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往來一度是我唯一能和外界及家人聯係的途徑。為此我曾幻想過長大當一名郵遞員。
或許是因為少小離家,我很早就學會寫信。不過早期寫信大都出於向父母匯報生活和學習情況, 或者是執行父母的指令,情感交流至多不過一句話:“我想你們了”。換言之,都是被動的,並沒有什麽思想交流。抑或思想尚未形成。我對電報,長話,以及郵票注意很早。記得有一次我和表弟鬧別扭,心裏覺得委屈,又沒有人來勸慰。於是跑到郵局給父母發了一封電報。因為電報篇幅有限,父母不了解真相,又趕上周末,結果鬧得全家折騰了好幾天才消停下來,從那時起我知道電報不好玩兒。
大學期間是我寫信和收信的高峰時期。告別了高中緊張的學習,才意識那些朝夕相處了幾年的同學,其中相當一部分雖然對他們印象很好,我們卻從來沒有機會講一句話。離開家庭獨立生活,寫信似乎成為那個階段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剛上大學時,班裏有個同學用3分錢的郵票給家寄信,結果信因為郵資不足被退回來,我問她為什麽不買8分的郵票,她說因為3分的便宜。我差點沒笑暈。後來才了解到,很多同學直到上大學才第一次真正離家,在此之前寫信是件可有可無的事而不是需要。
那時平均每周收一兩封信極正常。經常這邊剛拆開信,那邊就開始忙著寫回信。為了一時的衝動不知說過多少令人尷尬的話。每每期盼收信的日子到來而尚無音訊時,就會魂不守舍。閨蜜死黨也大多是在那個階段結交的。
寫信也生出過不少是非來。班裏有一個來自同一城市同一所高中的同學,他正好與我的班長很要好。而班長是那個每天給大家送信的人。有一次班長剛剛把信遞給我,那個同鄉一定要看看是從哪兒寄的,我們兩人扯來扯去,好端端信封居然一撕為二。我怒不可遏地把信讓在他身上說:看吧,隨便看!弄得他一時間騎虎難下。最後還是我的班長陪著他來道歉。我矯情地說:今天看在班長的麵子放你一馬。心理卻慶幸,反正是個女同學的信,否則,才不給你看呢!
那真是個多話的年月。一寫就是三五張。我的同桌大一就開始談朋友,因為男友在外地當兵,她老是讓我替她寫信給她男友。我問她為什麽不自己寫,她說沒什麽可說的,我說人鄧麗君的歌描述情人都是‘他們兩個手拉手情話說不完……’你肯定自己是在戀愛嗎?,她的經典回答我至今都不能忘:“就因為你們不談戀愛,所以才那麽多話。”
有一陣子集郵熱,寫信之人要求我回信時把郵票揭下來寄回去。周末搞衛生時我的附加任務就把信件上的貼郵票的那個角剪下來泡在水裏,等郵票和信封脫離之後,再把郵票揭下來洗幹淨貼在窗戶的玻璃上晾幹,這樣寄回去的郵票又完整又平。也有時在信到我手裏之前,郵票就已經被人揭走了,害的朋友不得不在郵票旁邊寫上‘盜賊住手,勿撕郵票’的字樣。
每年寒暑假回家前,我第一件也是最重的一件事就是處理那些書信。它們不但讓我追蹤朋友的去向,分享學習的體會和假期的收獲。在那些孤獨的日子裏,它們如冬日的一縷陽光溫暖著我的心;如夏日的清泉流過我灼熱的青春歲月;如黑夜的燈火伴隨著我求學的日子。古語有“家書抵萬金”,友人的信件又何嚐不是如此!
很多大學期間的書信我都保留了很久,甚至出嫁搬到婆家我也都帶在身邊。寫信的習慣一直持續到我出國。出國前才不得已做了一次比較徹底的清理,燒掉了所有的信件,包括七本日記。姐姐一邊幫我燒,一邊埋我:“你說你留這些東西幹什麽?你們兩口子能不吵架嗎?”
至今信中那些誠摯的鼓勵,詼諧的調侃和衷心的祝福仍然溫馨如初鑲嵌在我的生命裏。
剛出國那陣子,陌生的環境和生活壓力讓我經常寫信回去。越洋信件一般要走十天左右。後來電郵的應用,郵票的升值……寫信逐漸被現代快捷的通訊方法所代替。時間和空間固然也是一座屏障。世界越來越小,與故人在異國見麵的機會越來越多,寫信已經不可逆轉地成為了曆史。我的一位搞書法的朋友說她不喜歡電子郵件,千篇一律的仿宋體。而我在想,豈止是在千篇一律的打印字體!從信裏,我們能透過那些熟悉的手跡感受對方的心情,傳遞靈犀。而顯示器裏的一切讓人感覺冷冰冰。
或許是網絡時代,人們的思想可以在一個更加寬廣的地帶和群體裏尋找共鳴,而無須通過個體的交流來實現這個目標,所以即使是象電子郵件這樣經濟,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也隻能用於交流信息,而再不是交流思想的園地。所以郵件變得越來越短,甚至隻有幾個字。
懷念那些鴻雁傳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