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的博客

享受時光,留下記憶。
正文

救命的觀音土

(2013-08-17 15:45:06) 下一個

觀音土亦即白泥巴,是一種白色的粘土,現在我才知道就是著名的“高嶺土”(Kaolin),是製作瓷器的原料。家鄉縣城那裏雖然不盛產觀音土,但不少地方還可以挖到。據說以前有一年災荒,糧食不夠吃的,樹皮草根也都被吃掉了。窮人無物果腹,在山間發現一種類似麵粉的粉末狀泥土,手感細膩,如似麵粉,無人所識。煮而食之有飽腹感,大家以為是觀音大士看大眾餓不忍心而實施的善舉,遂命名為觀音土。

三年自然災害那幾年,四川省各地處於嚴重的饑餓之中。沒有糧食,人們尋找一切果腹的東西充饑,穀糠酒糟,樹葉樹皮,野菜草根,能吃的植物都吃盡了,後來就吃觀音土。許多人靠吃觀音土活命活了下來,也有許多人由於吃觀音土而丟掉了命。吃過觀音土後解不出大便,人就憋死了。還好他們脹死的,不是餓死的,沒做餓死鬼。

從1959年春開始,四川很多地方有吃觀音土的記載。渠縣是譚太父親的老家,1961年8月31日,四川省委整風整社達縣工作團檢查組就提交了一份渠縣群眾挖吃觀音土的調查報告,其中就具體描述了那裏挖觀音土吃的宏景盛觀:

在蒲家山、太公石、河底子、龍鳳咀等四處,被群眾挖空的土估算為400多立方米,挖土的約有一萬人次,挖走的土50萬斤左右。群眾在挖土的過程中,由於坑少人多,還需要在烈日之下排隊等候。路遠的人為了不在當日爬過高山之後再挖土,頭一天就住在山上的沙郎廟學校過夜,第二天早挖早走。這所學校每晚有四五十人住在這裏,最多時有100多人。新河公社三大隊派一老農專門挖土交給隊裏,隊裏給他記工分。由於饑餓,不少人邊挖邊吃。有的小孩由於天熱和饑餓,昏倒在地,挖好的土也背不回去。挖土時還造成塌方,壓傷了人。

群眾把挖回的泥土,經過發水、磨細等簡單處理後,就滲合著南瓜花、絲瓜花和其它野菜等做成粑來吃。有的地方還有人賣土粑的。慶豐大隊262戶人家當中,就有214戶、755人吃過泥土。截至8月23日止,他們挖回9840斤觀音土,已經吃掉了6768斤,現在還繼續吃。吃土後普遍反映肚子疼,屙不出,有的誘發了不少疾病,有6人死亡。據對三個生產隊的初步調查,吃泥土致死的就有13人。

觀音土在我們那裏也被尊稱為觀音米,可見待遇之高。稱白泥巴的大概是些沒有受過其恩澤的後生。我小時候也曾吃過,與高粱米和野菜混在一起做的粑粑。記得那已經是三年自然災害剛結束時,父母外出忙不過來,把我們送到農村,讓曾把我妹妹帶大的向保保家照看。盡管已經沒有饑荒了,但他們家為了節省糧食,宵夜中也常常摻些觀音土吃。摻有觀音土的粑粑並不非常難以下咽,也就是能夠吃得下,有點硬硬的沙沙的感覺,其滋味至今難忘。我感到並不難下咽也許是因為向保保家照顧我們,在給我們的粑粑裏並沒有摻多少觀音土的緣故。但向保保說這東西千萬不能多吃。他告訴我們他曾經吃多了拉不出屎,憋得慌,在茅廁用竹棍掏,大半天出不來,那種痛苦很難受。他說大饑荒時有許多人因為吃觀音土腹脹如鼓,無法排便,被活活憋死。觀音土不含一點糧食中的成份,連動物也不吃的東西,肯定不好吃,但那年頭沒辦法呀,饑餓難忍,要想活下去,再難吃的東西也得吃。

我在故鄉的縣城也聽說過許多在三年自然災害那幾年吃觀音土充饑的傳聞,一個最意思的是來自讀高中時的憶苦思甜報告。班上到農村拉練,請來了五保戶孤寡貧農老大娘來做憶苦思甜報告。老大娘苦大仇深,她的老伴在解放前給地主當長工累死的。可他講著講著就眼淚汪汪地開始訴起三年自然災害的苦了。她老伴的哥哥家,經常欺負她們孤兒寡母倆;61年時她家沒吃的她的孩子餓死她老伴哥哥家也不管不問;結果老天有報應,她老伴的哥哥第二年吃觀音土就給脹死了。班主任一聽不對勁,就帶頭呼口號,打斷了老大娘興致尚未盡的“憶苦思甜”。

