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6)
2015 (82)
2018 (46)
2020 (48)
2021 (68)
2022 (73)
2023 (43)
2024 (54)
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政策和行動符合《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第二條對滅絕種族罪的法律定義
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政策和行動構成國際人道法及《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所界定的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國際種族滅絕研究學會
國際種族滅絕研究學會關於加沙局勢的決議原文鏈接:
http://genocidescholars.org/wp-content/uploads/2025/08/IAGS-Resolution-on-Gaza-FINAL.pdf
國際種族滅絕研究學會關於加沙局勢的決議
本文為非營利調查新聞編輯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義)”編譯作品。
譯:Brandi
編:新約客,溪邊愚人
鑒於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領導的恐怖襲擊以來——其本身構成國際罪行——以色列政府實施了係統性並大規模的反人類罪、戰爭罪及種族滅絕罪行為,包括對平民及民用基礎設施(醫院、住宅、商業建築等)實施無差別和蓄意攻擊,據聯合國官方估算,截至本決議之日,這些攻擊造成加沙地區超過59000名成人和兒童喪生;
【延伸閱讀】
鑒於這些罪行估計已導致數千人被埋在瓦礫下或其它無法接近之處,極可能已經死亡;
鑒於這種轟炸及其他暴力行為估計已造成超過14.3萬人受傷,其中很多致殘;
鑒於以色列政府針對巴勒斯坦人的包括酷刑、任意拘留、性暴力及生殖暴力、蓄意襲擊醫療人員、人道援助工作者及記者、故意剝奪食品、水、藥品和電力等民眾生存必需品的行為;
鑒於以色列多次強行驅逐加沙地帶幾乎所有近230萬巴勒斯坦人,摧毀了該地區90%以上的住房設施;
鑒於這些罪行的後果包括摧毀巴勒斯坦人的整個家庭和幾代人的悲劇;
鑒於以色列摧毀學校、大學、圖書館、博物館和檔案館,而這些機構對維持巴勒斯坦集體福祉和身份認同至關重要;
鑒於以色列已造成五萬餘名兒童傷亡,而這種造成一個群體的兒童大批傷亡構成種族滅絕——正如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荷蘭和英國等六國在國際法院岡比亞訴緬甸案中的聯合幹預聲明所指出的:“兒童構成《滅絕種族罪公約》所保護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兒童為目標的襲擊表明至少部分具有滅絕該群體的意圖,而兒童對任何群體的存續都至關重要,因為當群體喪失自我再生能力時,其物理性滅絕便不可避免”;
鑒於以色列政府領導人、戰時內閣部長及高級軍官公開宣稱“有意摧毀”,將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整體視為敵人及“人畜”,並意圖對加沙“造成最大破壞”、“夷平加沙”、將加沙變為“地獄”;
鑒於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支持美國總統當前的計劃,該計劃旨在強製驅逐加沙地帶所有巴勒斯坦人,且不賦予其回歸權利,聯合國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問題調查委員會主席納維·皮萊(Navi Pillay)稱此舉構成種族清洗;
鑒於蓄意破壞農田、食品倉庫和麵包房及其他阻礙食品生產的暴力行為,結合其拒絕和限製人道主義援助的行為,表明存在蓄意製造無法生存的條件以導致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饑荒的情況;
鑒於國際刑事法院於2024年11月21日簽發了針對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和前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的逮捕令,該法院於2021年3月3日啟動針對2014年6月13日以來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犯下罪行的調查,正在進行中的該調查指控他們自2023年10月8日起在加沙地帶犯下《羅馬規約》(Rome Statute)所列罪行,包括至少自2023年10月8日起在加沙地帶對平民製造饑餓、蓄意攻擊平民、謀殺及迫害等;
鑒於以色列針對10月7日襲擊事件及後續人質扣押所采取的行動,不僅針對應對之負責的哈馬斯組織,更將整個加沙人口作為打擊目標;
鑒於國際法院在2024年1月、3月及5月對“南非訴以色列”做出的三項臨時措施命令中認定,以色列在加沙的襲擊,很可能構成種族滅絕罪,並命令以色列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和懲處公開煽動滅絕種族的行為,並確保向加沙平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鑒於包括大赦國際、人權觀察、法醫建築(Forensic Architecture)、DAWN(注:中東北非人權組織)、B'Tselem(注:以色列人權信息組織)、醫生促進人權協會(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以及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人權處境特別報告員在內的全球主要國際法組織及聯合國機構,均開展廣泛調查並發布報告, 得出結論,認為以色列正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
鑒於若幹從事大屠殺與種族滅絕研究及國際法研究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猶太及其他學者和專家均認定以色列政府行為及軍事行動構成種族滅絕;
鑒於國際民間社會有責任通過鼓勵和協助國家政府履行《滅絕種族罪公約》規定的防止、抑製和懲罰種族滅絕的義務來防止種族滅絕;
鑒於針對某群體成員的所謂安全措施,往往成為實施大規模殺戮和種族滅絕的借口——正如本決議針對的情況;
因此,國際種族滅絕研究學會:
聲明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政策和行動符合《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1948年)第二條對滅絕種族罪的法律定義;
聲明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政策和行動構成國際人道法及《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所界定的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呼籲以色列政府立即停止對加沙巴勒斯坦人實施構成種族滅絕、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的一切行為,包括蓄意攻擊和殺害平民(含兒童)、實施饑餓政策、剝奪人道主義援助、水、燃料及其他民眾生存必需物資、實施性暴力與生殖暴力、強製遷移人口;
呼籲以色列政府遵守國際法院臨時措施令;
呼籲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履行義務,與法院合作,並移交任何被通緝令通緝的個人;
呼籲所有國家積極推行政策,確保遵守涉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國際法義務,包括《滅絕種族罪公約》、《武器貿易條約》及國際人道法;
並呼籲以色列政府及所有聯合國成員國支持一個修複與公平過渡的程序,為加沙全體人民實現民主、自由、尊嚴與安全提供保障。
截至日期:2025年7月28日
決議通過日期:2025年8月31日
2023年10月25日,加沙地帶,汗尤尼斯的Al-Nasser醫院堆滿了一夜之間在以色列空襲中死傷的巴勒斯坦人的屍體。(圖源:Mohammed Zaanoun/Activestills)
【附】國際種族滅絕研究學會
國際種族滅絕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nocide Scholars, 簡稱IAGS)成立於1994年,是全球最具權威的種族滅絕研究學術組織之一。它匯聚了來自曆史學、政治學、法律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頂尖專家與學者,致力於推動對種族滅絕、大規模屠殺和危害人類罪的跨學科研究。
該學會的研究和聲明因其獨立性與學術嚴謹性 而廣受重視。作為非政府、非黨派的國際學術機構,IAGS 在分析和判斷潛在或正在發生的種族滅絕風險時,秉持學術中立與公正立場,不受政治或意識形態操控。其出版物 Genocide Studies and Prevention 是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期刊之一,為學界和政策製定者提供可靠的研究成果和預警分析。
IAGS 的聲音在國際社會中具有重要影響力:其學術聲明和公開呼籲,常常被聯合國、人權組織、國際法院以及各國政府作為專業參考。正因其學術權威與公正立場,IAGS 被普遍視為全球在種族滅絕研究與預防領域最值得信賴的機構之一。
國際種族滅絕學者協會 (IAGS) 通過其執行委員會、顧問委員會或參與成員通過的決議發布正式立場。有關公共問題的決議隻有在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讚成且超過 20% 的成員參加投票的情況下才能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