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關於水餃起源於本民族的文化敘事,但沒有一個可作為曆史事實,包括山東滕州考古發掘出土的水餃,也屬於孤證。今天,我們嚐試論證距離有二、三百年前中國海鮮水餃的起源和文化敘事,中國海鮮水餃是世界上獨有的水餃品類,確認其起源和文化淵源至關重要,因為中國海鮮水餃的影響之大、之廣,發展之快,出乎於人們的意料,有發展成為代表中國水餃基本特征的趨勢。)
中國的鮁魚禮俗是流傳於中國嶗山沿海漁村數百年女婿每年給嶽父送新鮮鮁魚的傳統習俗,前些年鮁魚禮俗已獲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當地,至今流傳一個關於“鮁魚禮俗”的動人故事。
很早以前,嶗山沙子口漁村一位老漁民收養了鄰村一個叫小伍的孤兒,小伍長大後也跟著養父學會了捕魚當了漁民,後來這位老漁民將女兒許配給小伍為妻,並在鄰村安家以捕魚為生。嶗山沙子口一帶的黃海南部海域盛產鮁魚,每年開春鮁魚汛期,是當地漁民一年中捕撈鮁魚、獲取收入的主要漁汛期,每個漁民家庭對此都充滿期待,每年鮁魚魚汛小伍也作為漁民駕船出海捕撈鮁魚。 每當此時,嶽父像關心兒子一樣關心出海捕魚的女婿小伍,作為同樣是漁民的嶽父深知漁民出海捕魚作業的危險,小伍一出海,老人家就經常到鄰村的女兒家安撫女兒和探望女婿出海是否平安歸來?捕撈鮁魚是否有收貨?女兒真切的感受到了父親的愛心,所以丈夫小伍出海一回家,就催促他帶著剛捕撈的新鮮鮁魚親自趕回娘家向父親報平安和收獲鮁魚的喜訊。當時沒有電話通訊條件,當時女婿在向嶽父通報平安歸來的信息唯一途徑就是拿條剛捕獲的新鮮鮁魚親自登門報平安,並感恩嶽父的關心
女婿與嶽父都是漁民,過去,海上捕魚作業,經常遇到風高浪險九死一生的危險境況,捕撈鮁魚也時常空手而歸,漁民的寓言道:敢許頭豬,不敢許條魚。女婿送鮁魚給嶽父的習俗反應了翁婿兩代漁民之間才會理解的海上辛酸,也隻有女婿才會理解當嶽父看到他帶著鮁魚登門那時刻的喜悅和喜悅背後的淚水,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是送鮁魚給嶽父而不是送給嶽母的疑問。
(嶗山沙子口嶗漁民收留一位叫小伍的孤兒,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隻是由於當時貧窮的漁民家庭沒有文字記載,二、三百年後因女婿每年送嶽父鮁魚的禮俗成為了地方口述相傳的故事,這是民俗文化考古發掘工作經常麵對的情況,嶽父關心出海捕魚的女婿小伍,最大的原因是嶽父一直視小伍為兒子,這沒有改變,如果小伍僅僅是女婿,其家中也有父母,作為嶽父並不適宜去女兒家關心女婿出海安危和是否捕撈到了鮁魚,這是習俗、也是禮數。女婿送鮁魚在嶽父生前就有了,初期送鮁魚是傳遞女婿出海平安、豐收的證物。)
女婿登門送來鮁魚,嶽父、嶽母自然非常高興,嶽母忙著招待女婿,嶗山嶽母是當地貧窮的漁民家庭主婦,因要遵循“上車餃子、下車麵”的傳統習俗,讓來送鮁魚的女婿臨走時吃上頓餃子(過去,百姓家庭一年能吃幾次水餃,全家都惦記著呢),可家裏什麽食材都沒有,隻有女婿剛送來的新鮮鮁魚,還有自家院子裏種的春韭菜,所以在急迫和貧窮的窘迫中,嶽母不顧鮁魚不能上席和鮁魚不能待客(女婿是貴客,過去女婿一年中什麽時候到嶽父家是有嚴格的習俗約定)的習俗,冒然用鮁魚和韭菜給女婿包了鮁魚韭菜餡的水餃,嶽母以為鮁魚餡包在麵皮裏麵,吃進女婿肚子裏,外人也不會知道,哪想到鮁魚水餃的鮮美味道震驚到了女婿,就這樣由女婿將味道鮮美的鮁魚水餃在漁民中傳播並流傳開來,其美味牢牢拴住了人們的胃,並受到漁民們的認可和喜愛,就這樣,送鮁魚與吃鮁魚水餃逐漸成為了當地漁民家庭在鮁魚漁汛時的傳統習俗。
