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02)

(2015-03-13 14:05:47) 下一個

 

中醫常用哪些藥引子?

中醫真的很難學嗎?

作者:曾樂

 

 

 

 

 

自從寫作本作以來,一直有博友提問“中醫真地很難學嗎?”“是不是可以介紹一些有關中醫學的知識?”“中藥喜歡用藥引,這藥引子是起什麽作用的?”

奶奶說,藥引的種類繁多,基本都以單味藥為多,一般是根據藥性來使用的。 例如桔梗開宣肺氣,引藥上行,上焦病變多用。牛膝補腎強筋,引藥下行,下焦病證可投。治太陽經病一般都用羌活、防風,治陽明經病常用升麻、葛根,治少陽經 病多用柴胡,咽喉病常用桔梗,上肢病喜用桑枝,下肢病多用牛膝。

奶奶說,藥引具有引經作用、增強療效作用、解毒作用、護胃作用、矯味作用。說白了,藥引就象中藥的各種各樣的炮製方法一樣,是為了達到更好的療效。

下麵這些都是一些常用藥引。

一、食鹽:鹹、寒,入腎、胃、大腸經,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療腎陰虧虛的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宜用淡鹽水送服,取其鹹能入腎。但要注意,是淡鹽水,突出了一個淡字。

  二、生薑:辛、微溫,入肺、脾經,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咳、溫肺止咳之效。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時,常用生薑3-5片為引,以增強療效。現在有人主張嘴含生薑一片來保健,也是取生薑散寒解毒的藥性。

  三、蔥白:辛、溫,入肺、胃經,有散寒通陽、解毒散結之效。治療感冒風寒、小便寒閉不通時,常用蔥白5-7根為引。

四、燈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腸經,能清心除煩,利尿通淋。治療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時,宜用燈心草一小把為引。

  五、粳米:甘、平,入胃經,有益氣健胃之效。治療火熱病證需用大劑量苦寒藥物時,以防苦寒敗胃,常取粳米一小撮為引,以顧護胃氣。如清暑解熱的白虎湯。

  六、大棗:甘、溫,歸脾、胃經,能益氣補中、養血安神,調和藥性。使用峻烈藥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藶)時,常取大棗10-15枚緩和藥性,以防止中毒。

  七、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腸經,能滋養、潤燥、解毒。治療肺虛燥熱、腸燥便秘病證時,常用蜂蜜1-2湯匙為引。

  八、食醋: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斂固澀之效。治療婦女帶下、血熱崩漏、蛔蟲腹痛病證時,常取食醋1湯匙作藥引。

  九、紅糖:甘、溫,能補中、祛瘀。治療產婦惡露不暢、少腹冷痛病證時,常取紅糖20-30克為引。

 

   奶 奶說,隻要掌握了中藥的藥性,歸經,一般用起來就象將軍調兵打仗,十分有趣呢。有人用兵如神,藥到病除,有人亂用兵,這既耽誤病情治療,也很危險,也有人 用錯兵,這會造成失誤。這就是中醫高明與否的關鍵。一個好的中醫生,一是對疾病的判斷要準確,這就象將軍對於戰場形勢的分析要精準到位,二是用藥要精準, 這就象用兵打仗了,三是要有認真的態度,對待病人要象對待自己的親人,嚴謹而用心,當個醫生不容易,病人信任你,就是把命交給了你,所以,你要選擇最佳治 療方案,選擇對病人的康複和未來,最有利的治療方法,而不是看哪種方法更賺錢,就用哪種方法。這就是當醫生的目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醫生,就必須把 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治病救人為第一要務。如果你是想搞錢,你就會開大量的單子,就會進行各種必要或是不必要的檢查,再開一大堆的藥,讓病人服個沒完 沒了,管他是死是活呢,這就不是治病了,這就是折騰病人,通過折騰病人,來把病人的錢賺到手。不要以為病人沒有感覺,現在病人也不是傻子。

    其實,中藥的藥性是分得比較清楚的,有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裏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祛瘀 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等等,這其中又可以進行細分。我小的時候,師傅就是用遊戲的方法,教我進行藥性的分 類,了解各種中草藥的用途和禁忌,它們各自沿著怎樣的路徑,各到達人體的哪些個部位,起到什麽作用,用藥量的大小與治療疾病的關係等等,我都覺得十分有 趣。在曾氏調養堂,有遊戲教學呢,這就象軍事教學的沙盤演練,不但讓人過目難忘,也覺得特別地生動,想起來和做起來,都妙趣橫生。有的時候,師傅還會邊 說,邊讓我嚐一嚐一些中藥的味道,介紹味道和藥性的關係、歸經,用途,真地是很幸運,很快樂和高興。所以,我就迷上了中醫,那個時候,小腦袋瓜子裏,經常 想這些東西,想病人的病是由什麽引起的,如何解救,如何治療,如何防止疾病不發生,真是有無窮的樂趣啊。奶奶笑著說,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在我看來,學中醫 隻有快樂,沒有難這一個字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