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4 夏季身體易濕寒 中醫食療袪濕邪

(2016-10-06 18:55:46) 下一個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74)

夏季身體易濕寒

中醫食療袪濕邪

作者:曾樂

 

 

 

 

    最近奶奶到美國走親訪友去了,打國際長途沒有原來方便。所以,通話就少了。今天,看到曾文寫的一篇題為《夏季身體易濕寒,中醫食療袪濕邪》的文章,覺得挺好的,就抄在這兒,以供大家參考。同時,特此說明並對曾文表示感謝。

 

    時下正是雨水多的季節,對於南方來說,更是濕氣較重的季節。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麵。”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濕邪不袪,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酷暑時節,人們貪圖冷氣,愛喝冷飲,愛吃涼菜。雖然可享一時之快,但同時也給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濕在中醫裏,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髒,喜燥惡濕,所以脾氣在七八月的時候,最旺盛。如果長夏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髒。同時,脾主運化水液,它的特點是陽氣易衰,陰氣易盛,濕邪侵犯人體後最容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濕邪的侵入。

    古人發現,幹燥發酵後精製的陳艾絨配合一些中藥,用來泡腳,不但通絡效果良好,而且對於護脾陽,袪濕邪,有良好的效果。除此,還有許多的食療方,也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下麵這兩則偏方,可供選用。

    一、老黃瓜雲苓煲烏蛇:老黃瓜一斤,雲苓50克,烏蛇一斤,豬脊骨一斤,生薑4片。先將老黃瓜洗淨,切塊;雲苓稍浸泡,洗淨;烏蛇宰洗淨,切段狀,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淨(即“飛水”);豬脊骨洗淨,用刀背敲裂,然後將以上四樣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大約相當於12碗的水量,武火燒開,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三到四個人用。

    二、泥鰍豆腐湯:鮮豆腐一塊兒,泥鰍數條。將泥鰍放盆中養1-2天後取出,宰洗幹淨,切成寸段,與豆腐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吃泥鰍豆腐喝湯,每日一次,每次一小碗兒。此方還可以用於急慢性黃疸型肝炎,對轉氨酶高者,有降低作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