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花

為了見證神的大愛, 建博客以記錄小兔的成長.
個人資料
正文

(ZT)渴慕神:五、神的無所不在

(2015-07-07 06:07:35) 下一個
陶恕 著 (Aiden Wilson Tozer,1897年4月21日-1963年5月12日)

五、神的無所不在

“我往哪裏去躲避禰的靈?我往哪裏逃躲避禰的麵?”(詩139:7)

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有某一些真理,在某些時候是隱藏起來,好像成為一種想象而不是確說,但卻與整個真理是不可分開的,正如一幅已完成的圖畫中,那些基本顏色是不可分開的一樣。這種真理就是神的無所不在。

神住在祂所創造的宇宙中,而且在祂所造之物中的任何地方。古時先知和使徒都是大膽地如此教導人,而一般的基督教神學,也承認此種說法,不過這隻是在書籍中如此說,而在每一個信徒的心中,為著某種原因,還沒有使這種道理深入地成為他信仰的一部分。基督教的教師們,躲開這個豐富的道理,而且即使提到的話,也隻是輕輕一說,使人覺得它並沒有什麽重大意義。我猜想他們所以如此,乃是因為恐怕受人抨擊,說他們是泛神論者,但是,關於神無所不在的教理,實在不是一種泛神論。

泛論神的錯誤非常明顯,不足以欺騙人,它把神看作一切受造之物的總和。“自然”和“神”同為一體,所以不論何人,摸到一片樹葉或一塊石頭,就是摸著了神,這就很自然地把那位永不朽壞的神的尊榮降低了,並且企圖把一切東西都當作神,把真正的神性,從這個世界完全排斥出去。

有神論是說神住在祂所創造的世界中。祂和世界之間,有一條永遠無法通過的鴻溝,祂和祂的手所造成的工程,無論多麽一致,那些工程必須是在祂以外的東西,而神自己必須是在一切所造之物之先,並且不附屬於所造之物。雖然祂內在於所造的萬物中,然而祂是超越在這一切之上的神。

那麽,在基督徒的經驗中,神的內在性是什麽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神在這裏”,無論我們在哪裏,也可以說:“神在這裏。”沒有一個地方(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地方),沒有神在那裏。一千萬個有才能的人,盡其所能分散到不同的地點,盡可能距離到不可想象的遙遠,每一個人仍然能夠同樣真實地說:“神在這裏。”沒有任何一點的位置,會比其他一點的位置與神更接近。任何一個地方與神距離,和任何其他一個地方與神的距離是一樣的;沒有一個人在距離上,會比別人離神更遠或更近。

這些都是基督徒所相信的真理。隻是這個真理還需要我們多加思想,並且多多禱告,使之能在我們裏麵發出亮光。

“起初,神……”這句話,不是說到物質,因為物質是不會自己發生的。在物質以先必先有一個先存的因,而神就是那個因。這句話也不是說到定律,因為定律隻是一切受造之物所服從的原則;原則需要一位設計者,而那個設計者就是神。這句話也不是說到思想,因為思想的背後還需要一位創造者。“起初,神……”,祂是物質、思想和定律的“無因之因”。我們一切必須從祂作開始。

亞當在犯罪之後,便在恐怕之中,妄圖做一件一可能的嚴陣以待,就是躲避耶和華的麵。大衛也必定有此狂想,要躲避神,他在詩篇中曾有這們的話:“我往哪裏去躲避禰的靈?我往哪裏躲避禰的麵?”(詩139:7)接著他在這首頂美麗的詩中,頌揚神無所不在的榮耀。“我若升到天上,禰在那裏;我若在陰間下榻,禰也在那裏。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裏,禰的手心引導我,禰的右手了也必扶持我。”(詩139:8-10)他又知道神的存在,和神的看見是同樣的事。神看見乃是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經有了,要察看他一生要怎樣發展。所羅門如此說:“神果真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禰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王上82:7)保羅對雅典人說:“祂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7-28)

既然是每一處空間都有神存在,我們就不能找到一個沒有神的地方。為什麽神的存在不被普世稱頌呢?先祖雅各在荒漠曠野中,答複了這個問題。他看見了神異象,就驚異地呼叫說:“耶和華真在這裏,我竟不知道。”(創28:16)雅各在此之前,從沒有一秒鍾脫離了充滿萬有神的範圍,但是他竟不知道。這就是他的苦惱,也是我們的苦惱。人們竟不知道神就在這裏,如果知道的話,情形是多麽兩樣啊!

