒子,1895年隨家人搬到華盛頓特區。1908年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寫了大量關於藝術的文章,並於191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藝術的魅力》。
1916年,菲利普斯和兄弟吉姆一起,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始收藏藝術品。不幸的是,他父親於1917年去世。禍不單行,吉姆於1918年因流感死亡。為了紀念不幸離世的父親和兄弟,菲利普斯和他的母親決定建立博物館,最初稱為菲利普斯紀念美術館。 1921年10月,就在博物館開館之前,菲利普斯與藝術家馬喬裏·阿克爾結婚,兩人珠聯璧合,相輔相成,密切合作,共同收集了博物館的藏品。
在隨後的幾年裏,菲利普斯繼續寫藝術理論,與藝術家建立牢固的關係,作為讚助人和收藏家,展出眾多展覽,並經常在畫廊中安排一些新的作品。在1966年去世前,他一直擔任博物館館長。好上加好,是他的收藏原則。這次借來展覽的是博物館部分精品。
“To collect works of art is good, to collect only what one particularly likes is better, and to collect only such works as mingle agreeably together is to make the best kind of collection.” – Duncan Phillips
梵高、莫奈、畢加索等大師的作品,不論是構圖、用光、主題等都讓人歎為觀止。印象派,後印象派,表現主義者和立體派藝術家的標誌性作品得以展示。菲利普斯曾努力地將歐洲現代主義介紹給更多的觀賞者。他提倡獨立,多樣的聲音,崇尚藝術家。讚賞藝術家們對色彩的掌握,繪畫裏體現出的情感力量,以及寫實和抽象的平衡。看到這次的藏品,不得不感歎菲利普斯的獨具慧眼。
博物館是我特別喜歡駐足的地方。梵高、莫奈、畢加索、德加、安格爾、馬奈等大師,讓我有了不一樣的記憶,仿佛摒住呼吸,就可以聽到畫者的氣息和韻律,把我帶到遙遠的過去。
我最喜歡【DEGAS'S DANCER'S AT THE BARRE】這幅畫,色彩搭配流暢和諧,立意十分新穎。Hilaire-Germain-Edgar Degas(1834-1917)是一位芭蕾舞愛好者,他知道舞者為了達到優雅的身段、敏捷的反應和用舞姿表達出情感,需要不停地練功和旋轉,日複一日,重複地做著每個動作。他通過油畫,粉彩,繪畫,版畫和雕塑以芭蕾舞為主題,曆經40年,創作了1500多件舞蹈的作品。這幅畫,是其中的代表,創作於1900年。
【Entrance to the Public Gardens in Arles】是梵高在法國南部創作的。1888年8月到10月,是梵高的快樂時光,他畫了一個係列的作品。“這是靈魂通過畫布的呐喊,在陽光下的快樂,無以言表,感謝上帝,用刷子和一些美好的顏料,通過色彩超越生命本身的光。捕捉自然界中的脈衝,某些形狀的重複,波浪狀的漣漪,沿著花園散步,看到土壤吸收的眩光,辛辣而芬芳的香氣撲麵而來,豐富的色彩閃爍其間,藍色和綠色、黃色和橙色在陽光下充分綻放和呐喊,在花園深處的樹林紋理清晰,人們可以在幽暗和涼爽的樹蔭中尋找躲避的地方。“梵高寫道。我非常敬佩梵高對色彩的運用,他的畫作讓人震撼。
【WOMAN WITH GREEN HAT】是畢加索在1939年的作品。與其他的抽象作品不同,這幅作品趨於寫實。
安格爾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畫家之一,他的作品,讓人感到女性的高貴純淨,靜穆偉大。【The small Bather】是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862年的作品。他以非凡的繪畫技巧而聞名,喜歡用柔美的筆觸表達女性的曲線。這幅同樣是展示女性裸背的作品,讓我想起安格爾的【大宮女(La Grande Odalisque)】,這幅畫收藏在盧浮宮。
(圖片來自網絡)
【大宮女】是1814年創作的油畫,為了強調女性身軀的優美曲線,安格爾刻意拉長了宮女的手臂和軀幹。對於裸女的背部線條,評論家曾說:“這位宮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節脊椎骨。”嚴謹的古典風格,以頭包土耳其頭巾、手拿孔雀羽扇奧斯曼帝國的宮女為主題,整幅畫麵散發著美輪美奐的異國情調。
