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圍棋篇之中學時代

(2004-06-19 18:54:33) 下一個
圍棋篇之中學時代 我的圍棋開始於初中。不知為什麽,父親有一次出差買了一副圍棋回來,還教會了我和弟弟。那時正是聶衛平吸著氧多次擊倒日本棋手而稱雄於中日擂台賽的時代。現在想來,當時擂台賽所受到的極大關注,或許是因為那個年代文化領域的空白,或許是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緣故,或者是剛開放與國外的交往很新鮮,反正簡直可以和女排相比。比如現在,中國圍棋俱樂部的轟轟烈烈聯賽,眾多日程排密的國際賽事,除了一些愛好者之外,倒沒有多少人關注了。即使當年的民族英雄聶衛平的近況,現在恐怕也不被多少人所知,更何況新生代的小龍小虎們呢;更何況日本的超一流棋手們呢;進一步更何況韓國的少年英雄們呢。總之,今天日本人關於圍棋為年輕人所棄而發生的苦惱與為之所做的努力,當可為我們今天或明日的借鑒了。言歸正傳,記得當時每有新的中央電視報到來,第一件事就是找圍棋節目和比賽直播,拿支筆勾劃下來。然而當時最苦惱的是城裏電視轉播台的白癡們常常不轉這些節目,每當興衝衝地打開電視麵對雪花點象被兜頭澆了涼水的時候,莫不咬牙切齒。當時圍棋在我們縣城中學老師們這個小圈子裏頗為盛行。一到周五,我便騎車穿行在幾所中學裏,當時主要是看高手們下棋。因為一個鐵哥們的哥哥是高手之一,從他那裏借到一兩本圍棋書便如饑似渴地讀下去,甚至畫著格子記錄下死活題。當時父親單位上也有很多愛好者,常常在午休或晚上鏖戰。數家單位還組織了團體賽,一時間熱鬧非凡。我因為讀了幾本書,當時自以為實力遠在他們之上。不想偶爾下了幾盤卻被野戰派的棋手殺得落花流水。從此更加用功於此道,遍覽大竹英雄,石田芳夫,加藤正夫,藤澤秀行,武宮正樹,趙治勳,林海峰,曹薰鉉,木穀實,吳清源等的棋書,確實上了一個台階。到後來光棋書就累積了三十多本。不幸的是,上了高中因此學業一落千丈,連棋盤棋子全被母親鎖在櫃子裏,直到考上大學。期間大約下過寥寥幾盤,還贏過一位高手。此君確為貨真價實的棋迷,棋不離身,總能見到他騎著車一手夾著棋盤穿梭於縣城眾高手之間。高考完回家的路上遇到等候的父親,問我考試如何,我說很簡單。然後就又開始了棋道。那年暑假去大學所在的城市,買了一本新民圍棋,看棋評如癡如醉。那時複出的趙治勳正在和小林光一激戰。讀書多了,就喜歡上了棋手書中的雜談,也不占什麽篇幅,卻在講棋之餘引入一些掌故和感想,覺得和棋手更接近了。後來我上了大學,頓時如魚得水,棋力大長,此是後話。 3/17/0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