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戰役始於1948年9月12日結束於1948年11月2日。曆史書一般將此戰役分為如下三個階段:錦州攻堅、消滅廖耀湘兵團和解放沈陽。而我認為應分為錦州外圍戰、錦州攻堅和消滅廖耀湘兵團及解放沈陽。之所以我認為應如此分,是因為在錦州外圍戰後,沈陽衛立煌方麵仍不出兵,林彪及東野不知國民黨軍即將的動向而無法下決心攻錦,並一度打算撤離錦州而去攻打長春,由此,錦州外圍戰之後的一段時間為該戰役的重大轉折點,從而決定此次作戰是南下北寧線作戰還是遼沈戰役。
一直以來,人們均認為是由於林彪膽小或者說過於謹慎而打算撤兵;而林彪最終決定攻錦,則是由於羅榮桓的壓力及勸說。各種曆史書、回憶錄、對參戰者的訪談及電影、電視均與是說,使得此觀點幾乎成為定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使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相關的曆史資料,當我將它們以時間順序展開,我發現上述觀點有相當大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先看一下東野的力量及在第一階段結束時大致的部署。東野共有十二個步兵縱隊及一個特種兵縱隊參戰(鐵道兵縱隊忽略),因特種兵縱隊被分散到一些方向去配合步兵縱隊,故不單述。
由北向南,十二縱(鍾偉)與另外若幹個獨立師擔負圍困長春並支援六縱阻擊沈陽方向可能的進攻;六縱(黃永勝,缺十七師?)是東野四大主力為防禦中堅,在開原一線設立阻擊陣地,負責阻擊沈陽方向可能的北向進攻;五縱(萬毅)在其以西協防。
五縱以(西?)南為十縱(梁興初),在十縱以東(南)為一縱(李天佑)及二縱(劉震,缺第五師),此三個縱隊負責阻擊沈陽方向對錦州的增援。
七縱(鄧華)、八縱(段蘇權)、九縱(詹才芳)包圍錦州;三縱(韓先楚,加二縱五師)在攻下錦州以西的義縣後準備向錦州開進。
四縱(吳克華)、十一縱(賀晉年)在塔山阻擊葫蘆島方向的國民黨援軍。
國民黨方麵的力量,眾多的史書已有較詳細介紹恕不敖述,僅單評估廖耀湘兵團。廖兵團為國民黨最為主力的野戰兵團,約十萬人,其實力高過沈陽以北的東野防守力量(六、五、十二縱)及沈陽,錦州間的阻擊力量(一、二、十縱)。
國民黨軍由沈陽向錦州方向增援有三個方案:由沈陽直西南下錦州;由沈陽直南下營口再西向錦州;由沈陽向西出遼西再東南下錦州。
由沈陽直西南下錦州:此方案被否定,因此方向有數條河流,不利機械化兵團作戰;加上東野阻擊兵團全力布防,很難突破;更有可能的是,如廖兵團全力攻擊,阻擊兵團可且戰且退,同時圍城兵團可分一部秘密兩翼包抄,消滅廖兵團。
由沈陽直南下營口再西向錦州:以營口為依托,廖兵團僅需防備其右翼,相當安全。但其前方出口亦狹窄,需力拚損耗、時間。依此方案,錦州被解救的可能性極低,但東野的阻擊部隊亦會在廖兵團強力進攻下蒙受較大的損失。
由沈陽向西出遼西再東南下錦州:此方案為國民黨軍所選中並實施,它看似前兩方案的折中,實際上為最糟的方案。因此方案的前提為東野所需的軍需物資尚在後方,但東野的軍需物資已運至前線,截斷東野的補給線的意義就低了許多,除非錦州可堅持較長的時間並迫使東野有較大的糧、彈消耗。當廖兵團攻占新立屯後,如其向錦州方向攻擊,則十縱將會阻擊而五縱會向前攻擊其側後;如其試圖北上,則五縱就阻擊而十縱就攻擊其側後。東野僅需兩個新晉縱隊就可纏住廖兵團。
除了援錦方案,據說林彪還耽心長春鄭洞國部可能在沈陽方麵接應下突圍逃跑。但,在錦州被攻破後,就算長春國民黨軍突破包圍而逃,它也隻有走沈陽、營口乘船。長春、沈陽兩處國軍合兵一處後,固然較難消滅,但對林彪和東野而言並不是不可一戰。並且,假如國民黨軍如此行動,對錦州方向的影響則更小。林彪可將原安排在沈陽、錦州之間的阻援部隊轉到其他方向,比如說營口,從而徹底將國軍封閉在東北。
既然上述情形均無需擔心,而林彪被認為中共最為傑出的戰將——至少我是這麽認為,他不應當對上述情形看不出,為何林彪(和其戰友)仍躊躇不前呢?原因很簡單:國民黨軍還可能有另一個方案,而這個方案有可能使林彪及東野陷入困境。在此時,我建議讀者假設自己為國軍司令官,而且你已知林彪的力量及分布,問一下自己會怎樣做。
我之所以將“和其戰友”括弧起來,是我認為在十月二日給中央的電報中,東野建議放棄攻錦,再打長春的建議不是林彪一人的決定,或一人的意誌,更不用說羅榮桓、劉亞樓均在電報上簽了名。我認為他們應對此問題進行了相當長的討論,並在發報前達成一致的意見。
那麽,在林彪等向中共中央發出撤離錦州,攻打長春的建議電報後,發生了什麽使得林彪重新堅定了攻錦的決心呢?難道真是由於劉亞樓突然對該電報不安,半夜叫醒並說服羅榮桓,而後兩人又一同說服了林彪嗎?
