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閑聊《三國演義》中的“以貌取人”

(2013-03-09 20:44:32) 下一個
閑聊《三國演義》中的“以貌取人”

羽飛,2013-2-20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三國中,曹操知人善任,是出了名的伯樂,帳下人才濟濟,可見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範。然而對張鬆卻看走了眼,百密一疏,這一疏失卻使天下三分。

張鬆是成都人,個頭不高,其貌不揚,甚至有些醜陋,放蕩不羈,卻見識通達,過目不忘,很有才幹。尤其是軍事地形學,後勤軍需學等學識在三國時代,無出其右,隻有他可以憑記憶畫出西川地理圖。他認為劉璋暗弱,為其打工不足以發揮才能,服務國家,決定投靠曹操。

曹操見他長得醜,沒有禮遇他,因此懷恨曹操,睚眥必報。楊修想用曹操撰寫的兵書《孟德新書》折服他,那知張鬆過目不忘,竟硬生生把曹操的兵書倒背如流,一字不錯。反過來說,該書是戰國無名氏所著,成都的三歲小孩都會背誦,曹丞相乃文抄公也。

這是報了曹操不尊重他的一劍之仇,逞一時口舌之快,曹操卻羞得把三十多年心血的《孟德新書》燒了,甚為可惜。從心理學上講,曹操可能寫書的時候真的抄了些東西, 這很正常,連錢忠書,周作人等大家都抄過,大不了英雄所見略同,沒必要毀掉自己的工作,“天下文章一大抄”。曹操帶兵打仗,好高鶩遠,抄襲竊取還真符合他不拘小節的性格。曹操剛取得荊州,誌得意滿,張鬆的醜樣,根本不放在眼裏,對他的態度冷淡是自然的。如果他冷靜想想,張鬆遠道而來,恃才傲物,過目不忘,應該有見麵禮,投名狀的,可惜抄襲和害羞蒙住了他的眼睛,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孫權沒有用龐統,就是因為他長的醜陋。十八路諸侯反董卓失敗,就是袁術以貌取人,瞧著關羽張飛長得醜,劉備官太小。

說來說去,筆者認為基督教的“神不以外貌取人”的觀點是最好的,看人要長遠看, 不要看短期和一兩件小事,不僅看行為,還要看內心。這樣才客觀些。

(23分鍾寫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