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

此一言堂非彼一言堂也。此一言堂,乃是萬言堂中之一分子。無此一堂之言,便無百家之爭。故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歡迎轉載,但請注明出處)
個人資料
ShiMaQia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剖析川普、關稅和股市

(2025-04-10 09:31:18) 下一個

如今流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所以先從股市的初衷說起。

建立股市的初衷,是為了給有潛力的企業集資,讓它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如當初微軟和IBM於1980年聯手之時,資本家看好微軟,眼睜睜等著它上市。當微軟最終於1986年以MSFT上市時,買者洶湧,比爾蓋茨一夜之間成為千萬富翁,微軟借助滾滾而來的資金,發展迅猛,一日千裏。這樣的例子,美國很多,如穀歌,臉書,英偉達等等。

然而每一個行業,一旦規模夠大,便會有寄生蟲。所謂金融大鱷,便是股票市場的寄生蟲。他們可以通過左右股票的價格,製造股票市場的動蕩而牟利。股票的動蕩,有大規模的,也有小規模的。打個小規模的比方吧。企業XYZ很有前景,股票價格暫時是$20。買辦資本家可以在積累了大量XYZ的股票後大量拋售,帶動很多散戶拋售,於是股票價格降為$5。此時買辦資本家可以抄底以$5的股價大量收購,於是股價上升,又帶動大量散戶收購,最後股價上升為$25。這種在買辦資本家占據主動的散戶滯後效應,讓買辦資本家以$5的價格得到價值$25元的股票。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散戶恐慌,即使在買辦資本家大量收購的時候還繼續拋售XYZ的股票,以至於股票價格從$5跌倒$1,這是否就意味著買辦資本家以$5的股價,隻買到價值$1的股票?如此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麽?這就涉及到前麵提到的一句話,“企業XYZ很有前景”。這樣的很有前景的企業,如果能以$1的股價而得到該企業的控製權,豈不是一本萬利!

股價降低時,XYZ的企業主當然不服,通常會貸款來回購XYZ的股票來穩定XYZ股票的價格,但這就正好墮入買辦資本家的圈套。買辦資本家資金雄厚,會繼續拋售,而XYZ的企業主隻好繼續回購,最終XYZ的企業主資金短缺,於是XYZ的股票崩潰,導致企業XYZ被買辦資本家控製。小說《子夜》中的民主資本家吳蓀甫,最終不敵買辦資本家趙伯韜。

股票市場已經存在多年。如今的股票市場已經和《子夜》中的股票市場很不一樣了。如今有六大法律維護股票市場的公正和透明,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己去看。

股票市場的最大威脅是官商勾結,所以六大法律的第一大法(Insider Trading Laws)就是針對官商勾結。其實官商勾結不光存在於股票市場,而且各行各業,無所不在。如果政府決定要發展江北,但某官員將這一決定先行透露給某開發商,該開發商就可以先行一步而占據商機牟利。這樣的情況,在獨裁國家中更是司空見慣。

像美國和英國這樣司法立法相對健全的國家,官商勾結自然是大罪。但懲罰犯罪的領導人,不如杜絕領導人犯罪的機會。因此美國和英國的法律不容許各級領導有讓股市動蕩的權利。大幅加稅或減稅都會引起股市動蕩,所以要有國會批準才能大幅加稅或減稅。

然而法律有利也有弊。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時,參戰的歐洲國家原來大多是貿易夥伴,於是英國國會於1914通過了《敵對勢力通商法案》(The 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 1914)。美國與1917年通過了同名的法案。這些法案賦予國家領導人在國際危機關頭對國際商貿有一些獨斷專行的權利。尼克鬆入主白宮後便借口越戰和冷戰而利用這些權利幹涉了國際和國內的若幹經濟政策。

為了限製美國總統恣意妄為,美國國會於1977年通過了《國際危機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or IEEPA)。該法律雖然對美國總統的權利有所限製,但仍然容許美國總統有宣告國家危機(national emergency)的權利以及在國家危機中限製國際商貿的權利。

美國若幹法律的製定,是有一些假設的。其中一個假設就是美國總統是通情達理的。有史以來,美國總統也確實比較通情達理。《國際危機經濟權力法》自1977年通過以後,一直到川普入主白宮之前,還沒有一位美國總統使用過該權力法賦予的權力。所以美國政客們從來沒有覺得《國際危機經濟權力法》有什麽潛在的危險。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如今的川普,正如同文革後平反的某些官員,忽然意識到“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於是川普毫不猶豫地宣告美國正處於國家危機之中,所以他有權利直接幹涉國際貿易。於是就有了美國對世界各國的全麵關稅,接著又有了對中國的125%的關稅,於是股市動蕩如過山車。

美國進入20世紀後,共和黨傾向於增加關稅,而民主黨傾向於減少關稅。共和黨於1930年通過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導致全球脫鉤,貽害多年。民主黨於1934年通過了《互惠稅則法》(Reciprocal Tariff Act),容許美國總統與他國協商互減關稅。如今川普把《互惠稅則法》變成了《互害稅則法》。

如今就看川普的家族親友能否把持的住。如果彼等有官商勾結的嫌疑,借用國家危機和關稅來牟取私利,則禍不遠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hiMaQian 回複 悄悄話 有人問,中美經貿戰,誰輸誰贏?其實答案很清楚,隻要看看雙方明顯的長處和短處,然後再看看川普的做法就行了:
1. 美國在高科技方麵比中國強。
2. 中國在製造業方麵比美國強。
川普正在通過消減科研經費來傷害美國的高科技和誕生高科技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他要在製造業方麵和中國競爭。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結果會如何?如果川普一條道走到黑,美國必敗。
ShiMaQi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elee' 的評論 :

川普有議長Mike Johnson撐腰,所以他現在有恃無恐
Melee 回複 悄悄話 怎麽可能把持得住?說不定就是故意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