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爾米納是西西裏東北部海岸的一座曆史名城。公元前734年,古希臘人在此創建了最早的西西裏希臘殖民地。它建於海拔200米的懸崖之上,遙望埃特納火山(Mt Etna),俯瞰愛奧尼亞海(Ionia Sea),通常被認為是西西裏風光最優美的地方。
過去,歐洲其他國家去意大利南部遊曆的人甚少,通常最遠為那不勒斯。至於西西裏島,由於其地理上的遙遠和曆史上的孤立,被認為是火山和地震災難之地,是瘟疫和強盜侵擾的地方。
18世紀中葉之後,歐洲王公貴族和社會名流開始來到西西裏島,了解這裏的古代文明遺跡,原始自然風光和民間古老傳統。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 - 1832),德國文學最重要的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著名文學作品《浮士德》和《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作者,曾經在1775-1778年遊曆意大利和西西裏。在此期間,他寫下大量書信和日記。這些書信和日記後來編輯成為《意大利遊記-Italian Journey》,並於在1816年出版。歌德非常喜歡陶爾米納,曾經在他的日記中仔細描敘他對陶爾米納希臘劇場的觀感,大海,遠方的埃特納火山和古老的希臘劇場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
因為歌德遊記的的廣泛傳播,引發無數歐洲權貴和名人來西西裏及陶爾米納旅遊。其中包括法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 -1893)。莫泊桑在1885年訪問了西西裏和陶爾米納,後來在他的旅行散記《漂泊人生,The Wandering Life》留下了被後人重複無數次的關於陶爾米納一日之選的名言。
現在陶爾米納每年的夏天都要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歌劇戲劇、音樂會和陶爾米納藝術節,以及陶爾米納電影節。2017年,G7國家峰會曾在此舉行。
陶爾米納行政區包括老城區和山上山下的新建區,人們通常所說的陶爾米納指的是懸崖上的老城區。老城區由過去的城牆環繞,大致是東西走向,長約1000米,寬200-400米,麵積約0.3平方公裏,人口約1,500人。老城區兩端有兩個城門,東北方向為莫西拿門(Porta Messina),西南方向為卡塔尼亞門(Porta Catania)。連接這兩個城門是一條貫穿老城的翁貝托大街(Corso Umberto)。
圖14.0.0 陶爾米納城區地圖
14.1 陶爾米納火車站
陶爾米納火車站位於山下海岸邊,在莫西拿和卡塔尼亞之間。它建於1866年,是意大利最古老的火車站之一。1920年代,車站被大規模重建,車站附近的維拉戈尼亞城堡(Castello di Villagonia)和波爾圖薩爾沃聖母堂也被拆除。
新建後的陶爾米納車站為新哥特式建築風格,它的設計延續了在原址因修建車站被拆除的維拉戈尼亞城堡的外觀。車站內部配有19世紀末西西裏風格的深色木質家具,房間的牆壁和天花板裝飾著巴勒莫藝術家的壁畫和浮雕,以及彩色玻璃窗和鍛鐵裝飾。
陶爾米納車站曾經在許多國外和意大利影視作品中出現,如人們熟知的美國電影《教父-III》中虛構的巴蓋裏亞火車站(Bagheria Railway Station)。我就是從電影《教父-III》中得知這個火車站並決定前來參觀的。
2014年,意大利國家鐵路公司曾計劃將此車站退役,異地重建。此舉引發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最後引發意大利文化部文化遺產主管的幹預才得以保留。
圖14.1.1 陶爾米納車站正麵
圖14.1.2 車站站台全景
圖14.1.3 陶爾米納車站第2/3站台
圖14.1.4 陶爾米納車站等待上車的遊客
圖14.1.5 陶爾米納車站內部
圖14.1.6 陶爾米納車站天花板上的精美彩繪
14.2 古希臘劇場
古希臘劇場位於陶爾米納200多米的山巔之上,從劇場可以俯瞰愛奧尼亞海岸(Ionian coast),以及遙望遠處壯觀的埃特納火山(Mt Etna)的壯麗景色。這種依山傍水,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它蜚聲海內外,是陶爾米納排名第一的風景點和古跡。
