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的博客

享受時光,留下記憶。
正文

廚房的記憶

(2013-08-01 07:23:54) 下一個
讀後華鎣《我和廚房的不解情緣》文使我回憶起那些過去歲月中家裏的廚房,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灶台桌櫃,一幅幅的圖畫在浮現在眼前,似乎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和進步。
 
沒有廚房的家是不完整的。當我們幾個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就把糧油關係遷出單位食堂,在麵積不大的房間裏隔出一個角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廚房。當時我已經可以承擔些家務,於是拉風箱就成了我在家的本職工作。那時家家戶戶做飯燒菜都燒煤碳,普遍使用風箱灶。記得那時煤是按月計劃供應的,好像是一斤糧一斤煤,必須很節省地使用。風箱灶燒煤時放少許一點煤,但必須不停地拉動風箱,讓風箱裏的風把灶膛的火吹起來, 煤才能連續地燃燒,鍋裏的飯菜才能做熟。媽媽要做飯了,我先要用些稻草木柴把煤火生起來。米下鍋後得用大火先把水燒開,炒菜時也得用大火,我得猛力快速地拉風箱,把火燒得又旺又猛。蒸飯和燉湯時我得慢慢地拉風箱,把火燒得又細又勻。我們那裏拉風箱也叫拉火”。“拉火”是我最不願意做的事,因為“拉火”占去我玩的時間,經常是我和朋友玩的最高興的時候,媽媽卻一聲吆喝:“回來拉火”。盡管我不情意,但比較其它家務來,如洗衣洗菜洗碗,掃地掃院掃街,我還是寧願“拉火”
 
 
那時自來水還未連接到戶,因此家家廚房都有一個大水缸,裝食用水。先前是我父親挑水,他不再家時就付錢請人挑水。我稍大一點,自來水已經接到離家不遠的供水站,去供水站挑水就從此落在我的肩上,直到自來水管接到每家每戶。我記得我們家的水缸很大的,要挑好幾次才能裝滿。挑水比“拉火”更有樂趣,因為有很多玩伴會在一起挑水,大家可以嬉笑,比賽,玩耍。
 

我下鄉當知青時廚房裏是柴火灶,一口兩尺多的大鐵鍋,做飯燒菜;近煙囪邊一個小鼎鍋,用柴火的餘熱燒熱水。用柴火做的白米幹飯香氣四溢,引得同院鄰居小孩前來圍觀。當時農村一年四季的飯菜都是粗細兼搭,就是過年也很難吃到一碗白淨的幹飯,因此白米飯的香氣對農村小孩特別敏感。他們站在門前,不言不語,眼巴巴地盯著灶台。開始時我還分點給他們吃,但他們經常來,弄得我非常尷尬,分給他們吃了我不夠,不分給他們吃看到他們的可憐樣子又於心不忍。後來我做白米飯時幹脆把門緊緊關上,眼不見心不煩,自己吃飽再說。知青第一年有供應糧,還可以經常燒白米飯吃。第二年就不行了,與農民一起從生產隊分糧,吃一頓白米飯就很不容易了,除非回家打父母的秋風。

 
四川農村的柴火灶大多沒有煙囪的。因為燒柴火的煙有其它功用的。農村好一點的人家灶上屋梁常掛著臘肉,就是用燒柴火的煙慢慢熏製而成。初冬殺豬時把豬肉切成條形,用鹽稍加醃製,就掛在柴灶冒煙出上麵屋梁上,不需要做任何其它處理,就可以保存一年。這種農村用柴火煙熏成的臘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清香無比,至今也忘不掉。記得當知青時,鄰居五媽家的臘肉最為好吃。朋友來串隊時,直接先到五媽家,說老譚叫我來借一塊臘肉;然後再到我家告訴我,這臘肉是他帶來的見麵禮。見到朋友帶來臘肉,立即眉笑顏開,忙張鍋做好飯菜,並拿出深藏的燒酒,一同度過當知青的苦悶歲月。等到酒足飯飽,朋友才悄悄告訴我臘肉是向五媽借的,你自己去還吧。當時把我氣得直咬牙頓足,真想揍他一頓。不過知青朋友之間的類似玩笑作弄的事多著呢,大家就是窮作樂,圖個開心。
 