神的存在和神的顯現並不是一回事。神的存在,是在我們完全不注意的時候,神的顯現,卻必須待我們注意到他的存在才覺察到。在我們這一方麵,必須順服神的靈,因為祂的工作是把父和子顯示給我們。若是我們有歡喜順服神的心與神聯合,祂就向我們顯現,而這種顯現,就形成那些有名無實的基督徒的生活,和那些與神親近、有神榮耀光輝的基督徒生活的差別。

每一個地方每刻都有神的存在,而且祂不斷地找機會向人顯現。對於每個人祂的顯現不隻叫人明白祂的自有,也叫人明白祂是什麽?祂向摩西顯現;“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裏,宣告耶和華的名。”(出34:5)祂不但在口頭上宣告祂的神性,更是把自己顯示給摩西看,以致摩西的臉皮發出超出自然的亮光。如果我們相信神的自我顯現是真實的,那將是一件大事情,因為神不但對人有許多應許,而且所有的應許都要成就。

我們對於神的追求不會落空,乃是因為祂永遠在找尋機會向我們顯示祂自己。神向一個人顯現,並不是好像從很遠的地方來到,向人的靈魂作一次重要而短暫的訪問,如果這樣想的話,就是完全錯了。神與人的心靈親近,或人的心靈與神親近,並不是指空間而言。這裏麵並不含有自然界距離的概念,因為這不是距離的問題,乃是經驗的問題。

我們和神距離的遠近,其實應該可以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說明。一個人會說:“我覺得我的兒子越長大,就越和我接近。”其實他的兒子有生以來,就在他的身邊,從來沒有一天離開家庭。那麽這父親的話究竟是什麽意思呢?很明顯地,他所說的是指經驗而言。他的意思是說,孩子因為對於他有更深的了解,和他更加親密,兩人之間,思想和感覺上的隔膜逐漸消失,父親和兒子在心靈和思想上,形成更密切的聯合。

所以當我們歌唱說“引我親近,親近我的恩主”,我們所想的,並不是地方上的接近,乃是關係上的接近。我們所禱告祈求的,是更多的自覺,對於神的存在有更完全的經驗。我們不必通過空間,向看不見的神呼喊,祂與我們比我們與自己的靈魂更接近,比與我們最親密的思想更貼近。

為什麽有的人用一種方法“尋找神”,而其他的人又不如此呢?為什麽神向有些人顯現,而讓其他多數的人,停留在不完全的基督徒生活經驗中糊塗摸索呢?無疑地,神向所有的人所定的旨意是一樣的。在神的家中,祂沒有特別寵愛的人。過去祂曾經為自己兒女們所做的,祂現在也要為一切的兒子做。所不同的,不在於神,乃在於我們。

我們隨便舉出一些偉大聖人,他們和生活和見證,為眾人所共知的。我們隨便提一提聖經中的人物,或在聖經成典以後的著名聖徒,你會立刻想到那些聖徒彼此很不相同,有時他們之間的不同,會形成尖銳的對比。例如說摩西和以賽亞是多麽的不同;以利沙和大衛是多麽的不相同;又如約翰和保羅;聖法蘭西斯和路德;芬尼和多瑪肯培,他們之間各自又是多麽的不同。那些不同點就如他們的種族、國籍、教育、習慣,以及個性,那麽繁多。然而他們一生都走在一條屬靈生活的大道上,遠勝於有一般生活方式的人。
他們之間的不同隻是偶然的,且在神的眼中看為是不關重要的;他們必須在某種最重要的關係上彼此是相同的,這到底是什麽呢?

我大膽說,他們所共有的一種特性,就是“屬靈的感受性”。在他們裏麵有個地方向著天是敞開的,有個東西催逼他們趨向神。不用作任何深奧的說明,我隻要簡單地說,他們是有著一種屬靈的醒覺性,而且他們一直在培養這個東西,直到它在他們生活中成為最重要的東西。他們和普通人所不同的,就是當他們覺得裏麵有渴慕的時候,他們就有所行動。他們養成畢生在心靈中對於神有反應的習慣。他們沒有違背天上的異象,如同大衛很簡捷地向神說:“禰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麵。’那時我心向禰說:‘耶和華啊,禰的麵我正要尋求。’”(詩27:8)

各人生命中一切的長處都是出於神。“屬靈感受性”的背後,乃是神。神的至高主權就在這裏顯明,即使是那些對這道理沒有在神學上加以研究的人,也察覺得有神的主權。敬虔的安其祿在他的短詩中,也承認這個事實:

我的無援的心
是幹涸貧瘠的土
天然本質
不得種以飽人
一切美善敬虔之果
唯靠禰做子粒
禰話出之處
生機隨現
禰若不指示禰真空的道路
無人尋得著
父啊!
禰定要指引

