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筒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個人資料
老套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非紀行【4】布隆方丹

(2024-04-18 20:20:06) 下一個

布隆方丹(Bloemfontein)是南非自由邦省(Free State Province)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傳統上,它也是南非的最高法院所在地。布隆方丹吸引我的主要是這個城市的布爾戰爭博物館,以及為了紀念在布爾戰爭中失去生命的2萬7千個布爾兒童和婦女所建立的紀念碑。

布隆方丹距離比勒陀利亞約450公裏,沿著南非國道N1南行,道路兩邊都是枯黃的非洲大草原。沿途車輛不多,我非常喜歡在遼闊的非洲大草原上駕車,覺得心曠神怡,非常享受。這是日後我會懷念的經曆。


圖4.1 一望無際的南非大草原-1


圖4.2 一望無際的南非大草原-2


圖4.3 橫貫南非大草原上的高速公路N1

南非的曆史不僅有白人殖民者和非洲土著人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和求生存的矛盾和衝突,也有早期的荷蘭殖民者和後來的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衝突。在《南非紀行【3】比勒陀利亞》中提到的布爾人大遷移時是布爾人和英國人之間矛盾衝突的結果,而布爾人大遷移時和非洲土著祖魯人之間發生的血河戰役是白人殖民者和非洲土著居民衝突的最著名事件。

布爾人離開開普殖民地大遷移到現在南非的東北地區,在那裏成立了三個自治政府:首都為比勒陀利亞的南非共和國(South African Republic)- 也被稱之為德蘭士瓦/川斯瓦共和國(Transvaal Republic),納塔利亞共和國(Natalia Republic)和首都為布隆方丹的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

1890年,布爾人和英國人之間的矛盾衝突爆發了第一次布爾戰爭。英國人在這場小規模的戰爭中戰敗,英國和三個布爾人的自治政府簽訂合約,三個地方政府保持高度自治。

1884年,在布爾人的德蘭士瓦國境內,現在的約翰內斯堡發現世界上最大的金礦-蘭德(Rand)金礦(南非貨幣蘭特因此得名)。金礦的開采給德蘭士瓦帶來巨大收益,經濟蓬勃發展。因為布爾人和英國人的利益衝突,1899-1902年爆發了曆史上著名的大規模血腥戰爭 -第二次布爾戰爭(Boer War),也稱之為英布戰爭(Anglo-Boer War)。現在人們常稱的布爾戰爭多是指的這場戰爭。


圖4.4 布爾戰爭博物館


圖4.5 布爾戰爭博物館人口大廳

這場戰爭中,英國人共有約60萬人參戰,包括來自英國本土35萬人的軍隊,約15萬人的海外殖民地軍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以及本土黑人的後勤部隊。

布爾人隻有約6萬人的民團,其中包括約5千來自與歐洲多數國家的外國誌願軍和一萬人的本土黑人的後勤部隊。布爾人的三個共和國總人口約45萬人,幾乎所有青壯年男子都參加民團和英國人作戰。

英軍和殖民地軍隊中有兩個人日後成名,其一是後來成為印度獨立運動領袖的甘地,他曾經組織在南非的印度僑民成立了一個印度救護隊為英軍服務。另一個是後來成為英國首相的丘吉爾。他當時作為倫敦晨報的特派記者來南非報道戰爭。因為他被布爾人俘虜後逃出戰俘營,繼而正式加入英軍作戰的經曆,其後為倫敦晨報所寫的連載而大受歡迎,被認為是戰爭英雄。這為他日後當選議員鋪平道路。

題外話:丘吉爾1899年作為倫敦晨報的特邀記者被派往南非報道布爾戰爭,合同規定他隻需要在南非呆4個月,每月的報酬是250英鎊(相當於現在的40000英鎊)。這個數字高於當時所有著名記者的收入,原因是丘吉爾上過軍校和有過在阿富汗作戰的經曆,以及他曾經報道過古巴戰爭。還有一個趣事是他當時帶了一個專門照顧他每天起居的仆人,以及若幹名貴的法國白蘭地和18瓶蘇格蘭威士忌。


圖4.6 布爾戰爭博物館一角


圖4.7 博物館中的布爾人共和國戰爭會議場景重現

布爾戰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899.10-12),布爾人和數萬英國遠征軍作戰,給英軍造成重大傷亡。第二階段(1900.1-9),英國人大規模增加援軍,英軍的數量達到布爾民團的10倍,英軍穩紮穩打,布爾人接連失利,放棄和英軍正麵作戰。第三階段(1900.9-1902.5),布爾人將其軍隊化整為零,采用遊擊戰術深入敵後,給英軍造成巨大損失。