在燒完柴火灶的炭灰裏放入紅薯或嫩玉米燒烤,其味最香。烤紅薯,皮焦肉嫩,十分可口;烤嫩玉米,綿軟甘十分香甜。收工回家從灶膛裏取出咬上一口,其味道之美是現在的任何零食都不能比擬的,沒嚐過的人很難體會的。當時我們那出一種土豆顆小粒多,新鮮的皮一搓就掉,叫米洋芋。由於個小,一般人很少把它烤熟吃,而是用它來蒸飯或燒菜。用柴火蒸出來的米洋芋飯味道特別鮮美,尤其是蒸米洋芋留下的一層薄薄的鍋巴,至今隻能在夢裏才能嚐到。另外,用柴灶直接蒸白米幹飯產生的鍋巴,也甚是香脆宜口,用其它爐灶做白米飯產生的鍋巴都達不到如此效果。
 
燒柴火是一門手藝,燒得不好弄得整個廚房煙霧騰騰,咳聲大作,眼出淚,我想許多知青們都經曆過類似的情景。燒柴火久了就慢慢地掌握其竅門,今後不管燒什麽柴,樹枝或是,都可以運用自如,大火炒炸或細火燜煮,火候適當到位。知青們能把柴火燒好,也不枉到農村接受了貧下中農再教育一場。
 
不知道什麽時候蜂窩煤爐開始流行起來,慢慢地取代了風箱灶。蜂窩煤爐應當比風箱灶更節省煤,不再需要一個專職的“拉火”人,而且可以把火口閉住,讓煤緩慢燃燒直至過夜,第二天不必再生火。蜂窩煤是圓柱形的,布滿了蜂窩樣的小圓孔,使空氣可以流暢,從而煤可以充分燃燒。蜂窩煤爐最大缺點有二:一是要大火時它不給力,二是熄火後再生火艱難。
 
 
蜂窩煤爐冬天可以用於取暖。燒風箱灶時,我們家冬天還要用爐子燒煤塊或焦炭來取暖。冬天烤火在當時是一種奢侈,一般的家庭是不能提供的。我父親在縣物資局跑采購,順便開下後門,賣些焦炭或煤塊回家。自從燒蜂窩煤爐,我們家就很少燒煤塊或焦炭取暖了,主要原因是燒煤塊或焦炭每天早上都得生火,而燒蜂窩煤可以把火保存過夜早上起來通通爐子加一個蜂窩煤就成。給煤爐生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加柴把煤球燒紅,使得煤球能連續燃燒,這不要半個小時是搞不定的。此外,加上煤球後柴不能充分燃燒,還得用扇子猛力扇火,這事大冬天的誰也不想幹。
 
 
那時候冬天一家人都圍著煤爐坐著,非常的溫馨。常會用粗鐵絲做一個夾子,用來烤饅頭之類的吃食。烤饅頭如果有功夫把上下都烤得焦黃,剝下拷好的外皮,其香味撲鼻而來,看著裏麵冒出熱氣,無論是咬進脆脆的外皮,或是吞下甜甜的內心,那味道之爽,絕對是人間美食。
 
七八十年代住在企業廠礦和事業單位大筒子樓裏的居民共用廚房,廚房裏擺滿來自各家的煤爐,煤球,柴禾,以及鍋碗瓢盆等雜物,景象蔚為壯觀,現在是難得一見。在做飯的時候大家湊在一起,一邊炒菜做飯一邊聊家常,東家長西家短,奏鳴著鍋碗瓢盆交響曲甚是熱鬧非凡。有一部電視劇《筒子樓》,就真實呈現了筒子樓裏的動人故事和戲劇人生。大多筒子樓是由單身集體宿舍改造而成,住在單身宿舍的人成家後一般都要在筒子樓住上幾年,直到分配到住房為止。還好,我住筒子樓不到一年,就在分到住房,麵積小一點,離單位遠一點,但我擁有了自己的廚房。
 
