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
女兒一家住在外州。早在春假前,兩個外孫就說想到我們這裏來度春假,想吃中國菜,小外孫特別點他想吃爺爺做的蒸蛋。他們的父母也樂得想清淨幾天,趕快為他們訂了機票,並付了額外的照顧費用,送他們上了直飛的航班。
在機場接到他們,大半年不見,兩男孩又長高了,真是有苗不愁長啊! 兩個孩子在車上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晚飯想吃麵條,我早已準備好肉臊,煮好麵條,再下一點爺爺親手種植的青菜,驚喜地發現以前絲毫不沾綠的大外孫居然把他碗裏的一點青菜都吃了。我說:「你現在要吃青菜了?」 他說:「對,我現在吃很多青菜。」 在接下來的幾天,證明他所言不虛,放在他碗裏的青菜都被吃光了。從這件小事也可看出,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強,昨天不喜歡的事,明天就可能改變,需要的就是等待和耐心。
照顧他們的飲食是最簡單的事情,重頭戲是考慮與他們如何在同一屋簷下,即不傷和氣,又要稍微有點原則的老少皆宜。雖然我們在養育自己孩子時,摒棄了老一輩的棍棒下出孝子的粗魯教育方式,但還是會使用父母的威嚴作為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
現在由於教育專家們的「高論」學校社會的推波助瀾,孩子們就像草莓一樣嬌嫩,成長在一個保護得極好的充滿虛假吹捧的泡泡裏,不能忍受挫折,無法接受失敗。凡家有孫輩的朋友聚在一起,都在笑談各家的待孫之道:不但要對孩子讚不絕口,還要具體,不能泛泛而談地表揚;批評的話最好不要出口,即便要說,也要斟酌再三,看臉色行事,爭取把對脆弱心靈的傷害減到最低,可憐已退出育兒江湖的祖父母也要與時俱進。
最令老派的祖父母深惡痛絕的是無處不在的電子產品。電子產品最早問世,還是帶有光環的。內容豐富,簡單方便,對開發小孩的智力也有正麵影響。但它的優點也正是它的缺點,極易讓小孩依戀上癮。如今家長們也用這把雙刃劍,作為控製小孩行為的大殺器。我也無法免俗,利用分配玩平板電腦的時間,作為讓兩個小孩聽話的工具。
兩個孫子最不喜歡剪頭發,第一眼看到他們長發遮眼,就覺得這麽長的頭發一是對視力不利,另則玩耍尤其是奔跑時,長發遮眼極不安全。我一一列舉害處,力勸他們剪頭發,他們油鹽不進,拒絕接受。我靈機一動,就提出給他們加半小時玩平板的時間,大孫還價:「一小時」「成交」馬上開車去剪頭發。看到他們清爽利落的新發型,我覺得這一小時還是蠻劃算的。
為了減少他們對著平板電腦的時間,我們每天開車帶他們去公園的兒童遊樂場玩。那是附近社區的一個大型遊樂場,隨時都有幾十個小孩在那裏。他們很快找到玩伴,互相追逐 打鬧,玩得不亦樂乎,心花怒放。我們坐在旁邊,聽著孩子們的嬉笑吵鬧,看著他們無拘無束,沒心沒肺的玩樂,感受著生命在大自然中的蓬勃旺盛。非常享受此時祖母的身份,感恩他們的出生讓我體驗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