(女婿要送嶽父鮁魚,在船上時就要不斷用海水澆鮁魚保持新鮮,船到岸立刻趕往嶽父家要證明這是剛捕撈的新鮮鮁魚。鮁魚水餃雖然美味,畢竟是不入流的,僅在本家、本族和本村中悄悄傳播,富裕一點的家庭是不會用鮁魚肉包水餃的,即使現在,人們喜歡鮁魚水餃,過年時幾乎沒有哪家會包鮁魚水餃的。曆史記載,海鮮一詞出現最早是在1792年清代的袁枚寫《隨園食單》第一次加入了“海鮮單”,書籍上記載的海鮮八大珍,也是些海產品幹貨而已,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海鮮是兩碼事,傳統晾曬的鮁魚味道很不錯,這就是那個年代海鮮的概念。“海鮮水餃”中的“海”在現代語境下,已經不再僅指“海水產物”,而是一種更廣泛的表述,泛指水產類餃子餡料,海水魚、淡水魚搭配韭菜包的水餃也可以被視為海鮮水餃,而最早將鮁魚+韭菜的組合稱為“海鮮水餃”,具有“鮁魚水餃是海鮮水餃之母”的開創性文化意義。爭論的話,可使用英文去論證一番試試,就會知道很多。)
有一年,嶽父患重病,臨終想吃鮁魚水餃,而鮁魚水餃隻有使用新鮮鮁魚,此時雖然是剛開春,但還不到鮁魚汛期,女婿小伍毅然冒著生命危險獨自駕船出海捕撈新鮮鮁魚,然而幾天後,女婿小伍冒生命危險捕撈回來的鮁魚嶽父沒能吃上鮁魚水餃就離世了,女婿女兒一家甚為悲痛,處理好嶽父的後事,並將包好的鮁魚水餃作為祭品端送在嶽父的靈前,從那以後,小伍夫妻每年都要在老人的墳前供上初春鮁魚包的水餃,鄉鄰們都為這位叫“小伍”的女婿有如此的孝心而讚許,同時也為去世的老人捕撈了一輩子鮁魚,臨終想吃口鮁魚水餃的願望也沒能實現而歎惋,這個故事在鄉鄰中流傳、並感動了鄉鄰,促成了當地首先是女婿們給嶽父和長輩們每年在春訓捕撈鮁魚的季節送上新鮮鮁魚的習俗,這個習俗中一個重要內容是全家聚集品嚐美味的鮁魚水餃。
( 嶽父患重病,臨終前是想吃鮁魚還是鮁魚水餃的問題,研究認為嶽父的願望是吃鮁魚水餃,也就是新鮮鮁魚包的鮁魚水餃,而不是鮁魚,漁民家庭吃的通常都是甜曬鮁魚(且長年家中像糧食一樣有儲備),沒有吃新鮮鮁魚的習俗,但是吃鮁魚水餃卻是例外,一定得是新鮮鮁魚,所以女婿小伍冒險出海捕撈新鮮鮁魚是為了包鮁魚水餃,嶽父去世前希望吃鮁魚水餃的願望合情合理,女兒女婿一家每年此時也是拿著用新鮮鮁魚包的鮁魚水餃作為祭品擺放在嶽父的墳前,拿一整條新鮮鮁魚作為祭品不合常理,如果是吃鮁魚,傳統的習俗是吃甜曬鮁魚才合理 )
在嶗山獨有的山村與漁村的傳統生活習俗中,一直保留著淳樸的民風和山與海的經典傳說,鮁魚禮俗是其中之一,以前當地漁民捕撈鮁魚後,由於沒有冷凍技術,鮁魚在船上就被開腸破肚進行甜曬了,漁民沒有吃新鮮鮁魚的習俗,當地漁民捕撈的鮁魚一般是甜曬後作為漁民家庭一年中的口糧,甜曬鮁魚還可交換其他食物和金錢,而唯獨每年女婿送嶽父的則一定是新鮮鮁魚(而非甜曬鮁魚),並成就了這獨一無二的的送鮁魚與吃鮁魚水餃的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鮁魚已成為一個流傳已久(影響全國)的頗具儀式感的禮俗,且成為省級非遺,鮁魚逐漸被賦予了文化象征意義,成為了表達情感和傳遞祝福的媒介
同樣,嶗山嶽母無意中將新鮮鮁魚與韭菜搭配發明的鮁魚水餃開創了中國海鮮水餃的先河,成為水餃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她不僅為後人留下了一道美味佳肴,也是對中國美食文化的一大貢獻。中國海鮮水餃不同於國外的魚餃,中國海鮮水餃通常由海產品搭配韭菜,韭菜在中國是春季第一鮮的蔬菜,而在國外韭菜並非是蔬菜,而是調味品,所以海鮮水餃是中國獨有的,其源自嶗山嶽母發明的鮁魚水餃,如果說是源自嶗山嶽母家院子裏種植的春韭菜也不為過