 
從進廠當工人開始,直到有了自己的廚房,盡管主要是吃食堂,煤油爐是必備的,在周末或閑暇時自己開個小灶,改善下夥食。讀大學那段時光比較忙,用煤油爐相當少。當工人時和讀研究生時,用煤油爐就很頻繁了。一般主食還是在食堂去買,煤油爐被用來偶爾煮一碗麵條。如有是女友來訪,煤油爐就成為維係和增進與女友關係的紐帶,或燒一個蛋湯,或烹一條鮮魚,或炒一份小菜,你幫我助,其樂融融,比現在談戀愛到餐館裏搓一頓更加浪漫和實在。
 
 
故鄉縣城可能是在四川最早使用燃氣灶的地方之一。縣城10公裏遠白廟鎮有一個廢棄封閉的油井,盛產天然氣。由縣城各單位集資,自行鋪下管道把天然氣輸送到縣城,父母家因此受益。據說這口井就是當年聞名全國的3211鑽井隊當時戰鬥過的那口井。當時石油大會戰在四川找油,鑽井時發生了井噴,鑽井隊工人奮不顧身,撲滅了大火,封閉了油井,有許多工人因此獻身。事跡很快傳遍全國,各地掀起了學習3211鑽井隊熱潮。我當時目睹了這次井噴和滅火的情景,但並不知道這就是3211鑽井隊。說是3211鑽井隊留下的井已經是全縣人民用上天然氣以後了。不過現在我在網上查了以下,3211鑽井隊的事跡發生在合江縣,不是故鄉縣城遠著哩。
 
除了天然氣外,燃氣灶還可以燒煤氣,沼氣等。很多沒有鋪上燃起管道的地方就買壓縮的然氣瓶回家供氣。燃氣灶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場廚房革命。自從燒天然氣後,再也沒有搬運煤球,每天必須嗬護煤爐,加煤,通火,閉火和生火這些煩心事了。父母的廚房變得幹淨整潔多了,做飯燒菜也省事多了。後來父母的廚房又慢慢地引進了油煙機,熱水器,微波爐,電飯煲等廚具,廚房的灶台水池牆壁鋪上了瓷磚,盡管廚房仍然很雜亂無序,但比以前已有天壤之別了。
 
 
結婚後分到的住房麵值僅48平方米,廚房小得可憐,麵積怕隻有4平方米左右,隻能一個人在裏麵上廚,兩個人在裏麵就顯得擁擠不堪。不過比較仍住在筒子樓裏的同事們,有這樣的廚房我們已經心滿意足。當時新建樓房都通天然氣,因此我們的廚房雖小,那個時代必要的廚具,如天然氣灶,油煙機,熱水器等,一應齊全。我們小兩口子在這房子過著自己的日子,一日三餐,晝作夜息,養育女兒,侍候老人,這小廚房功不可滅。
 
到了國外才見識了現代開放式的廚房。現代廚房不再位於偏房角落,不再顯得黑暗油汙,不再狹小雜亂;現代廚房幹淨整潔寬敞明亮,與客廳、餐廳連成一體,把烹飪、飲食、休閑融合起來。進入廚房,不再會有絲毫苦惱,它帶來的是烹飪的快樂。朋友來了你可以請他們到廚房喝茶吃點心,你可以在朋友麵前一展示你的廚藝,你還可以一邊做飯一邊和朋友聊天。
 
 
隨著重過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現在中國也開始推廣現代廚房。不過在內地的城市現代廚房還沒有普遍流行起來,盡管環境與灶具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升級。去年回國去父母親戚朋友家訪問看到的廚房都比早先寬敞明亮清潔,現代的廚具也一應俱全,但基本感覺還是原來廚房的升級版,從房間的布局,物件的擺放,以及環境的裝飾,都未脫離過去廚房的概念。也許是過去的住房建造格局不適合現代廚房設計,也許是人們的習慣還不願意向現代廚房邁進。然而,縱觀中國廚房幾十年變遷史,廚房現代化一直在潛移默化地進行,悄悄發生著革命。總之,用過去一句時髦的話說,這不為人們意誌為轉移的。
 
 
廚房的變遷最能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的變化。但願我們大家的廚房裏充滿陽光,充滿溫馨,充滿快樂!
 
文中相片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秋天的腳步 回複 悄悄話 您說的對,廚房能真實地反映生活水準。我也希望,至少中國人吧,一定要過的越來越好!以前太苦了,希望那種生活能永遠成為曆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