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ism

科學哲學社會發展古往今來經濟政治社會評論
正文

zt; 劉誌軍有中國籍情婦18人,另與張曙光共享俄羅斯籍情婦2人

(2011-08-20 10:25:45) 下一個
鐵道部壞,中宣部更壞
請看博訊熱點:網絡封鎖和壓製
(博訊北京時間2011年8月20日 轉載)
     來源:參與 作者:長劍
 
     (參與2011年8月19日訊)中共高層一位秘書告訴我說:鐵道部很壞。在這個部裏,貪官汙吏成群結隊,壞人壞事層出不窮。今年年初被中紀委“拿下”的鐵道部前部長劉誌軍、前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正是鐵道部官吏群體的典型代表。此二人一為“中國高鐵之父”,一為“中國高速列車奠基人”,托鐵路大躍進之福,二人的貪賄金額和情婦數目也大放衛星,一路狂飆,達到了令人咋舌的高度。據傳,劉誌軍有中國籍情婦18人,另與張曙光共享俄羅斯籍情婦2人,張曙光有國外存款28億美元。這樣荒淫無恥、貪腐無度的壞人能夠在鐵道部裏長期坐陣,且如鳥歸林,如魚得水,呼風喚雨,遮天蔽日,這樣的部,上梁不正下梁歪,小人得誌,惡人得勢,豈能不壞? (博訊 boxun.com)

 
    鐵道部也很牛。與其他“條條”相比,鐵道部很特殊:地位不算高,但權力很集中;管事不算多,但油水特別肥;貪腐特容易,但懲處很困難。這是因為它亦官亦商,政企不分,自上而下,央地一體,行政集權,產業壟斷,對外封閉,自成一統,是個獨立王國。自己執法自己監督,自己立規自己批準,自己招標自己中標,自己批錢自己花錢,連公檢法都由自家人包辦了,故而人稱“鐵老大”。同級機構讓它三分,地方政府敬它七分,一般人物碰它不得,平民百姓惹它不起。真敢管它的,隻有那幾個政治局常委。可是,以鐵道部獨家經營的“命脈”資源和過手財神的雄厚財力,就算“黨和國家領導人”不受收買,收買“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若幹個親屬子弟則輕而易舉、不在話下,如此一來,政治局常委也就未必還願意管、管得住它。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專門的鐵道部,但中共政府一直離不開它。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經濟體製改革”還是“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無論是“機構改革”(比如所謂“大部製改革”)還是“央企改革”,永遠也改不到鐵道部頭上,它毫發無損,安然無恙,堅如磐石,穩如泰山。這樣的部,中國不多,外國沒有,豈能不牛?
 
    既壞且牛,必失公信,必有積怨,必然招人煩、討人嫌、惹人恨。生為中國人,想要讓我們擁護鐵道部,或者哪怕隻是不那麽反感鐵道部都很難,因為在我們一生中注定要無數次地遭遇“鐵老大”,要無可奈何地受“鐵老大”的氣,年複一年地吃“春運”的苦,有時水深火熱,偶爾還需搭上性命,而“鐵老大”早已麻木不仁。按照鄧小平製定的“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讚成不讚成”的“三不”標準,鐵道部早就應該壽終正寢了。
 
    所以毫不奇怪,當鐵道部出了大事,闖了大禍,人民群眾逮到機會可以向它發泄怒火,它必定要比其他的政府部門承接更多的批評指責,忍受更多的橫眉冷眼。同樣是特大交通事故,出在交通運輸部係統與出在鐵道部係統,其社會評判往往會大不一樣,鐵道部必定狠狠挨罵,交通運輸部則未必。這一是因為鐵道部體製是行政集權、行業壟斷,責任主體單一明確,它不大好找替罪羊,沒有辦法諉過於人,二是因為它一向既壞且牛,積怨甚多,早已觸犯了眾怒,得罪了國民,早就想罵它的人太多。恐怕第二個原因是主要原因。
 
    二
 
    “7•23”甬溫線“和諧號”追尾,鐵道部新欠下四十條人命,猛然間跌入民憤的深淵。事故調查尚未結束,但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起由信號設備故障和人工調度錯誤相疊加而釀成的責任事故,是百分之百的人禍,與天災無關。對此,鐵道部當然責無旁貸、罪無可逭,其成眾矢之的,為千夫所指,是它該當的(當然,應該為救援和善後工作中的過失和錯誤負責的,並不止是鐵道部,還有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內的其他“有關方麵”)。
 
    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因言語不當激化輿情,被網民“人肉”,一夜之間聲名狼藉,其臭名昭彰的程度,大概已不亞於自稱“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炫富少女郭美美。以前並無惡評的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先生,其公共形象也變得一塌糊塗,網民謠傳盛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從旁門溜走,遭記者群毆”。顯然,“群毆”部長的不是“記者”,而是民意,人民群眾翹首盼望鐵道部遭受嚴厲責罰。深圳某知名餐館甚至公然掛出了“鐵道部官員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以上種種,足見鐵道部之不得人心。
 
