鮁魚水餃起源於青島嶗山,是“嶗山鮁魚禮俗”的經典內容,發明人是嶗山的嶽母
青島嶗山的嶽母家裏窮,但這是有愛心和有智慧的嶽母,家裏再窮也要遵循傳統習俗(上車餃子、下車麵)讓來送鮁魚的女婿臨走時吃上用鮁魚肉包的餃子,這雖然有違鮁魚不能上席和鮁魚不能待客(女婿是貴客)的傳統習俗,當年富裕一點的家庭是不會用鮁魚肉包水餃的。
現在“過年”時,即使喜歡海鮮水餃也隻會包像黃花魚、蝦仁之類的海鮮水餃,黃花魚、包括黃花魚水餃、白鱗魚還是“過年”的貢品,幾乎沒有哪一家在“過年”時會用鮁魚肉包水餃的。
有人說,鮁魚水餃幸虧是搭配了韭菜,如果當年嶽母家院子裏沒有種韭菜,恐怕就不會有鮁魚水餃了,也不會有其他海鮮水餃,正是因為“春季第一鮮的韭菜”造就了今天的鮁魚水餃,顯而易見,海鮮水餃如果不搭配韭菜將大為遜色。
根據中醫傳統和民間習俗,魚和韭菜是兩種“發物”,而兩種“發物”加在一起,是難以想象的有違常理和出人意料,所以,或許正是由於嶗山嶽母一係列的“違規、不合常理”這一美麗的意外,才讓鮁魚水餃能夠成為今天統領海鮮水餃的中國第二水餃。
配方如下: (嶽母沒花一文錢發明了鮮美的鮁魚水餃)
1、鮁魚肉 (女婿送的)
2、春韭菜 (自家院子種的)
3、豬大油 (換的肥豬肉煉的)
4、海鹽 (海邊撿來回家熬製的)
5、紅薯麵 (自家地裏種的)
------即使現在使用該配方包鮁魚水餃也不輸任何其他配方,不妨試試。
鮁魚的“腥”與韭菜的“臭”是公認的,但是很少人知道,在深水和冷水中的新鮮鮁魚並不腥,且有鮮甜味,可以生吃,因此鮁魚的新鮮度很重要。
而春季第一鮮的韭菜不僅要新鮮,且要是春季的韭菜,農家的寓言:8月的韭菜臭死狗。
嶗山丈母娘運氣極佳,女婿出海剛歸來就將最新鮮的鮁魚送來,自家院裏栽種的韭菜是最佳的春韭菜,因此,嶗山丈母娘使用最新鮮的鮁魚和最新鮮的春韭菜發明了最美味的鮁魚水餃。
理論上講海鮮隻要是新鮮的,一般不會腥,實際上海鮮是很容易變質的,在極短的時間就容易發出腥味,或是“腥臭”的味道,但是青島人喜歡海鮮,對腥味有自己的感覺,當地也流傳:臭魚爛蝦 送飯的冤家,青島人的習慣大概是很耐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