有意思的是:除了我所提及的上述三個援錦,一個長春脫逃可能,我未看到任何資料有提及國民黨軍有一個威脅到東野的可能。我不知國內的軍校是如何對遼沈戰役每個階段進行分析的,因為當你列出國民黨軍所有可能的行動後,此可能就自然現出。林彪所擔心的應是:長春守軍在沈陽的接應下突破圍困後不向南逃跑反而向北進攻!
我們很容易發現東野在沈陽以北的防守力量較弱 ——僅一個主力縱隊外帶兩個新縱隊,同時其中一個新縱隊還擔負圍困長春的任務。如國民黨軍已知東野的布署,我想他們會全力向長春進攻。一旦五、六縱擋不住沈陽方麵的攻擊而讓國民黨軍靠近長春,則長春守軍會配合向外突擊。如此以來,長春之圍也就被解。當沈陽、長春兩軍合兵一處,則共有三十五萬之眾,而東野僅有兵力約二十餘萬且一半為地方部隊,而且不是都在長春以北。如國民黨軍繼續向北進攻,則東野很難阻擋,我認為國民黨軍此時甚至可以放棄沈陽,全力向北,從而形成反客為主之勢。一旦國民黨軍占領哈爾濱及長春一線,則割斷了東野的戰略補給線並占領了其後方基地,就算東野打下錦州、沈陽,也仍處於東北和華北的國民黨軍的夾攻之中,且後勤被切斷,斷難持久。
為避免上述情形發生,在國民黨軍動向未明時,林彪不敢也不能輕易將在錦州附近的力量投入攻錦。否則,一旦國軍北進,東野無法將軍隊及時撤下乘火車向北增援。而在沈陽及錦州間擔負阻擊的部隊,由於需繞開沈陽北上,難以承擔增援任務。
在衛立煌、廖耀湘按兵不動,國民黨不僅在葫蘆島繼續增兵而且有可能由其它陸地方向向關外增兵的情況下。林彪既不願冒險,也不能長期在遠離後方的前線繼續耗下去,所以撤兵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我想羅、劉也十分清楚這一點,否則他們也不會在電報上簽字。此外,該電報是以建議的口吻發給中央,就是不對,對戰爭的進程也不會馬上發生影響;就算錯了,不可以待林彪睡醒後補救嗎?另,從林彪的舊部的回憶來看,林彪不是一個輕易改變主意的人,作為其下屬,羅榮桓、劉亞樓是非常清楚的。除非羅、劉另有充分的理由,把好不容易剛剛入睡的林彪叫醒就太過分了。那麽是什麽原因非要叫醒林彪呢?讓我們看一下十月二日到十月三日所發生的事吧。
十月二日,林彪進一步得到有關國民黨已向葫蘆島增兵報告。在沈陽方向仍無動靜的情況下,林、羅、劉對繼續攻錦有所保留,並在22時電告中共中央,並列提出再攻長春的建議。同一天(十月二日)蔣介石飛抵沈陽,下午召開軍事會議持續到當天夜裏,會議最後決定廖兵團出遼西增援錦州。
十月三日淩晨,劉亞樓叫醒羅榮桓,而後又一起去叫醒林彪,在商談後隨即向中央發電表明東野將繼續攻錦。當日下午,二縱接到命令撤離阻擊陣地趕赴錦州。根據吳法憲回憶,二縱是在十月四日早晨七、八點在經過一夜的行軍後趕到錦州城下。
要知在十月三日,廖兵團剛開始行動,下午時,它的後衛尚未離開沈陽,它的前鋒向西運動極有可能是虛晃一招,它隨時可能左轉直下錦州。如沒有可靠情報,匆忙將主力撤離陣地是難以想象的。而林彪敢於如此,應是已得到可靠情報,而廖兵團前鋒運動方向已確認了情報的準確性。
劉亞樓是東野的參謀長,負責上傳下達,所有報告到司令部的情報都會先報告他。而他會根據輕重緩急,決定是否、或何時向林彪、羅榮桓匯報。在十月三日淩晨,僅在蔣介石的軍事會議決定廖兵團出遼西增援錦州的數小時後,劉亞樓叫醒了羅榮桓,而後他們又一起去叫醒了林彪。。。而後,盡管敵情、我情不斷變化,東野攻錦準備再無變化。這一切,盡管尚無確鑿證據來證明我的推測,但我想,我們應有足夠理由認定這個推測的可能。
如果上述情形真的發生了,那麽國軍的援錦就可能較為匆忙了一些,因為中共中央有可能會選擇林彪的重新攻打長春的建議。盡管該方案可能在以後奪取華北,進而奪取整個中國的戰爭中會使中共用較長時間、犧牲較大,但其穩妥。如果上述情形真的發生了–我認為它是真的發生了,錦州外圍戰之後就應為一重大的階段性的轉折點。
The truth is out there but so are the 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