古希臘劇場修建於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為了建造這座劇場,當時需要人工從山上運走超過10萬立方米的岩石。羅馬人統治時期,他們對這座劇場進行了翻新和擴建,並增設了舞台背景柱子和雕像。劇場的直徑為107米,所占麵積在西西裏的5個希臘劇場中居第二。
圖14.2.1 希臘劇場的經典拍攝角度
埃特納火山是個溫和的活火山,可以看到遠處火山口噴出的淡淡的煙霧。
圖14.2.2 希臘劇場觀眾席的視角
圖14.2.3 希臘劇場的劇台背景
圖14.2.4 希臘劇場的觀眾席
圖14.2.5 希臘劇場的空中視角
圖14.2.6 希臘劇場的博物館中的展品及介紹
劇場入口處是有個小型博物館,陳列有出土的許多岩石雕塑的局部或碎片。
圖14.2.7 2017年陶爾米納G7峰會希臘劇場留影 (photo credit - wiki: History of Taormina)
14.3 貝拉島
貝拉島(Isola Bella)是陶爾米納山下海邊的一個微型島嶼,也被稱之為美麗島和地中海明珠(perla del Mediterraneo)。貝拉島與海岸之間有淺灘相連,落潮時與海岸連成一個半島。2006年,貝拉島與陶爾米納一起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從陶爾米納去貝拉島最方便是乘坐至山下的馬紮羅灣(Mazzarò Bay)的纜車。陶爾米納纜車始建於1928年,纜車站位於翁貝托大道的墨西拿門附近,纜車路線全長約700米,沿途落差達170米,最大坡度達68%。纜車全年運送乘客超過10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3,000人次。
圖14.3.1 馬紮羅纜車站
圖14.3.2 從纜車上遙望馬紮羅灣和貝拉島
圖14.3.3 貝拉島麵朝大海一側景象
圖14.3.4 從陸地遙望貝拉島
圖14.3.5 貝拉島的著名心形海灘景色
圖14.3.6 貝拉島海灘上
14.4 翁貝托大街
翁貝托大街是貫穿陶爾米納老城區的一條主要街道,它的起終點是莫西拿門和卡塔尼亞門。和意大利很多城市一樣,翁貝托大街的名字是源於19世紀末意大利統一後的首任君主翁貝托一世(Umberto I di Savoia)。此前,它曾經在不同時期有過不同的名字。這條路幾乎全部是石板路麵,現在是商業步行一條街。翁貝托大街兩邊主要是各種商店。大街的兩側有許多與其相交的輔街,輔街上多是咖啡館和餐館。
圖14.4.1 翁貝托大街的最西端城門-卡塔尼亞門
圖14.4.2 翁貝托大街最寬闊的地段
圖14.4.3 翁貝托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圖14.4.4 翁貝托大街的夜景
圖14.4.5 與翁貝托大街交叉的小街
圖14.4.6 與翁貝托大街盡頭的陶爾米納主教座堂
圖14.4.7 陶爾米納主教座堂正立麵
圖14.4.8 陶爾米納主教座堂中殿
14.5 四月九日廣場
翁貝托大街的中間點是一個建於12世紀的鍾樓和中央城門(Porta Mezzo),它將翁貝托大街分成前街和後街。中央城門外就是四月九日廣場(Piazza IX Aprile)。它是陶爾米納最大和最著名的廣場,它吸引了眾多遊人。在太陽落山的時候,可以在廣場上眺望大海和漫天的晚霞。
圖14.5.1 翁貝托大街的中點-中央城門和鍾樓
圖14.5.2 四月九日廣場
雖然時光甚早,廣場上靠海的一側擠滿了等待看日落的人群,幾乎一位難求。晚霞升起後,我們再次從這裏經過,廣場上幾乎水泄不通。路邊商店門口的音響放出的意大利音樂充滿地中海風情。
圖14.5.3 四月九日廣場旁的教堂
圖14.5.4 四月九日廣場旁的教堂的中殿
14.6 陶爾米納城堡和朝聖路線
陶爾米納城堡(Castello di Taormina)是坐落在陶爾米納老城區西北方向的陶羅山(Monte Tauro)山頂的一座古城堡。城堡所在地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曾經是瞭望點,拜占庭時期開始修建軍事要塞,阿拉伯時期曾大規模重建山頂防禦城堡,並稱為薩拉森城堡(Castello Saraceno),諾曼王朝後加固堡壘牆體,並加設塔樓與蓄水係統。後來逐漸荒廢,成為廢墟。
城堡所在山頂全景視野極好,陶爾米納老城、希臘劇場、貝拉島和埃特納火山一覽無遺。