圖4.8 博物館中的布爾戰爭的第一階段介紹


圖4.9 博物館中的布爾戰爭的最後階段介紹


圖4.10 博物館中的布爾民團的武器


圖4.11 博物館中的英軍的武器

從雙方的輕武器來看,它們不分仲伯。英軍主要使用.303英寸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它的後續型號一直用到兩次世界大戰。而布爾民團的武器主要是德國毛瑟工廠出產的7mm毛瑟步槍,但是7mm的步槍不是德國軍隊的製式武器。德國軍隊的製式武器是7.9mm的98式步槍,它的後續型K98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還在使用。


圖4.12 博物館中的布爾人使用的毛瑟手槍C96

1896年定型生產的毛瑟手槍C96後來在中國流行,被稱之為盒子炮。布爾戰爭時期的C96應該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之一。上圖中的左邊的那隻C96,照片旁的文字表明它曾經屬於被英軍處死的一個布爾突擊隊長,最後它屬於一個布爾人將軍。

為了對付布爾人的遊擊戰,英國人用步步為營的碉堡戰,並進一步深化了美國內戰時期謝爾曼將軍發明的全麵戰爭(Total War)的現代戰爭理論,發明了對付敵方平民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 Policy)。這種沿途焚燒所有布爾人的房屋和農場,將平民關進集中營的殘酷和不人道的戰術最後幫助英國人贏得了戰爭。全麵戰爭或焦土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得到廣泛應用,包括日本人殘酷的三光政策和美軍的東京大轟炸等。而布爾人發明的全民皆兵和重創英軍的遊擊戰術,後來幾乎被所有國家借鑒。現在瑞士,以色列,韓國和新加坡等國所有男女或男適齡青年都必須服役。以及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有能夠深入敵後,單獨作戰的特種部隊,這些都是來自於布爾人的發明。現在各國特種部隊常用的稱呼突擊隊-commando就是來自於布爾人的詞匯。


圖4.13 博物館中布爾人離開家園上戰場的雕塑


圖4.14 博物館中的布爾人祖孫三代人突擊隊雕塑

這場血腥的戰爭給英國人造成12.5萬人傷亡,包括26000人陣亡;而布爾人有6200人陣亡,另外被俘的24000人被流放他鄉。


圖4.15 布爾戰爭博物館中英軍展室

布爾戰爭和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蘇芬戰爭有些相似之處,一個弱小國家和一個大國進行不平衡的戰爭,雖然弱勢一方大量殺傷敵人,但是由於雙方力量的不對稱,沒有獲勝的可能,最後弱勢一方隻有簽訂停戰協議。

英國人采用血腥的焦土政策,焚燒所有布爾人的房屋,並將婦女兒童趕入集中營。在條件極差的集中營內,十幾個月的時間中,造成27000布爾婦女兒童死亡。這件事被當時來集中營采訪的一個英國社會工作者艾米麗·霍布豪斯(Emily Hobhouse)目睹,她立即寫了一篇紀實報道揭露集中營內的惡劣情況,在英國和世界上引起巨大轟動。


圖4.16 博物館中的布爾戰爭英國人的集中營照片

因為艾米麗·霍布豪斯的報道,英國人整頓了集中營的管理並保證物質供應和提高醫療條件,之後集中營的死亡人數大大下降。日後國際社會(包括布爾人)公認,英國人建立集中營的目的是為了切斷布爾平民給布爾突擊隊的補給線,而不是要大規模屠殺布爾人。這和中日戰爭期間,日本人慘無人道的的三光政策不能相比。


圖4.17 英國人艾米麗·霍布豪斯曾經佩戴的胸針

因為艾米麗·霍布豪斯挽救了無數布爾人婦女兒童的生命,布爾人對她充滿感激。這個首飾是布爾人用南非出產的鑽石為艾米麗·霍布豪斯在德國定製的。


圖4.18 國家婦女紀念碑(National Women's Monument)


圖4.19 國家婦女紀念碑(National Women's Monument)

我來南非以前,已在YouTube上看了多個視頻,並在網上讀了許多有關資料,比較熟悉和了解布爾戰爭和這個紀念碑的建造過程。來這裏是想親眼看看這個紀念碑,see it with my own eyes。這個紀念碑是世界上最大的尖方碑之一,碑前的婦女兒童雕塑,常被人和米開朗基羅的著名聖母懷抱耶穌遺體的雕塑《哀悼基督》相比較,很多人認為這是人類反對戰爭最好的塑像之一。這個塑像,基本上重現和還原英國人艾米麗·霍布豪斯報道中對她當時目睹的一個女孩在她母親膝蓋上死亡的情景。