    他還說,鐵道部雖壞,遠遠不是最壞,最壞的是中宣部,它比鐵道部壞一百信一千部,首先李長春、劉雲山就是好東西。兩人不隻貪汙也包養小蜜,與鐵道部劉誌軍扯不清的關係。出於利益,在7月29日晚上,就在“7•23”亡靈即將進入“頭七”,各大平麵媒體與網絡媒體正忙於推出揭示真相、追問責任的深度報道之際,中宣部向全國媒體發布禁令,緊急叫停所有事故報道,除了權威機構——想必包括鐵道部發言人在內——發布的消息和新華社通稿之外,一律不得再發任何獨立新聞和評論。中宣部這麽做,理由不外乎“維穩”。是怕亡靈不穩,還是怕亡者家屬不穩?是怕網民不穩,還是怕網民把鐵道部批到不穩?抑或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已經有些不穩?人們未知其所以然。中宣部發禁令從來不需要向人民講道理,它就是這麽霸道,“7•23”不過是一起交通事故,與政治、意識形態扯不上太多關係,媒體禁令有何必要?可中宣部就是這麽做了。中宣部“7•29”禁令比鐵道部“7•23”事故壞一百倍。讓我們打一個不一定準確的比方:鐵道部是過失殺人,中宣部卻是蓄意滅口。
 
    鐵道部之壞與中宣部之壞的區別如下:鐵道部之壞,是壞在明麵上,壞而尚知人間有羞恥二字,或許還有救,中宣部之壞,是壞到骨子裏,壞在根子上,壞而至於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實在無藥可救;鐵道部之壞,尚有民憤作警戒,尚有輿情可牽製,尚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可管束,尚須忍受包括網民在內的人民群眾向它拍板磚、對它造謠言,尚有殘存的良知可為自我約束,尚需理屈詞窮地為自己辯解(有時難免會像王勇平先生那樣急中生愚、慌不擇言),而中宣部之壞,則壞到做壞事無需解釋、不容分辯的地步,壞到專以扭曲公義、侮蔑良知為能事,壞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也要與它沆瀣一氣,壞到不僅容不得人們罵它壞,反而還要頌揚它(至少默認它)一貫正確。壞到中宣部這個程度,鐵道部已經望塵莫及。
 
    中宣部之所以敢於比鐵道部更壞,原因之一是因為它比鐵道部更牛。中宣部直屬中共中央,名義部長通常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充任,可見其級別之高。而實際上,中宣部的真正頭目,乃是擔任“中央宣傳和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那位政治局常委。至於常委背後還有哪些高人強人為中宣部撐腰壯膽,就不好說了。但既有常委幕後擔綱,中宣部焉得不比鐵道部更牛?
 
    中宣部是與鐵道部完全不同的機構,性質不同,功能不同,組織結構也不同。鐵道部更像一間政府性公司,它既要“行政”,又要經營;既要講政策,又要講效益;既要“為人民服務”,更要“為人民幣服務”。所以它既幹好事,也幹壞事,有時候會把好事也幹成壞事。中宣部可就大為不同了,它是專門折騰媒體、蒙蔽人民、包辦“真理”、替黨遮醜的機構,專心致誌以言論自由為敵,一心一意與政治改革為仇,也就是說,它是個專幹髒活、專做壞事的機構。
 
    當然,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一是都有一個共同的大老板——共產黨,二是都有特殊的部門利益,都愛好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都特別腐敗(但二者的腐敗伎倆也有些差別,鐵道部是用經濟的辦法——即“搞建設”、“謀發展”——來搞腐敗;中宣部是用政治的辦法——即通過整人、整媒體、玩權謀——來搞腐敗)。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第三點:在本質的意義上,鐵道部、中宣部及其各自統領的兩個“條條”,都是毛澤東極權時代殘存下來的遺留物,是新舊時代雜交的體製怪胎。
 
    鐵道部是計劃經濟色彩保留得最多的一個政府部門,與之相同的那些政府部門——如紡織部、化工部、煤炭部、石油部、第X機械工業部——早已不複存在,與之相似的那些部門——如工信部、交通部、民航總局——也經受了或改頭換麵或傷筋動骨的改革,建立起了更多的競爭性市場機製,隻有鐵道部幾乎沒變,仍然秉承政府壟斷、長官意誌、政企合一、以官營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命令經濟體製。
 
    中宣部則是所有黨政軍群機構中最具極權主義性格的政治機構:它的“血統”淵源是納粹、布爾什維克,戈培爾是它的老祖宗;它掛在“黨中央”名下,卻不僅管黨員,也要管所有媒體、所有網民、甚至全社會;它唯一的使命,就是持續不斷地侵犯人民的基本人權——言論權。像中宣部這樣的機構,在任何一個合法政府裏都是非法的,在任何一個正常國家裏都是反常的,在一切可以想象得到的幸福社會中,它都是不幸生活的源泉。
 
    所以,關於鐵道部與中宣部,本文的結論是:中國要想變成一個正常的文明國家,中國人民要想成為有尊嚴的幸福的人民,鐵道部或可改革,中宣部則必須取締。
 

     參與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www.canyu.org) (博訊 boxun.com)
558004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