安格爾1862年創作的《土耳其浴室》畫布油畫,也收藏於法國盧浮宮。我非常喜歡收藏在法國奧賽博物館安格爾的《泉Spring》,創作於1856 年,畫麵中,曼妙少女舉罐倒水,向上的手臂,美麗柔緩的曲線,微傾的S型腰身,一側是流淌的泉水,呈現了一種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記得我當時在博物館久久地凝視著這幅畫,給人帶來非常美的享受。
【The Spanish Ballet】 Edouard Manet 1862年的作品。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受到西班牙舞者的影響,這幅畫展示了馬德裏皇家劇院舞台上的主要舞者,正在表演中的場景。運用極為純淨和簡潔的透明色彩塑造舞蹈者形象,在深重的背景和伴奏者襯托下,顯得格外鮮明奪目。
歐洲大師的作品讓人目不暇接,最好的體驗,是親自過來看看。這個機會太難得了。隨後,我們回到Stent Family Wing 參觀永久藏品和其他特展。
博物館的永久藏品包括超過15,000件作品,涉及七個收藏區:非洲藝術,美國藝術,裝飾藝術和設計,歐洲藝術,民間和自學藝術,現代和當代藝術,以及攝影。
1958年,Samuel H. Kress基金會捐贈了29件文藝複興時期和巴洛克風格的繪畫和雕塑,奠定了High的歐洲藝術收藏品的核心。歐洲藝術收藏還包括中世紀意大利繪畫,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繪畫,以及法國繪畫,歐洲雕塑館藏。
美國藝術收藏品包括18世紀,19世紀和20世紀美國畫作和美國雕塑館藏以及現代和當代藝術收藏品。
現代藝術品也讓人印象深刻,比如有一個鏡麵,可以折射出許多讓人驚訝的畫麵。我們在鏡子前玩得不亦樂乎。
非洲藝術和曆史,別具一格,讓人通過展品觸摸到遙遠非洲的脈搏。
現代民間藝術展,讓人覺得十分接地氣,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19世紀南方裝飾藝術的精選作品,傳統的鄉村形式的被子,陶瓷,籃筐和家具,很有特色。
在歐洲大師作品展之前,有一個攝影特展,我錯過了。
不斷更新的特展,讓我一次次回到博物館。每次的感受都不同,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一樓有適合孩子們玩樂的兩個空間,一個房間用柔軟的物品,搭起來各種可以娛樂的空間。另外一個房間可以用動作控製屏幕的顏色,隨著舞蹈而跳動,實在太奇妙了。還有一件夢幻屋,可以躺下來,欣賞屋頂上不停變換的畫麵。
博物館展示了不同的藝術風格的作品。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找到喜歡的東西。四個小時的參觀,讓我們依依不舍。我想如果一整天呆在這裏,細細品味,慢慢地琢磨,都會覺得時間不夠。
歐洲大師的畫作曆曆在目,多少守望已經物是人非。感歎歲月太深,百年過後,繁華如煙。這個畫展,讓我回歸心靈的質樸,在安靜中滌蕩著塵埃,藝術的魅力讓心中的花香芬芳和彌漫。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見,都彌足珍貴。這份生活中的詩意,清新怡人,恬淡生香,靜好安然。
(感謝好友京和平拍攝的部分照片)
孩子們都現代和抽象,我比較老套一點
是呀,周五開到九點,常常有些活動。去年整修了一下,看起來很不錯。
謝謝夢湖,嗬嗬,我穿越了一下,把你弄糊塗了。雕像是挺悲哀的,本來想放一張特寫,後來正好看到一對少男少女,就覺得對比很強烈,放了一個遠景。看畫的過程,我也一直感歎,如今可以讓人坐下來,專心畫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飛快旋轉的世界,讓專注變得不太容易。我很喜歡你瑞士的係列文章,也想再去一次瑞士,住下來,慢慢玩。
謝謝菲兒,歡迎回來。喜歡你的新頭像。
剛看到安格爾,我心裏咯噔一下,這幅畫怎麽成私人收藏了,原來是若敏玩了個穿越。
法國政府能把羅丹的雕像送給美國,是想同悼和安慰藝術愛好者的哀思,他們做事總是挺有人情味。第一張照片我沒找到雕像,後來看到以後才返回重找,姿態像是很悲哀。
那些現代感的裝置藝術也不錯,挺有創意的,當代藝術幾乎就剩下裝置了。
若敏看上去好漂亮灑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