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麵:搖籃裏的孩子睡醒了,開始哭起來。媽媽走過來,一邊抱起孩子,一邊對孩子說:“寶寶醒啦!”寶寶被媽媽抱起來後也不再哭了,兩隻晶亮的眼睛看著媽媽,同時小嘴裏不停地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媽媽看著寶寶:“看啊,寶寶睡了一個好覺啦!”“寶寶是在說,肚子餓了嗎?”寶寶先給媽媽發一個球:抱我!媽媽輕柔把寶寶抱起來;接著寶寶又以喃喃話語、麵部表情向媽媽發出邀請,而媽媽也以相同的表情、語氣等回應孩子。這個“發球與接球”意義,就在於它讓媽媽與孩子之間建立了一種關係,而這種關係會建立和加強孩子的大腦建築結構,讓孩子確定了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的體驗,同時孩子又培養了孩子發展新的能力。
換句話說,“發球與接球”就是父母,或者照顧孩子的人,能夠敏感地、及時地、不斷地回應著孩子的需要。這個需要也許是孩子的吃喝拉雜睡,更多的是孩子的情感需求。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這個回應關係對嬰幼兒的健康發育非常重要。父母或者主要照顧孩子的人,若能跟小孩子建立起這種“發球與接球”的回應關係,就是為孩子的情感健康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石,使得孩子更能夠發展對他人情感、需要、思想的理解。跟小朋友們玩耍的時候,知道分享、參與,懂得給予和接受;將來他們走上社會的時候,遇到挑戰就懂得如何應對。
當然,這個“接球”的人,雖然包括家庭的其他大人,托兒所、幼兒園的阿姨,學校的老師等等,但首先是父母。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認識到母親與嬰兒的孩子的關係,會影響到大腦結構的發育,會改變大腦中主管調節情感與社交的基因表達能力與表達方式。而且,這個影響還會持續到成年人在身體和情感上應對壓力的能力。
臨床研究發現,當父母,或者主要照顧孩子的人,不具備這個“接球”的能力,比如母親患有憂鬱症、焦慮症等其他精神障礙,或者家庭麵臨重大的壓力和困難,父母關係不和,甚至出現家庭暴力等等,都會影響父母“接球”的能力,進而對孩子的情感發育產生負麵影響,讓孩子在情感上顯得十分地脆弱。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裏成長,很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行為問題,比如進攻性強,不合群等等。
但是,許多父母就是缺少“接球”的能力。他們隻知道培養和發展孩子讀寫、運動、算術,畫畫等能力,卻忽視了培養孩子健康的情感能力。除了個人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缺乏認識與孩子建立一種溫暖的、有回應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情感能力發育的重要性。因此,父母應當學習與孩子互動,開發孩子天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孩子學習的情趣,而不是一味地重視培養孩子的數理化能力。
父母與孩子建立一種敏感的、溫暖的、持續的回應關係,是孩子情感和心理發育健康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沒有這個能力,孩子將來很難在社會上與人相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