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95)
2013 (35)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裏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鬆柏塚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我的中學和大學都有幸遇到兩位古文和詩詞功底深厚的語文老師/教授,從他們那裏學會了對詩詞和文學的深度欣賞。這種方法也影響到我對其他如繪畫和音樂等藝術的欣賞,往往能夠領悟到藝術作品的天機,食髓知味,受益頗多。
這首詩選錄在當時大學課外選讀課本《中國古代詩詞欣賞》四冊中的第一冊,漢代樂府的部分。我喜歡這首詩歌對普通小人物的人文關懷,和高超的藝術編排。
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對當時不合理的兵役製度的無聲控訴。 想想當時漢武帝時代衛青霍去病打敗匈奴,打通河西走廊,開通絲綢之路,多麽豪邁。然而這首詩把鏡頭對準了一個戍邊多年後回鄉的老兵。
十五與八十,詩歌一開始用兩個看似簡單, 寓意卻非常深刻的數字,把老兵的身世和戍邊不合理的製度簡括地勾勒了出來,從而牢牢地抓住了讀者的心。
歌詩後麵大部分也比較直白易懂,老兵回鄉的心情,通過聽鄉裏人的解說和看見家園而一層層展開,讓讀者從畫麵中體會老兵的心情:道逢鄉裏人的殷切,詢問家中有阿誰的忐忑,聽到鬆柏塚累累的傷感,和看見破落家園的淒涼。
接下來描寫老兵的兩個下意識的動作,藝術編排非常高超,帶出兩個高潮,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個動作,“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把老兵盼望與家人團聚的渴望和舉目無親現實,通過這個動作自然地壓縮在一起,形成反差強烈的對比,催人淚下,把詩歌推向一個感性的高潮。
第二個動作,“出門東向看”,把一個同樣是思念親人的動作巧妙地放在一個時空的鏡子中,希望與絕望兩種情緒疊加,更加把詩歌推向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哲理性高潮。
這一句需要用點“深度欣賞”的方法來解釋,就是詰問,為什麽要向東看,這樣簡單的收尾是否真是這麽簡單?是否還有深意?
答案是,老兵戍邊時在漢代的西域,他對家人的所有念想都在東方。思念家鄉的親人,盼望家鄉的音訊,多年下來他已經形成了“出門東向看”的習慣。然而,戍邊時的“出門東向看”,心裏還懷有可以與家人相見的希望;而現在,這個支撐了他戍邊生活大半輩子的希望,在回到家鄉後,被現實景像一層一層地無情剝落,直到徹底破滅了。這個下意識的動作,是絕望中尋找安慰的無力之舉,暗示了一個悲劇性的結局。
這個下意識的動作,也把鏡頭拉回到詩歌所要控訴的不合理的戍邊製度,讓人深思。詩歌的境界因此也上升到控訴不合理的時政的高度。
最後的“淚落沾我衣”,是老兵的淚,作者的淚,還是讀者的淚?都是。究竟是誰的,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人文之光輝已經深深地體現出來了。
寥寥八十字,瀝瀝兩千年,人文之關懷,栩栩生輝。
老鄉,靈感會回來的。
欣賞了,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