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眾沒有白等。真的要打大仗了。
決戰前夕,普京忽然顯得猶豫,反複推遲他對全國的演講。美國的將軍們覺得他是所謂戰略性猶豫,即普京知道他要做什麽關鍵性決定,但其他國家都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
美國的將軍們很相信他們自己的情報,知道這一次非同尋常。當二月份俄軍進入烏克蘭時,美軍的判斷很準確,知道俄軍不準備打大仗。為什麽呢?因為俄羅斯的軍工產業完全沒有增加產量。美國前駐北約大使Douglass Lute將軍在記者訪談節目中,就說俄軍在烏克蘭的軍隊不會超過二十萬。憑著俄羅斯的軍事儲備,供應一支二十萬的軍隊用不著增加軍工出產。反觀烏克蘭,因為澤林斯基進行了全國總動員,16歲到60歲的男子都要準備參戰,所以軍訓和裝備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烏克蘭16-60歲的男子有一千兩百萬。如果十人中有一人要上前線,就有一支一百二十萬的既無經驗又無裝備的軍隊。雖然大家都看到一些烏克蘭老頭老太慷慨激昂地拿著二戰時用過的步槍指指點點,但這些步槍是實實在在的燒火棍,沒有任何實際用處。正因如此,美國和它的40個盟國於四月26號在德國開會,統籌解決烏克蘭軍隊的軍需和訓練。
後來戰事的發展正如大家所料。開戰後的幾個月裏,俄軍的炮火更猛,而烏克蘭的軍人更多。結果是炮火比軍人厲害。俄軍占優。這樣的結果,烏克蘭的將軍們看得很清楚,美國和其他北約的將軍們也看得很清楚。如果要改變烏克蘭的劣勢,必定要增加烏軍的火力。所以澤林斯基不斷地向拜登和北約要求遠程大炮,美國的將軍們和軍火商也不斷地遊說政府。最後是千呼萬喚的海瑪斯出場。
如果烏克蘭的軍隊不但人數更多,而且裝備更好,那普京有什麽選擇?似乎隻有兩種選擇。一是製造更多的武器,招募更多的兵員,與烏軍長期抗衡。二是爭取公投後就地停戰。兩者相權,顯然後者更為可取,但如果爭取就地停戰不能成功,那就隻好采取第一選擇。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普京遲遲不作選擇,一直等到上合組織2022的峰會。他顯然想知道印度和中國的態度。他想讓莫迪和習近平知道,如果別無選擇,他準備打大仗。
莫迪顯然有點害怕,於是急急忙忙地大聲呼喊,說現在不是大規模戰爭的時候。莫迪會告訴拜登他和普京談了什麽嗎?按常理是不會的。正因如此,他覺得應該表明自己的態度,所以就有一些反戰的呼喊,讓美國人間接地知道是怎麽回事。
習近平沒有作聲,而是急急忙忙地回國了。這下子美國人急了。本來以為習近平會有個記者招待會之類的活動,可以讓記者問一些關於俄烏戰爭的問題,沒想到他揮手從茲去,連屁也沒放一個。大家都知道他急急忙忙地回國,肯定是要親自部署什麽東西。究竟要部署啥?西方還真的沒人知道。北約領導人隻知道栗戰書說要策應俄羅斯,但栗戰書畢竟不是習近平。況且“策應”兩字包含很多玄機。是要全力給俄羅斯提供武器彈藥和所有後勤補給呢?還是要通過朝鮮間接向俄羅斯輸送兵力呢?或者是要在台灣開辟第二戰場呢?
北約領導人看不到習近平,於是又把目光聚焦在普京和俄羅斯政府。如果俄羅斯政府沒有擴軍,沒有要求軍工產業加大生產規模,則說明習近平不支持普京讓俄烏戰爭升級。反之則說明習真的要全力策應普京,支持戰爭升級。
俄羅斯政府在幾天前就已經做了兩件不同尋常的讓白宮心跳加劇的事。一是呼籲軍工產業大幅度增加產量,二是為全國軍事總動員作輿論和法律準備。普京的演講,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就是正規的全國軍事總動員。這樣的發展,說明習近平已經同意普京擴大戰爭。
現在五角大樓最頭疼的,就是不知道中國政府準備如何“策應”俄羅斯。難道中國政府真的要武統台灣不成?如果真的如此,形勢就完全不可控,世界就要進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吃瓜群眾恐怕是要肚子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