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

此一言堂非彼一言堂也。此一言堂,乃是萬言堂中之一分子。無此一堂之言,便無百家之爭。故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歡迎轉載,但請注明出處)
個人資料
ShiMaQia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渥太華散記二:麗都運河

(2015-10-15 07:32:53) 下一個

麗都運河

麗都運河是渥太華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渥太華大學學生們飯後散步、晚間談情的所在。運河全長兩百多公裏,連接安大略湖(見照片)和渥太華河。

運河的開鑿倒不是為了年輕人的浪漫,而是源於戰爭防禦。美國獨立戰爭於一七八三年結束後,二三十年間,國力大增,便常有吞並加拿大的意圖,雙邊關係非常緊張。一八一二年,英國被拿破侖搞得焦頭爛額,無力顧及北美,所以美國前總統托瑪斯·傑斐遜大刺刺地說:“今年兼並加拿大,包括魁北克,探囊取物而已”(“The acquisition of Canada this year, as far as the neighborhood of Quebec, will be a mere matter of marching”)。由於美國人的輕敵,加拿大民兵的英勇,和後來英國海軍的支援,這場曆經兩年半的戰爭雙方打成了平手,邊界維持原狀。

戰後美國逐漸形成了門羅主義,最後由門羅總統與一八二三年宣告:如任何歐洲列強繼續向南北美洲殖民或幹涉南北美洲事物,都將視為對美國的侵犯。正是基於門羅主義,肯尼迪總統認為蘇聯向古巴配置導彈是對美國的侵犯而引發古巴危機。兩國對峙,劍拔弩張,但最終達成協議,蘇聯撤回布置在古巴的導彈,而美國撤回布置在與蘇聯接壤的土耳其的導彈。雙方政治家的智慧和妥協,終於化險為夷。

一八一二年的美加戰爭之後,美國亡加之心未死,但更傾向於蠶食加拿大的策略,於是安大略湖旁的金士頓便首當其衝。金士頓彼時沒有陸路,全靠來自蒙特利爾的商船補給。連接金士頓和蒙特利爾的聖勞倫斯河有一段比較狹窄,英國海軍施展不開。倘若美軍封鎖河麵,金士頓便成了甕中之鱉。於是英加軍政首腦決定開鑿麗都運河,於一八二六年開工,連接金士頓和渥太華河(照片是運河注入渥太華河的出口。通過水閘調節水位)。 如萬一美軍封鎖聖勞倫斯河,從蒙特利爾來的商船便可沿渥太華河再經麗都運河到達金士頓。這一未雨綢繆的舉措,宣告了加拿大人保家守土的決心,起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效。自此以後,美加相安無事(其時美國國內南北矛盾加劇,最終於一八六一年發生內戰)。

想起我國古代修築長城和近代的全民皆兵,備戰備荒,深挖洞,廣積糧。雖然勞民傷財,但或許也起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效吧。

麗都運河的施工由約翰•拜中校(John By)負責,所以渥太華也叫拜城(Bytown)。渥太華大學裏有一棟中校拜樓,就在下麵照片中的左方(似乎也在待拆之列)。照片中間是幾年前新建的工程學院。

每次漫步於運河邊,往往便會想起南京城裏的十裏秦淮。數年前和母親遊秦淮河,母親見我若有所思,便問我有沒有寫什麽。我說不敢寫,因為秦淮詩名太盛,佳作太多。及至到了江南貢院,看到極其窄小的號舍兩萬多間,聽到明清時在這號舍裏冥思苦想不得要領而竟至於瘋癲的布衣文人的辛酸血淚史,才憤憤然寫了幾句:

 號舍

一副活棺材,
一筆一硯台。
一個名利場,
兩萬癡秀才。
難數寒窗苦,
幾度春花衰?
千行書生淚,
十裏舊秦淮。

細想自己當年躬耕隴畝,如今卻能學以致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雖然沒啥出息,但也再無需為五鬥米折腰。這風景優美的麗都運河旁邊的渥太華大學,似乎也不太在意教授們有沒有出息。蓋因加拿大的辦學宗旨,最根本的是基於人人生來平等的理念,要學生愛國愛家愛鄰居愛生活,與我們中國現代盛行的要千方百計做人上人的觀念甚不相同。要是每個人都執意要做人上人,那自然是“八億人口,不鬥行嗎?”

不知愛國愛家愛鄰居愛生活的理念,能否成為我們中國文化的新常態?近幾年國內百姓們戾氣漸消,愛心漸增。常言道:衣食足,知榮辱。但願經濟發展,最終能使寬容之心,人皆有之。

想到這裏,便覺得這麗都運河邊,又多生出幾分平和。心裏便希望這平和,能彌漫與天地之間,以至於永恒。

願我的故鄉能如這麗都運河中的碧水,給所有人一樣的冷暖。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渥太華,可繼續讀渥太華散記(三):見證華人滄桑的老火車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OttawaTulips 回複 悄悄話 The longer I live here, the more I like her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