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閑聊在加拿大見過的野生動物

(2012-10-21 16:09:35) 下一個
閑聊在加拿大見過的野生動物

李革勝 10-17-2012

 

每天清晨, 一縷陽光灑在窗外的鐵杉樹上, 總能看見一隻麻雀大小灰褐色, 喙黑色,足黑色的啄木鳥 在快樂辛勤地覓食, 這就是加拿大著名的黑背三趾啄木鳥。筆者在重慶就住在動物園旁邊, 在加拿大從未去過動物園, 因為在野生動物比人多的國家, 沒有感到去動物園的需要。比如筆者居住的克拉裏社區就是個天然的動物園。


筆者喜歡早上或黃昏去克拉裏社區中心廣場跑步, 每天7圈2,800米。清晨霧朦朦, 一大群雪白的信天翁, 海鷗, 雪雁, 天鵝 聚在操場, 晨光灑在中間,煞是好看。可能正是這些鳥類養活了住在社區的加拿大郊狼。

郊狼也叫叢林狼,草原狼, 郊狼的英文詞"coyote"是西班牙語和阿茲台克部族語的混合。郊狼的體型偏瘦, 比狼要消瘦一些。據說郊狼奔跑速度可達70公裏/小時, 一跳可達到4米遠,還會遊泳。筆者從未零距離碰到coyote, 隻有一次在UBC的狗交會上看到裝在籠子裏的coyote。還有在春秋兩季聽到過郊狼的叫聲, 克拉裏社區到處都貼有關於碰上coyote的告示。因為近年來,郊狼在社區捕捉寵物貓狗甚至襲擊人的例子有上升趨勢, 搞得社區非常緊張。

一次驅車去kamloops在1號高速公路上, 看到路邊悠然自得的黑熊, 棲息在這裏的熊比較害羞,很少和人類接觸, 車喇叭一響,  嚇得一溜煙跑了。在威士那巧遇一 隻大黑熊帶著倆熊崽, 從車前悠閑過馬路, 那場景激動人心。

剛來加拿大, 在列誌文見到一隻比貓大, 比狗小的灰黑色動物, 懶洋洋地在太陽, 以為是野貓, 仔細一看, 發現前後肢都長有五個指、趾頭, 不是貓的爪子。後來才知道這是浣熊, raccoon。它吃東西前要將食物在水中洗濯,故名浣熊。

在阿爾伯特的草原上, 見識了美洲野牛(bison) 當地人叫buffalo, 美洲野牛長滿像非洲雄獅那樣長而蓬鬆的粗毛。這些體長3—4米的美洲野牛都是野生的, 生氣時連汽車都敢追。其實在阿爾伯特, 最常見到是河狸 (beaver), 在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 據說有一個850米長的河狸壩, 從太空都可以看得到。

一次開車經40號高速公路去威莫爾野生公園(Willmore Wilderness Park)。見到長有彎曲大角的大角羊, 就是中國人叫的盤羊, 看上去就是綿羊的放大版, 體形特別大,比豬還大, 據說可長到400公斤。長著一對奇大無比, 觸目驚心的角,有的角長可達2米, 是善於攀爬陡峭山岩的專家。

2000 年在多倫多坐灰狗去渥太華, 在一路之上全是被汽車撞死的動物屍體, 灰狗司機指著地上的動物屍體一一給我們介紹, 如數家珍, 紅色小尾巴的是馬鹿 (elk), 長著複雜形狀大角的叫馴鹿 (caribou), 長著騾子長耳朵的,稱為騾鹿 (mule deer) 。當時隻有一個感覺, 蛋白質含量高的鹿肉, 吃起來比牛肉和豬肉還嫩, 被汽車撞死, 不拿來吃掉太可惜了。

(30 分鍾寫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