圖4.20 國家婦女紀念碑近景

紀念碑下端中間的銅牌後是艾米麗·霍布豪斯的骨灰安置處。紀念碑下端的左右兩側的人名是紀念碑設計師和雕塑家的姓名。

戰後,布爾人非常仇視英國人的文化,所以這個紀念碑極附屬建築僅使用南非荷蘭語(Afrikaans)。後來,他們認識到英語能夠幫助他們傳播他們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所以之後的所有建築物和紀念碑都有兩種文字。

紀念碑的基座和地下安葬了對修建這個紀念碑有重大貢獻的6個人的遺骸。這包括時任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總統馬丁努斯·斯泰因(Martinus Steyn,斯泰因提出修建紀念碑來銘記這段曆史,他的全身塑像現在博物館的門口)和報道布爾戰爭期間英國人的集中營慘狀的英國人艾米麗·霍布豪斯。


圖4.21 博物館中記載在紀念碑安葬的6個重要人物的葬禮


圖3.22 國家婦女紀念碑雕塑細部

艾米麗·霍布豪斯的集中營報道中敘述了她親眼看見一個躺在母親膝蓋上的小女孩離開人世的過程。大意是:在20分鍾時間內,女孩呼吸逐漸減弱直至死亡。因為痛苦已經超過了人能夠承受的限度,母親已經沒有眼淚也無法表達她的悲傷,她的雙眸茫然地注視著遠方,目光沒有聚集在任何一點上。

這個雕塑充分表現了艾米麗·霍布豪斯報告中描敘的,集中營中的小女孩在她母親懷裏離世的場景和意境。


圖3.23 博物館裏出征的布爾人和家人告別雕塑


圖3.24 山崗上的布爾士兵塑像

博物館附近的小山嶺聳立著一個騎著一匹瘦骨嶙嶙的老馬的布爾士兵塑像,塑像的下方是一些散落的武器。這是象征布爾戰爭後期,由於英國人的焦土政策,布爾士兵彈盡糧絕,窮途末路,最後在絕望中放下武器的場景。


圖3.25 戰爭中被俘的布爾人被流放離別故土的雕塑

被英軍俘虜的布爾人戰俘被流放至海外的英國殖民地,包括英屬海島,百慕大和印度等地的戰俘營。


圖3.26 布爾戰爭博物館內的死亡27000婦女兒童人名牆-1


圖3.27 布爾戰爭博物館內的死亡27000婦女兒童人名牆-2


圖3.28 博物館中死亡27000婦女兒童人名錄部分

為了準確表示死亡兒童的年齡,死亡人名錄中采用一種我第一次看到的方法,那就是30天以內兒童的年齡用天數表示,大於30天且小於365天的死亡兒童年齡用小數表示(實際天數/365)。所以,可以在人名錄中看到年齡等於0.08和0.9的情況。


圖3.29 布爾戰爭博物館內艾米麗·霍布豪斯的講演文字

能夠在條件極其惡劣的集中營裏將所有死亡的婦女和兒童的名字記錄下來,是一件非常認真負責和了不起的事情。這多虧了集中營裏的簡陋醫治站的布爾人護士,她們在自己的生死和命運都不知的情況下,記下了所有在集中營死亡的人的姓名,生日和死亡時間。這樣才有了精確到個位的2萬7千遇難者的名單。


圖3.30 博物館內陣亡布爾突擊隊人名牆正麵


圖3.31 博物館內死亡的布爾突擊隊人名牆背麵

布爾突擊隊死亡紀念牆的正麵上的名單是陣亡人員名單,背麵是陣亡和因病死亡人員名單。


圖3.32 博物館內和加入布爾民團的非裔後勤人員

在離開布爾戰爭博物館時,我在禮品店裏買了一本博物館自己編輯出版的英國和南非研究布爾戰爭的知名學者的論文集,有時間時仔細讀一下。


圖3.33 布隆方丹市政廳

南非最高法院和布隆方丹市政廳都在市中心。布隆方丹也是一個治安問題比較嚴重的城市。市政廳的門衛告訴我們,你們在這裏被搶劫的可能性是90%。我在這附近拍了幾張照片後迅速逃離此地。博物館裏的保安還堅決地向我們建議不要離開旅館去街上的餐館吃飯,這讓我想起滿街都是的南非民主同盟的競選口號-挽救南非(Rescue SA)。


圖3.34 布隆方丹市政廳的奠基石

這塊奠基石是在布隆方丹市政廳的右側,其上的文字為:這塊石頭是由喬治王子殿下於1934年2月27日奠基。


圖3.35 布隆方丹市政廳內部樓梯一角

因為是周末,市政廳不對外開放。我和門口的女保安商量能不能就在入口看一下,結果得到她的同意,能夠進到裏麵大致看了一下。


圖3.36 曆史建築 - 第四議事廳(The Fourth Raadsaal)


圖3.37 南非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Appeal of South Africa)


圖3.38 因為治安問題,我們下榻的酒店帶有鐵門和鐵柵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