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鮁魚禮俗”---為什麽是女婿(不是女兒)親自登門送鮁魚(不是送其他魚)給嶽父而不是送給嶽母?

(2023-04-12 23:06:44) 下一個

 

   鮁魚水餃起源於青島嶗山,是“嶗山鮁魚禮俗”的重要內容,發明人是嶗山的嶽母。
 
   女婿親自登門送鮁魚給嶽父,是要證明他不僅出海平安歸來,而且捕撈鮁魚喜獲豐收,感謝嶽父在他出海捕撈鮁魚這些日子裏的牽掛和關心。
 
   青島嶗山沙子口一帶的黃海南部海域盛產鮁魚,每年開春的鮁魚汛期,是當地漁民一年中捕撈鮁魚、獲取收入最主要的日子,對這一鮁魚汛期,每個漁民家庭都充滿期待。
 
   作為同樣是漁民的嶽父深知漁民出海捕魚是危險作業,青島嶗山沙子口一帶黃海海域,風高浪險,漁民出海往往是九死一生,捕撈鮁魚也時常空手而歸,漁民的寓言:敢許頭豬,不敢許條魚
 
   嶽父關心出嫁的女兒,自然關心出海捕魚的女婿,女婿一出海,老丈人就經常到鄰村的女兒家安撫女兒和探望女婿出海是否平安歸來?捕撈鮁魚是否有收貨?
 
   嶽父表麵上是關心出海的女婿,但女兒真切的感受到了父親對女兒的愛心,這種關切和愛心也向人們敘說“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是社會的舊習俗,絕不是父母真實意圖的表達,在父親眼裏兒子女兒、手心手背都是肉。
 
   女兒感激父親的關心,所以丈夫出海一回家,就催促丈夫帶著剛捕撈的新鮮鮁魚親自(沒有電話)趕回娘家向父親報平安和報收獲鮁魚的喜訊,這等於是將人和鮁魚一起送上以請老丈人驗證。
 
   女婿送鮁魚給嶽父而不是送給嶽母,這是因為,女婿送鮁魚給嶽父這習俗反應的是翁婿兩代漁民之間的對話,由於海上捕撈鮁魚作業,經常遇到風高浪險九死一生的危險境況,所以隻有他們翁婿之間才會真真切切理解這海上的辛酸和血淚,也隻有女婿才會理解當嶽父看到他帶著鮁魚登門那時刻的喜悅和喜悅背後的淚水。
 
   在青島嶗山“鮁魚禮俗”這一民俗敘事中鮮有提及女兒和丈母娘,這也反映了那個年代中國家庭中的“夫權”觀念,所以在“鮁魚禮俗”的文化敘事中重點突出了女婿送鮁魚的環節,而忽視了女兒催促丈夫送鮁魚和嶽母忙碌著全家吃鮁魚的環節,正是嶽母遵循當地“上車餃子、下車麵”的傳統習俗,女婿離開時要吃餃子,而起初吃鮁魚就是指吃鮁魚水餃,這就揭示了鮁魚水餃的起源這一重要文化起源地研究課題----鮁魚水餃起源於青島嶗山,是青島嶗山“鮁魚禮俗”的重要內容,發明人是嶗山的嶽母。
 
   青島嶗山“鮁魚禮俗”的“送與吃”兩個環節,完整向世人呈現了“鮁魚禮俗”的中國式家庭禮教儀式-------父母的愛心與子女的孝心。
 
   (女婿)送----鮁魚(嶽父)
   (女婿)吃----鮁魚水餃(嶽母)
 
    這一天,是翁婿團聚、在一起吃鮁魚祝賀平安與豐收的喜慶日子。
 
   青島嶗山“鮁魚禮俗”作為優秀的地方民間傳統文化習俗不僅源於當地流傳的一個女婿為臨終前想吃鮁魚的嶽父冒著生命危險出海捕撈鮁魚的動人的民間故事,更源於數百年以來該地區的漁民在艱辛與苦難的真實生活中,世代傳承創建了該地區富含文化意蘊、健康純淨的海洋文化習俗。
 
   青島嶗山“鮁魚禮俗”前年成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由於其屬於特有無可替代的地方民間民俗,有可能成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麵對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展現中華民族地方民俗文化的健康生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