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仇恨 VS 仁慈:從《南京照相館》到 Frank 法官離世的反思

(2025-08-30 22:38:29) 下一個

       昨天,一位友人和我談起正在中國熱映的電影《南京照相館》。他說,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去觀影。影片讓孩子們淚流滿麵,甚至有孩子看完電影後立誓複仇。許多成年人自己不敢看,因為畫麵過於血腥,卻堅持買票讓孩子去看。這些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孩子銘記曆史,從而變得強大,將來若再遇到外敵,不至於重蹈覆轍。然而,這種做法讓我深感擔憂——因為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把一顆仇恨的種子悄悄種進孩子的心田。

      仇恨若成為驅動力,結出的往往是扭曲的人格。一個人如果因害怕被打壓而拚命變強大,那麽他的力量來自恐懼,而不是自由。哪怕他最終功成名就,也不過是外界環境的映照。一旦環境改變,他的自我就會隨之坍塌,因為他從未真正建立過內在的根基。
     這樣的成功,是脆弱的;這樣的生命,是沉重的。

      這幾天,我也關注到美國的另一則消息——Frank 法官離世。他的葬禮讓無數人潸然淚下,我也含淚看完,並默默為他和他的家人祈禱。Frank 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愛心的法官”。他讓人們看到:永遠不要低估愛的力量。在他的法庭上,法律並非冰冷的尺度,而是一雙帶著仁慈的手。他用理解與同情感化了無數人,讓他們在錯誤的邊緣重新看見希望,重拾人生。

      仁慈所播下的,是健康的人格。一個自小在仁慈氛圍中成長的人,不需要用別人的眼光來定義自我。他努力,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是出於好奇與創造。當他遭遇挫折,他仍能心中安定,因為他的價值感深植於內心,而不是搖擺不定的外部比較。
      這樣的人,即使在風雨之中,也能如如不動。

      撒什麽種子,就開什麽花。

     仇恨的種子,其實是一種傳承的創傷。它讓上一代未愈的傷口,繼續延續到下一代的心靈。這樣的傳承,不會帶來真正的力量,隻會讓傷痛一再複製。而我們更需要的,是像 Frank 法官這樣的榜樣——用仁慈去播種,用愛去培育。而中國人需要的,不是讓仇恨延續,而是代際創傷的醫治。唯有醫治,才能讓創傷真正停下,讓曆史成為能夠麵對和整合的記憶,而不是不斷吞噬未來的陰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