這些話可以見證一個偉大聖徒深刻和嚴肅的生命是怎樣的。

承認神在我們裏麵做工固然重要,但是我卻要提醒大家,對這個觀念若先存太大的成見,定會領人到毫無生氣的死路上去。神不一定要我們明白關於揀選、預定,以及神的主權這一類奧秘的事。對於這些真理,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舉起我們的眼目,以最恭敬的態度向神說:“神啊,是的,禰知道。”這些事物都是屬於神無所不知的奧秘世界的,仔細研究下去,可能成為神學家,卻永無不會成為聖者。

屬靈的“感受”並不是簡單,而相當的複雜的,是由於靈魂深處幾種不同性質的東西結合而成的;它有親切的作用,有傾向、有交感,而且有渴慕的欲望。因此我們可以培植它,它也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全看我們個人的情況而定。如多有操練就會使它增長,若是疏忽了就會把它摧毀。這自然是出於神的一種恩賜,但是人若要實際得到這種恩賜的益處,就必須如同其他的恩賜那樣,憑信心接受,並且注意培養它。

現代的福音派一種極可怕的墮落,就是忽視這方麵的工作。古時聖徒珍視培養靈性和操練敬虔,在今天整個基督教的生活中,這些都沒有地位,一切都顯得太遲慢,太平淡,我們現在都盼望有奇特、動人、快速,而有戲劇性的動作。這世代用急促和機械的方法產生出來的基督徒,總是太性急,對於較遲慢和不太直接去達到目標的追求方法,會覺得不耐煩。我們一直是用機械的方法去促進與神的關係。我們讀讀聖經,做短短的禱告,就匆忙而去。我們到別處參加布道會,或去聽一些在遠方宣教歸來的人,講富有刺激性的故事,為了補救內心深處屬靈生活的破產。

這種屬靈生活的悲慘結果,到處可以看見。浮華的生活,空洞的宗教哲學,用娛樂大眾的手法舉辦傳福音聚會,注重人的榮耀,信賴外表的宗教活動,組織有名無實的宗教團契,應用商人的手法,把人的作為當作聖靈的能力。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屬靈惡疾的病症,終至形成靈性生活中一種嚴重痼疾。

這一種嚴重的屬靈病症形成的原因,不能叫那一個單獨的個人負其責任的,但是也沒有哪一個人可以完全推卸責任。我們每一個人,直接和間接地對這種可悲的結果都有一份責任。我們的眼太瞎,以致看不清楚;我們太膽怯,以致不敢講話;我們自滿自足,以致一般人所認為已經滿意的我們便領受,也不希望再求更多更好的供應;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我們隻接受別人的概念、模仿別人的生活,把別人的經驗當作自己的模範,我們沒有自己的體驗,於是整個時代的屬靈空氣日趨下流。現在我們到了一個又荒涼,又枯幹,又低沉的地步;更可怕的,就是我們把聖經硬和我們空洞的生活經驗連成一起,於是把這種可憐的光景,就當作神所賜福的青草地。

我們要脫離這個時代的捆綁,回到聖經的道路去;如果有堅強的決心,與夠大的勇氣,這不是不可能的事。以前的聖徒都是如此。曆史記載了多次偉大的複原運動,由聖法蘭西斯、馬丁·路德、弗克斯這些人起來領導的,不幸在今天,好像還沒有路德和弗克斯這一類的人興起來。是否在基督再來之前,還有另外一個複原運動興起,這問題基督徒的見解還會完全一樣,不過對於今天的我們,似乎還不是最重要的事。
我不想知道,神憑著祂那統管萬有的權柄,要在這世界上興起什麽事,但是神要怎樣對待尋求祂麵的兒女,這是我所知道,也能夠告訴人的事。任何人隻以誠實的心靈歸向神,隻要開始操練敬虔的生活,隻要借著信靠,順服和謙卑的態度,發展這種屬靈感受性,他所得到的,必定超過他在貧乏軟弱中,所盼望得到的福分與喜樂。

任何人隻要悔改,誠實歸向神,就會衝破他被拘限於其中的模式,進入聖經中,找到他所需要的屬靈真理,他會因他所得著的感到莫大的喜樂。

我們再說:神的存在乃是一個事實,整個宇宙因他的生命而活著。這一位神不是生疏的,或外來的神,乃是我們救主耶穌基督所愛的父親,而主耶穌基督的愛在這二千年來遮蓋著人類的罪。我們的主常叫我們注意祂,祂自己向我們顯現,祂常願意與我們有交通。如果我們肯對祂的感動有反應的話,在我們裏麵就有一種能力,使我們認識祂。(這在我們就叫做尋求神!)我們屬靈的感受性可以借著信心、愛心和行道,使我們對於祂的認識漸漸增多。

禱告:

父神啊!我的心被看得見的世界占據得太多了,我要向禰悔改這罪。這世界與我的關係太深了,使我竟不知道禰就在我麵前;我看不見禰的存在。求禰明亮我的眼目,使我能看見禰就在我裏麵,在我的身旁,奉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