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先看看最近幾起涉及美國軍艦的事故。
2017年6月17日,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菲茨傑拉德號(USS Fitzgerald DDG-62) 於淩晨1:30在日本海岸邊和懸掛菲律賓國旗的集裝箱船ACX Crystal相撞(圖一)。其時濃雲遮月,暗夜無光。一聲巨響,7名美軍船員在睡夢中喪生。
圖一。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被撞後。
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是裝備了最先進的「宙斯盾」作戰係統和AN/SPY-1 3D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修複後至今還是美軍最先進的軍艦之一,於今年一月成為美軍第一艘裝備了人工智能係統的軍艦。這樣先進的軍艦,居然會和四萬噸的集裝箱船相撞?
所有大型軍艦和大型商業用船都裝有自動識別係統(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向臨近船舶、衛星、交通管理係統等等傳遞獨特的識別碼、船名、位置、航向、船速、等等。國際海事組織頒發的《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要求航行於國際水域,總噸位在300以上之船舶,以及所有不論噸位大小的客船,均需安裝AIS。大船裝A級AIS,小船裝B級AIS。遺憾的是,美國軍艦不想讓別人知道軍艦的動態信息,所以通常將它們的AIS關閉。試想暗夜之中,美國軍艦知道所有其他船舶的方位和航行路線,而其他船舶不知道美國軍艦隱身何處,誰有更多的航行自由,自然不消多說。
所有北約國家的軍艦有它們自己獨特的信息傳遞方法,而且經常演練這些方法。如最近闖入中國南海的加拿大護衛艦渥太華號,便是為了和美國的希金斯號驅逐艦演練海上的信息交流。一月10日,中國海軍054A護衛艦運城艦以海況不佳需維護海上航行安全為由,禮貌地向渥太華號索取方位和航行方向,渥太華號艦長阿德裏亞諾.洛澤爾(Adriano Lozer)在沒有和美國的希金斯號驅逐艦交流的情況下便向運城艦回複了所索取的信息。美軍不爽,於是洛澤爾艦長便被解職。網上流傳渥太華號被運城艦和長沙艦夾擊,則都是一廂情願的謠言。
回頭再說軍艦撞民船。事故後的調查,發現是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操作失誤。集裝箱船和美艦周圍的船舶都開啟了AIS,他們的方位在美艦上顯示得一清二楚。但這些民船看不到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不幸的是,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上的操作人員看到別船,就以為別船也會看到自己,根本沒想到民船敢往軍艦上撞,於是釀成慘劇。
禍不單行,2017年8月21日,美國海軍的約翰·S·麥凱恩號驅逐艦和懸掛利比裏亞利比裏亞國旗的萬噸貨輪Alnic MC在新加坡附近的海域相撞(圖二)。又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暗夜,黎明前(5:24)的至暗時刻。這是一條繁忙的航道,附近很多船舶,除了美軍軍艦外,其它船舶都開啟了AIS,所以約翰·S·麥凱恩號驅逐艦對其它船舶了如指掌,但別的船卻看不到美艦。美艦操作人員又是疏忽大意,以為人家看得見自己,都應該退避三舍,哪知道人家如入無人之境。又是一聲巨響,10名美軍水兵當場喪生。
圖圖二。約翰·S·麥凱恩號驅逐艦被撞後。
我們開車都知道誰有優先通行權(the right of way)。沒有左轉燈時,左轉彎的車要等直行的車,即直行的車相對於左轉彎的車而言有優先通行權。撞船事故發生時,利比裏亞的Alnico MC有優先通行權(圖三),約翰·S·麥凱恩號驅逐艦理應避讓,但天底下的所謂rule-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中絕對沒有美國軍艦避讓民船的道理,於是美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終吃虧的,當然是美艦上的水兵。十條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
圖三。約翰·S·麥凱恩號驅逐艦關閉了AIS,在暗夜裏突然左轉,引發事故。
美軍有沒有接受教訓呢?當然沒有。於是事故繼續發生。
2025年2月12日午夜(11:46 pm),懸掛巴拿馬國旗的5萬噸貨輪Besiktas-M又撞上了美艦。可憐Besiktas-M往北剛出了蘇伊士運河就在埃及的塞得港附近遇上了硬茬子,撞上了將近10萬噸的美國海軍的杜魯門航母。Besiktas-M開啟了AIS,但杜魯門航母沒有,於是就有了不知道厲害的傻乎乎的Besiktas-M放膽前行。幸而一聲巨響之後,雙方好像並無傷亡。
什麽是美國要保護的航行自由?其實就是北約軍艦,尤其是美國軍艦,可以橫衝直撞。而所有其它的船舶,如果要在暗夜裏航行,就得提心吊膽,頻繁禱告,惟願在附近海域裏,沒有捍衛航行自由的美國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