( 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資料證明鮁魚水餃的發明者,但基於民俗考古學的常識和邏輯推理,認定嶗山嶽母為發明者是合理的,我們要論證的是這個家庭中鮁魚水餃是誰製作的,前提是你家已經存在鮁魚水餃的物質證據而發出推論,而不是你家沒有鮁魚水餃憑空提出的沒頭沒腦的問題,家庭女主人是當然的發明者,民俗考古學常通過口述曆史、習俗傳承和物質證據推導起源,結合“鮁魚禮俗”的曆史連續性和地方飲食習慣,認定嶽母為發明者符合“以文化解釋文化”的原則。作為口頭民俗文化遺產,重要的是要圍繞著“嶗山鮁魚禮俗”(物質證據)這一民俗文化遺產確認和找尋出符合當地鄉規民情和傳統習俗的那個傳說。)
嶗山“鮁魚禮俗”女婿送鮁魚給嶽父的“送鮁魚”環節被廣泛宣傳和強調,成為社會輿論和官方非遺申報材料的核心內容,這一環節體現了男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主導地位,但卻在有意無意中遺漏和忽視了在鮁魚禮俗“吃鮁魚”環節中嶽母發明的鮁魚水餃,而鮁魚水餃是與鮁魚禮俗結伴相生的共同體,難以想象沒有鮁魚水餃的鮁魚禮俗如何生存。
這種遺漏是對女性文化傳承的不公,這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女性貢獻的輕視。這些年由於“鮁魚禮俗”片麵宣傳和強調女婿送嶽父鮁魚的“孝道”,這種說教泛濫成“道德綁架”的勢頭,使得“鮁魚禮俗”呈現被世俗化、被低俗化的傾向,女婿送小鮁魚沒麵子、嶽父收小鮁魚也臉上無光,鮁魚的大小成為與傳統風俗相扭曲的炫富行為和泛社會化的送禮行賄行為,人們呼喚“鮁魚禮俗”成為能世代傳承、健康純淨的傳統文化習俗,這也就催生了嶗山漁民後代的創新傳承意識,因而發明了鮁魚禮品水餃,鮁魚禮品水餃是對鮁魚水餃的創新傳承,鮁魚禮品水餃完善和強化了鮁魚水餃與鮁魚禮俗結伴相生的的共同體關係,也完善了每年女婿單純送嶽父鮁魚的傳統習俗,並使其成為送鮁魚之外的新選項和翁婿兩家團聚吃鮁魚宴的喜慶日子。
鮁魚禮俗中嶗山嶽母的故事也揭示了鮁魚禮俗背後被忽視的女性貢獻,嶗山嶽母發明的鮁魚水餃這是對“鮁魚禮俗”曆史內涵的重大豐富,可曾想到,當年嶗山嶽母發明鮁魚水餃招待女婿時,舊習俗卻限製嶽母與丈夫、女婿一起同桌共享自己發明烹飪的美食,舊時代對女性家庭地位的不公和漠視可見一斑,恢複嶽母在“鮁魚禮俗”和鮁魚水餃起源中的地位,證明中國海鮮水餃源自嶗山嶽母發明的鮁魚水餃,這也是全球飲食文化傳播中,由女性傳承貢獻的具體事例。( 注:嶗山嶽母是一個群體 )
(有非遺工作者認為,鮁魚水餃申遺要有文字記載證據才能成立,卻忽視了鮁魚水餃本身存在的證據,也忽視了在家庭中母親親手烹飪家庭食物的傳統,還有一背景是:鮁魚水餃起源於秦始皇巡視威海的陳詞濫調,其證據何在呢?秦始皇殺廚師的證據又何在呢?為什麽一個嶗山漁民家庭發明鮁魚水餃的不能說是這家女主人呢?是秦始皇發明鮁魚水餃還是嶗山嶽母發明鮁魚水餃,民俗文化考古的理論與實踐可以給出結論。)
中國海鮮水餃的起源和文化淵源不會遺留成為像目前各國水餃起源說的紛爭亂象,中國海鮮水餃擁有完整而清晰的傳承譜係,中國海鮮水餃以地理、資源、習俗、工藝“四位一體”的曆史脈絡,避免了類似“起源說混戰”局麵,是各國水餃文化中獨樹一幟的東方海洋飲食文化。青島海鮮水餃之城名至實歸,享譽天下,中國海鮮水餃節將在不久與青島啤酒節完美契合,在頭伏餃子、二伏麵的頭伏第一天開幕(恰好每年的青島啤酒節也在這幾天前後開幕),一粒水餃、一杯酒,既是向親情致敬,也是向世界邀請。中國海鮮水餃節賦予了青島啤酒節更深厚的文化根基,使其從純粹的啤酒節,躍升為融合美食、民俗、國際交流的東方大型節慶品牌。
絲綢之路的東部起點是西安,絲綢之路水餃文化的東部起點是嶗山,青島啤酒節的西方元素將與東方元素攜手以中華文化的國際表達譜寫山與海的絢麗篇章與輝煌。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