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ism

科學哲學社會發展古往今來經濟政治社會評論
正文

張維迎:徹底否定文革重識曆史

(2011-09-21 08:10:13) 下一個

張維迎:徹底否定文革重識曆史

【多維新聞】8月27日舉行的《建國三十周年決議》座談會在海內外獲得普遍好評,之後發布在網上的各個發言都引起討論。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張維迎的發言稿也於9月21日刊出在律師陳有西的網站上。張維迎重點提到中國曆史的真實性問題,呼籲人民必須重新認識曆史,徹底否定“文革”。
  
張維迎的發言先講到執政黨和執政黨領導人的理念和曆史責任感問題。三十年前之所以能出現這個《決議》,是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胡耀邦他們有一個理念,有一個遠景,怎麽改革這個國家的體製,使這個國家更好。有什麽樣的理念,就幹什麽樣的事;幹什麽樣的事,就用什麽樣的人。我曾讀到一個故事,1977 年鄧小平決定恢複高考,但當時的教育部領導有抵觸情緒,告訴鄧小平說高考非常複雜,今年搞不了。小平同誌說,你們看看,如果你們能搞得了你們就搞,你們搞不了的話,我知道誰能搞得了。然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今天還有這樣的現象嗎?沒有了。我還知道一個故事,1988 年浙江省省長叫沈祖倫,中央已經找他談話讓他接任省委書記,但他對中央領導說,我這個人的特點適合當省長,不適合當省委書記,還是讓我繼續當省長吧。今天我們可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嗎?不可能了。那個時候有一批有理念、想幹事的人。

我們國家現在氣質發生了變化,好像處於亞健康的狀態,隻有想當官的,沒有想幹事的人;隻講關係,不講是非。我覺得政治家與公務員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家應該有理念、有理想,想幹大事,想名留青史。公務員是循規蹈矩地做事,以不出錯誤為原則。從中國的曆史和各國的經驗看,政治家不能從公務員中按部就班地培養出來,傑出的政治家通常是橫空出世。我們現在的體製是,各級領導人都是從公務員體係出來的,公務員經過很多次加工之後慢慢已經不可能有思想、有理念了。所以這是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未來麻煩大了,麻煩大了就是你遇到重大的事情的時候,很難按照理念做決策,這是很危險的。

而後張維迎提到,我覺得必須重新認識曆史。我們現在所看到曆史。絕大部分不真實,甚至是偽造的曆史。金融危機之後大家突然看到中國的國際地位這麽高,去年的GDP已經超過日本,是世界第二。但是如果我們重讀一下真實的曆史,中國現在的國際地位絕對沒有超過1945年在國際上的地位。最近朱民被任命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副總裁,被認為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象征,但那個時候中國就是聯合國的四大創始國之一,也是許多國際組織(包括WTO的前身GATT)的創始國,我們是G4 員,現在我們連G8都不是。所有那些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強加給我們的不平等條約都在那個時候廢棄了。

我們看這個曆史,歪曲的太大了。一個國家的人民對曆史本身的認識是扭曲的,這很可悲。如果你不能徹底否定“文革”,中國人的靈魂永遠不可能是幹淨的,套在中國人頭上的枷鎖就永遠不可能廢除。而要徹底的否定“文革”,你就必須要說出“文革”的事實,允許出版、發表這些事實,讓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問題在《決議》三十年之後還沒有解決,我覺得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我們今年紀念《決議》三十周年應該是很興奮的,但是我覺得今天這個三十周年心情不是很好。

張維迎認為,現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真正落實《憲法》。按理說,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重要的法律,但在我們國家,可能最不重要的法律就是《憲法》。比如說,你可以引用其他法律條文來打官司,但不能引用憲法打官司。我仔細看了一下我們的《憲法》,感到真正得到落實的隻有一條,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其他條款,或者根本沒有落實,或者形式上落實了,實質上沒有落實。如果確實沒有辦法落實,就應該修改憲法,去掉它,否則,就失去了憲法的權威性。我們國家的很多法律書麵上的東西蠻不錯的,問題是沒有真正落實。如果後人寫曆史都按照文本版本寫書的話,曆史就會扭曲的。如果我們真正落實了憲法,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我覺得中國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法治國家。所以我呼籲我們國家應該開展一個落實《憲法》的運動。

最後,張維迎說到目的與手段的問題。人類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手段當作目的了。比如說賺錢本來是手段,是為了活得幸福,但是許多人賺著賺著就把賺錢當成了目的。我們是不是在很多方麵都犯這個錯誤?是的!黨的領導也好,社會主義也好,都應該是讓人民幸福的手段,不應該是目的。如果是手段,你就可以按照給定的目的來評價不同手段的優劣。但如果把手段當目的,你就不能用一種手段評價另外的手段。比如說,如果出行是目的,你可以評價究竟是坐火車好還是乘飛機好。但如果你把火車當作目的,所有其他交通工具就都是不好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