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是翡翠的根本。這一係列裏,將有較大篇幅討論“種”。在具體討論“種”之前,先來總結一下影響翡翠透明度的各因素。之後,將不再具體討論透明度,而隻是在觀賞翡翠時,提及“水”的“好”和“幹”。
翡翠的透明度可以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五種不同程度。翡翠的透明度越高,價值也越高。
透明: 透過翡翠飾品可以較清晰地看到其背麵物體的圖像,中午的陽光能透進10毫米以上者為透明。【2】
這些基本上是高檔或中高檔翡翠, 常為無色翡翠或冰花翡翠。
較透明: 透過翡翠飾品隱約可見到其背麵物體的圖像,中午的陽光能透進6~10毫米者為較透明。
這些較多地為中高檔翡翠,像是冰種及少量玻璃種。
半透明: 不能透過翡翠飾品看其背麵物體的圖像,中午的陽光能透進3~6毫米者為半透明。
這些較多為中檔次的翡翠, 如藕粉底的翡翠。
微透明: 翡翠飾品隻能微弱的透入中午的陽光,透光深度約為1~3毫米。
這些一般為中檔次翡翠, 如白底青, 幹青種等。
不透明: 光線完全不能透入者。俗稱“水差”。
這些一般為低檔次的翡翠, 如“幹白底”、“糙白底”一類。
影響翡翠“水”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1.“種”的結構。前一篇已談過。
2.“種”的構造。前一篇已談過。
3.“底子”。翡翠如果有較多非硬玉礦物的話,透明度就會變差。
4. 顏色。顏色是翡翠三要素之一。較深顏色的翡翠,透明度自然不及淺色的翡翠。
5. 翡翠的物理厚度。厚度越大,自然透明度會減少。較薄的翡翠固然會有相對較好的透明度, 但又容易斷裂。一般,翡翠要有大於6mm的厚度,才具抗摔能力【1】。故翡翠製品厚度達6mm時, 透明度的比較才有了共同的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