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紀念海倫(完)

(2014-11-24 15:20:47) 下一個

結婚了!中年離婚在舊時代,再婚是麽不易又多麽幸運的事。為了這段愛情,海倫告別了中國,離開那個讓她熱愛又令她尬的地方,而且把心愛的女兒拱手送給了那個‘克林頓’式的丈夫。如同出籠的鳥,海倫擺脫的被人指點的議論,享受著釋放的自由和歡欣,也夾雜著痛失愛女的折磨。

到了美國後不久,丈夫被派往印度援建機,那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需要幾年的時間。海倫非常賞識佳婿的能力,可是她不願意隨同到陌生印度去生活,所以隻身留在紐約。

從海倫地講述中,那時她一生最衣食無的日子,她生活的主題就應酬和服裝。她嚐試著設計服裝,做模特,也曾經擁有過自己的時裝店,收集過東方藝術品,舊家具。然而繁華的紐約並沒有緩解倫思鄉的情懷,她還是被孤獨,寂寞以及對親人的懷念所吞噬。她始終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環境,加上與丈夫的長期分離,使她回國的念頭不能自持。丈夫特地從印度趕回美國,試圖挽留她,但是海倫去心已決。她途徑在檀香山的時候,海倫接到丈夫家人的電話,海倫的丈夫因為她的離去悲痛萬分,當日在自己的公寓打開天然氣自殺。萬裏海疆斷去了愛,斷去了告別夫婿的歸途,倫無法麵對這種殘酷的現實,無法麵對那個為了自己而奪去自己生命的丈夫以及家人,她不敢返回美國參加丈夫的葬禮,而是次日登上了駛往中國的商船。

說到這裏海倫聲淚俱下,我伸出手握著她那雙冰涼的手,突然感到海倫家的燈光很暗,感到她離我很遠,遠得沒有生命的氣息

後來再次回到美國,從此她的生活江河日下。因為沒有什麽特別技能,她隻好到工廠裏去做工。她遇到更年輕,更性感的男人。讓男人覺得自己漂亮,她將自己的年齡少說了十歲,致使後來不得不延遲十年領取養老……但是她隻有在記憶中緬懷那段萬劫不複的愛和忠誠。

我不記得自己是如何倉惶地離開海倫的家,臨別時,她對著我的後背說:你一定要把這些都寫出來,否則我的魂回去追你的!

 

回家的路上我為海倫的惱羞成怒感到委屈,又難免遷怒於Christopher。這就是你要挖掘整理的曆史!它揭開一個本來隻屬於上帝的故事,它讓愈合的傷疤重新流血。同時又難免埋怨海倫:你這是何苦呢? 你已84 歲了,從慶齡謝冰瑩,繞了那麽大一個圈子,是想證明自己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還是想宣泄一下這段刻骨銘心的恩怨?抑或是給自己一個解脫,一個交代……  

 

 光陰荏苒,十幾年過去了。海倫偶爾會在我的腦海裏閃過。 寫吧,多少悲傷,太多的空白!甚至連年代的框架都沒有。從海倫給我的隻言片字中知道她最初登陸的地方大概是紐約。家庭原本是人生快樂的重要部分,可是海倫的丈夫---那個為了愛殉情的人,為了事業把妻子留在對她來說陌生的地方,她要離開時又極力地挽留……於宋慶齡,海倫到底還有多少故事?丟首飾的故事我以前在雜誌上也是看到過的,可是有誰把貴重的首飾隨身攜帶呢!那張與周總理和宋慶齡的照片也沒有年代。我曾問起海倫她是黃埔幾期,她沒有回答,後來在查找謝冰瑩的資料中,我發現海倫說的軍事院校是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它是黃埔的分校,這意味著海倫的故事其實發生在川鄂一帶,而不是廣州。還有謝冰瑩,她晚年在一直住在舊金山,離Santa Cruz  不過一小時的車程。所有這些疑雲都因為我當初的無知和怠惰而成為永久的懸念。

不寫吧,餘心何安?海倫在經曆了生命的諸多沉浮之後,仍然堅強地捍衛著生命,向往美好的生活,就像一顆從南國移植北極的樹,從來沒有停止尋找適應生命的土壤。她不僅僅是個尋夢人或幸存著,她是個戰士。她在自己84 歲的時候,還沒有放棄尋找歡樂。

 

海倫,我沒有把你和宋慶齡聯係起來,請你不要怪我。因為在我看來重要的不是你生命中遇到了誰,而是你所遇到的人對你人生的影響。而在這方麵你隻字未提。你的愛,你的生命,你的艱辛,自有你的動人之處。茫茫人海,無論你是一粒沙,一滴水,一片葉子,也許別人不知道你,但是聽過你的故事的人一定會記住你,上帝一定記得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