我下鄉時生產隊的老隊長也給我講說了隊上許多的關於三年自然災害的故事。生產隊全隊總共90餘人,在三年自然災害死了10多個人,具體10幾個記不清了,其中就有幾個就是餓得沒辦法吃觀音土脹死的。老隊長不僅僅是告訴一個數字,他列出死的人是哪家的,又不止說一遍,故我印象很深,現在還記得。他說當時隊裏的壯勞力被抽調到華鎣山去大搞鋼鐵,上山砍樹,青山變紅顏;隊裏缺少人手糧食沒人收沒人種,莊稼不是爛到田裏,就是播種誤了時節;大躍進牛皮吹得太大,統購統銷上繳糧食太多,留下不多的糧食大食堂海吃海喝又吃的幹幹淨淨;繳公糧統購時上麵曾答應過多繳多返,期望已久的返銷糧又不見蹤影。當時沒吃的,餓啊,個個浮腫,隻得去挖觀音土吃。公社附近不出觀音土,隊裏的大人小孩餓得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到幾十裏外去挖。挖回後的觀音土一般是與菜葉雜糧混合吃,不會有多大事,有點腳軟,頭暈,心慌而已。但有些二杆子沒計劃,沒有菜葉雜糧搭著吃,直接把一砣觀音土放入嘴裏,喝一口水,吞下,肚子就不餓了。一次兩次沒事可能沒事,吃多了,拉不出屎就憋死了。

老隊長說他從小到大從沒見過或聽說過這樣大的饑荒。他說那幾年是有點幹旱,但算不上大的災害,類似的幹旱過幾年都有一兩次。我們生產隊在整個公社還算不差的,稻穀300分多斤,紅薯分1000多斤,還不算小麥玉米和其它雜糧,我下鄉時工分值第一年8毛多第二年5毛多,吃好不說吃飽是可以的,如果節省,就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也餓不了肚子。就是這樣隊裏的老人還說不如解放前。解放前插秧打穀幫地主幹活時白米飯大塊肉吃個飽,現在插秧打穀什麽都沒有,就是供應斤把肉還是肉票,還得自己出錢買。

老隊長總說那幾年糧食上繳太多糟蹋太多。我注意到隊裏經常是半夜了才分穀子,不知道什麽原因。我曾在生產隊當過一年會計,隊長在分穀子時把我支回家玩,計工分,穀子一兩不少我的。我當然樂意而為之,插秧打穀對知青來說畢竟是一件很累重活,能逃則逃。後麵回想起來他們有可能在私分,怕知青告訴公社。也許是三年自然災害給了他們慘痛的教訓,他們不得不留一手,能少繳國家的就少交。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也是觀音土或高嶺土的故鄉。《天工開物·陶埏篇》說:“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軟。兩土相合,瓷器即成。”這裏所謂糯米土即指高嶺土。高嶺土是陶瓷製品的坯體和釉料以及粘土質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由我國瓷都景德鎮古代瓷工首先發現並應用。高嶺土得名是因為其產地是江西景德鎮以東四十五公裏處的高嶺村。高嶺土現在已成為全世界製瓷原料的通用術語。不過在我四川老家一帶沒人叫它高嶺土,隻叫它白泥巴或觀音土,少有人知道它是製作瓷器的原料。

真沒想到,觀音土不僅可以製造出來的精美絕倫價值連城的瓷器,而且還可作為饑荒年間充饑解餓救苦救難救命的糧食。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觀音大士在上天看到以他命名的泥土,有如此重大用途,不知有何種感受。

有人總埋怨上天不公,把最值錢的幾樣礦產資源都埋在其他人的地下,而不在中國人的地下,如石油是在阿拉伯人的地下,金礦是在南非人的地下。上天把觀音土埋在中國人的地下,一方麵使中國用它做成瓷器揚名世界上千年,另一方麵用它在饑荒年間為饑民填飽肚子,對中國人眷顧已經勝過其他國家了。我在猜想,在南方饑荒年間就少有像北方那樣饑民成群結隊地外出逃荒要飯,一種原因就是因為到處有觀音土吃吧。

真得感謝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寫於2013年3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不很明了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看過一文,好像講邢台或其他哪裏地震後,災民吃觀音土,當時我拚命想像人們如何下咽。
謝趣文,長見識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