城堡海拔高度位397米,與老城區高差約200米。城堡與老城區間有一條上路長約1000米,步行用時約40分鍾。這條上山路被稱之為朝聖路(Via Crucis),這源於一個傳說:通往城堡的山路上途經一個岩洞,曾經有一個牧童在此見過聖母顯靈。後來當地信徒緊挨岩洞修了一個聖母教堂( Madonna della Rocca),並開辟了一條從老城的西門-卡塔尼亞門至聖母教堂和山頂城堡的步行朝聖路線。每年的聖母節(9月8日)和複活節,當地信徒會順著這條路上山到聖母教堂朝聖。
圖14.6.1 從老城四月九日廣場上看聖母教堂和城堡
照片中部山嶺上的十字架所在地聖母教堂,照片右上部山巔即為城堡所在地。
圖14.6.2 老城中通往城堡的石階路-照片中山頂建築即城堡
圖14.6.3 朝聖路上的聖母教堂
圖14.6.4 依據岩洞修建的聖母教堂內部
圖14.6.5 從聖母教堂眺望城堡
山頂城堡的入口處有個山門,遊人需要購票入內。守門的女孩說到了山頂後我們會收到一個令人驚奇的禮物,後來發現是一張登頂證書。
圖14.6.6 山頂城堡石牆
圖14.6.7 從山頂城堡遠眺老城廣場
照片圖14.6.7正中間的尖頂鍾塔所是陶爾米納的主教座堂,即四月九日廣場所在地。
圖14.6.8 從山頂城堡遠眺老城區和希臘劇場
圖14.6.9 從山頂城堡眺望遠處的埃特納火山
照片圖14.6.9左下角的十字架是聖母教堂,照片右邊山坳中的建築屬於新城區一部分。
圖14.6.10 從山頂城堡眺望山巔上的新居民區
14.7 市政花園
市政花園是陶爾米納老城區的一片公共綠地。裏麵種植許多地中海植物,包括橄欖樹,棕櫚樹和高大的鬆柏,以及各種各樣的熱帶灌木,樹籬和花卉。它過去是英國來的貴族女子弗洛倫斯·特裏維廉夫人(Lady Florence Trevelyan)的別墅花園。弗洛倫斯夫人是維多利亞女王表妹的女兒,1884年為躲避宮廷醜聞來此。在陶爾米納,弗洛倫斯夫人結識了後來成為陶爾米納市長的醫生薩爾瓦托·卡喬拉,並於1890年與他結婚。後來,這對夫婦購置了幾塊土地在這裏建造別墅,並在別墅周圍打造英式花園。他們還在陶爾米納買下了貝拉島(Isola Bella),並在那裏建造了房屋和花園。
1907年,弗洛倫斯·特裏維廉夫人去世後,其丈夫薩爾瓦托·卡喬拉教授繼承了莊園。1923年,陶爾米納市長切薩羅公爵喬瓦尼·科隆納發起運動,要求征用該公園用於公共花園。市政府為表感謝,將別墅更名為切薩羅公爵別墅(Parco Duca di Cesarò),當地居民稱之為公共別墅(Villa Comunale)。
圖14.7.1 市政花園的建造者弗洛倫斯·特裏維廉夫人塑像
圖14.7.2 市政花園中遺留的童話建築
圖14.7.3 市政花園一角
圖14.7.4 俄國末世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半身像
這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半身塑像,我當時以為這是曆史上生活在陶爾米納的俄國僑民建立的。但實際上,在此地樹立尼古拉二世的塑像是因為1908年西西裏地震時,當時停泊在莫西拿港口的一隻俄國艦隊在地震時期曾經救助了幾百個莫西拿居民。此外,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家人曾多次來陶爾米納度假,所以為了表示感激和紀念慘遭屠殺的尼古拉二世和家人,西西裏人在此豎立了這個塑像。
俄國的艦隊包括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這三支艦隊在1905年的對馬海戰之後,損失嚴重。當時大概是黑海艦隊的艦支在莫西拿港口停泊。
圖14.7.5 從市政花園眺望陶爾米納火車站和埃特納火山
圖14.7.6 公園中展示的人控魚雷
公園也是個展示曆史文物的場所,裏麵有戰爭紀念碑和若幹大型武器展示。這些武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意大利海軍發明的外號為"豬"的人控魚雷。這種人控魚雷不是自殺式武器,它是由一個可以拆解的磁性定時炸彈和推進係統組成,由人操控在水下航行。最後潛入目標軍艦的龍骨下方,放置磁性炸彈然後設立定時後逃離。展示這個魚雷是為了紀念1941年6名意大利海軍的潛水員在埃及亞曆山大港成功炸沉三艘英國軍艦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