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8 過食傷脾損壽不長高 脾虛是糖尿病總病根

(2016-10-06 18:59:43) 下一個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78)

過食傷脾損壽不長高

脾虛是糖尿病總病根

作者:曾樂

 

 

 

    記得有博友提問:我的個子有一米七幾,他爸爸也有一米八幾,可我兒子為什麽身高才長到一米六幾就不長了呢?而且很胖。還有一個更是說我家幾代人都是高個兒,可我的女兒身高反而隻有一米五多一點兒,這是為什麽?這些博友對於孩子不長高一直有些疑問。

    奶奶說,人的身高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象遺傳、營養和鍛煉等,都影響孩子的身高,現在還有炒作說缺鈣是現在小兒不長高的原因,說多喝牛奶能長高,其實,這是沒有多少科學根據的,純粹是商業炒作。要想長高,關鍵還是營養均衡,不可能單單缺鈣。

    在這些原因中,營養的缺乏,是過去那個營養缺乏時代的人不長高的原因,現在的北朝鮮人,明顯地比過去矮,其主要原因就是專製體製導致大饑荒,從而導致普通百姓營養缺乏是主因。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人在近代以來,身高普遍地提高了,這是營養均衡的結果。

    奶奶說,營養過剩,一樣可以導致不長高。這是為什麽呢?

    營養過剩影響人體身高的主要原因是傷脾!現在的小兒糖尿病人的增多,也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在中醫裏,脾與胰腺都屬於脾髒的範疇,傷胰腺就是傷脾。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長不過同齡人,且平時又能吃,零食總是吃過不停,你就要注意這個問題了。這些小兒有的晚上睡覺流口水,有的愛磨牙,而且體態偏胖,就是平時說的胖墩兒,這些都是過食的不良結果。

    過食傷脾,導致脾虛,會造成很多的麻煩,我們平時說,很多的病,是吃出來的,其中就包括過食傷脾這一個重要方麵。所以,養育小兒,要注意科學育兒,營養缺乏不行,但營養過剩同樣危害很大。最好是保持營養均衡,規律吃飯,少吃零食,一天三餐,每餐隻吃七分飽就可以了。

    如果是女孩子,想讓她長出苗條的身材,每餐可以讓她吃六分飽就行了,更要控製她的零食。我們觀察發現,那些小時候的豆芽菜一樣的女孩子,長大了反而身材苗條,並且非常健康,充滿活力,原因就是在成長過程中,她一直營養均衡,又沒有傷脾傷胃。

    “大胃”兒童難長高,病多,其原因正是如此,就是脾髒被傷,大胃就是過食的表現。而且由於形成了過食的習慣,脹出了大胃,這些孩子更容易有饑餓感,長胖之後,以後想減肥很難,因為禁不住吃。

     在中醫看來,糖尿病其實屬於脾病,脾虛是糖尿病的發病之本。我們知道,脾是運化的器官,它的功能就是消化之後,將營養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正常情況下,也就是脾髒功能正常時,消化之後的營養物質,該送到哪裏,就指定送到哪裏,可當脾髒功能由於過食而受損之後,它就不再按照原來的指令行事了,本該先送肝部的,再送到細胞那兒燃燒發熱的能量糖分,它可能直接送到尿液裏排掉,這樣就會造成尿裏有糖,而本該需要燃料的細胞,卻處於饑餓狀態,所以糖尿病人一般是坐著打瞌睡,乏困,而且怕冷,無力。也有的因為長期失衡而致陰虛,虛汗怕熱,處於這個階段的糖尿病人,已經從傷脾發展到了傷肝、傷腎了。不管是糖尿病所致的陰虛還是陽虛,原因都是吃得不少,但吃的東西沒有派上用場,反而加重了身體的負擔。傷脾之後,最明顯的就是便秘腹瀉反複發生,交替出現。

    所以,現在定義糖尿病為代謝功能紊亂綜合症,是非常準確的,就是功能紊亂了,糖分都從尿液裏流失了,從而使肌肉不能正常運作而生病。

    這種認識,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中就已經確立,《黃帝內經》中有“脾脆,善病消”之說,“脾脆”就是脾氣虛弱,脆是脆弱的意思。脾胃病大家李東垣也說:“脾氣不足,則津液不能升,故口渴欲飲。”明代的時候,也有醫學家看透了這個糖尿病是因為“飲食不節,勞倦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幹咽幹。”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症,嘴巴幹燥的稱“上消”,老是感到肚子餓的稱“中消”,老是上廁所的稱“下消”。發病的部位不同,處方也會有所不同。

    所以,很多糖尿病人,用中醫藥進行調理,血糖一直保持穩定,也沒有並發症,原因就是糾正了代謝綜合症中的錯誤模式,讓身體逐漸地保持和恢複代謝的正常模式。中醫講求“素為常,酒少量,動為綱,莫愁腸,粗茶淡飯保平安,暴飲暴食讓壽減。”就說明了飲食有節的重要了。所以,少吃或不吃零食,保持營養均衡,每餐隻吃六分飽,加強運動,養好脾髒,對於健康來說,尤為關鍵!

    脾胃虛弱,還會帶來很多的疾病,象胃病,慢性腹瀉,所謂的結腸炎,慢性結腸炎,濕疹,甚至牛皮癬,都跟傷脾有關。

    飽食減壽,多食無益,的確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