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感慨一下七七級畢業三十周年

(2012-01-13 19:40:18) 下一個

20121月,是大學七七級畢業三十周年。

 

國內同學的紀念聚會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據我向周圍朋友打探,七七級今年的紀念活動,聲勢很大,就好像全國七七級的同學都動起來了似的。我也想回校參加活動。可惜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插著公司,要想專程回去一趟,實在有點兒奢侈。不過,紀念活動還真是撩起了一點兒懷舊的心情,激活了這麽多年想說說七七級的 “年級情節”的願望。不為豎碑立傳長篇大論,就圖了個願。

 

我一直覺得七七級跟其他年級有點兒不一樣。不是因為我是七七級的就這麽說。首先七七級進校就跟所有其他年級都不同。從文革開始到恢複高考,中間有十年空白。在這期間大學要麽關門,要麽進不進大學與讀不讀書一點兒關係沒有。隻有那些真正想讀書又愛讀書的人,才會在政府反複明確宣布書最好不讀,讀也白讀的時代,不抱任何功利目的地為讀書而讀書。要不說七七級有點兒書本氣呢。讀書在當時可能隻是排遣或愛好,但卻無意中為那場姍姍來遲的高考打下了基礎。要知道,從19771021日宣布恢複高考,到19771210日開考,中間隻有六周時間,根本沒有時間從容準備。因此,那次高考拚的是老底,拚的是到工廠到礦山到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然而書本沒丟基本功還在。有的七七級同學覺得自己能從570萬考生錄取273萬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一定很聰明,素質高,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七七級勝是勝在小李飛刀出手快,跟聰明不聰明沒關係。又有人說77年的試題特別淺,所以七七級占了便宜。這種說法也有問題:競爭都是橫向的,勝負定於一拚。縱向比沒有意義,就像你不能說你現在知道相對論就比牛頓聰明一樣。七七級的同學會說,給我一點時間複習,我會考上更好的學校。所以還是那句話,77年考試是一個突然襲擊。麵對突然襲擊,倉促上陣,能夠攻城拔寨,就算七七級對此有點兒得意,也不能算目中無人忘乎所以吧?有賈島“劍客”為證:“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試君,誰為不平事?”

 

對於一些七七級同學來說,入學也有點兒驚險。人民日報19771021日頭版關於恢複高考的通知是這樣界定招生對象的:“今年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年齡二十歲左右,不超過二十五周歲,未婚。條件是:政治曆史清楚,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勞動,遵守革命紀律,決心為革命學習;具有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的文化水平(在校的高中學生,成績特別優良,可自己申請,由學校介紹,參加報考);身體健康。另外,對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放寬到三十歲,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兩屆高中畢業生)。”我相信當年不知有多少人反反複複逐字逐句地讀過這段文字。坦率地說,這個通知寫得有點兒粗糙,文字前後反複語氣含混。光年齡就劃了三條杠:二十歲左右,不超過二十五歲,放寬到三十歲。另外又加了三個括號來擴大範圍。文字表述也不清楚,什麽叫“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兩屆高中畢業生?”明眼人一看就知,這通知是一個緊急決定的產物。事實上,雖然八月六日已經決定恢複高考,但直到九月二十日經鄧小平批示,教育部才最終決定停止原定的七七年推薦招生而改為恢複高考。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做出這麽大的改變,不倉卒才怪。我覺得在這件事上,怎麽感激鄧小平都不會過。對我來說更為重要的是,通知沒有為其他年齡階段的人關上大門。我是初六八級的,過了二十五歲,又沒上過高中。通知中沒有明確說可以報考,但也沒有說不能報考。讓不讓考,就看單位怎麽解釋這份發揮空間很大的文件。我寧願相信這種發揮空間是一些胸懷寬廣目光遠大對讀書上學報有發自內心的認同的人們的蓄意而為。耐人尋味的是,從我們這批人入學還算一帆風順來看,社會和單位對於上學讀書的支持和尊重,遠遠超出了我們這些做著大學夢的毛頭小子的預料。中國社會源遠流長的對讀書和讀書人的抬愛,不是十年對文化的反動所能顛覆得了的。

 

七七級入學是七八年三月的事。七八年是個什麽年代?那是剛從文革走出來的年代。我們年級一位有心的同學,保存著當年學校發給每位新同學的歡迎詞,彌足珍貴。我借花獻佛,把它貼一段在這裏,作為紀念。歡迎詞是這麽寫的:“新入學的戰友:紅梅報喜訊,戰鼓迎新春。十一大路線指航向,抓綱治國見成效。看,神州大地春滿園;聽,祖國四方傳捷報!在這舉國歡歌慶勝利,萬馬奔騰齊躍進的戰鬥聲中,我們滿懷革命激情,熱烈歡迎你們—---又一批朝氣蓬勃的新戰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親愛的新戰友!你們光榮地接受了黨和人民的選拔,擔負著社會主義祖國賦予你們的曆史任務,即將踏進大學的校門。這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這是華主席抓綱治國英明決策的豐碩戰果!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迫切召喚!讓我們並肩戰鬥,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奮勇前進吧!”這些文字今天讀起來,恍若隔世,其文風和我們前一段時間有幸反複聆聽並搖頭歎息的北朝鮮紀念金正日逝世的文宣有幾分相似,在讀多了北島舒婷王朔韓寒李承鵬們之後,我們也許會對這些文字報之一笑。但如果我們因此對它們取倨傲輕慢的態度,就是對曆史不敬了。這段歡迎詞用很八股的文風所記錄的,是一個不論對國家還是對我們自己都是曆史性的時刻,又豈是北朝鮮的廉價煽情可比?坦白地說,它們今天讀來甚至很親切。人就是這樣,在知道再也不必擔心走回頭路之後,走過的山路也就顯得不那麽崎嶇艱辛了,路上的別樣風景甚至會留在心中。我還記得當年讀到這些文字時的喜悅,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

 

如今,經過三十年的打拚,七七級迎來了畢業三十周年。七七級的年齡跨度大,到今年年紀大的同學很多已經退休,年紀小的也已進入不惑之年。就大多數同學而言,事業上大局已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感情的疾風暴雨早已平息,年輕時的打球跑步熬上一夜第二天照樣上課的精神頭已不見蹤影,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件時不時的會要求關照。這就是今天的七七級。而再過十年,當七七級下次聚會紀念畢業四十周年的時候,保不準有些同學會永遠地離開了。(但願不會如此!)歲月催人,因此這次同學聚會難免有些傷感滄桑的味道。然而,相對於重新集結的喜悅,這些又算得了什麽呢?“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的豪氣應當還在。當再次相聚,我們可以把許多過去沒有講後來又不能忘的故事重新講過,去掉一些青澀,添上一些老成,靈犀一點,來一次回到青春時代的時空穿越。我們可以再經曆一次靈魂的朝聖,相逢一笑,洗淨鉛華。這樣的聚會人生又能有幾次?這樣的同窗之誼一個人又能有幾多?所以,讓我們祝福這畢業三十年後的重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