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這是原版出處:
“編輯前言”:
這是香港新聞“大腕”朱立先生寫的“序”:
朱老先生是“新聞學者”,一輩子與新聞理論打交道。這篇“序”,29年之後,讀來有何感想?
貼幾個具體的“剪報”。香港的“反動報紙”就從簡了,此處隻貼咱城裏人比較熟悉的“人民日報”的剪報:
1989年6月13日的“人民日報”。關鍵時候,還是“一位日商”靠得住,所謂“挾日自重”。
取自1989年6月12日的“人民日報”。經查,確有此攝影師(是程玉楊不是“程玉揚”)。此刻還在玩攝影,不過未見起顯擺此張照片。絨線胡同的翟女士,後來信息不詳。不知當時的“絨線”居民見了這條新聞有沒有“絨線奸”的即刻反射。
取自1989年6月12日的“人民日報”。
軍人如此“可愛”,“北京市民”如此感動,一個該問的問題就來了。解放軍為什麽不每年多來北京軍管幾次?
9000000比1:
取自1989年6月17日“人民日報”。
“完全表達了我國900多萬科技工作者的心願”。
這方勵之也忒能幹了,以一對9000000,一個人能攪起北京如此大的事來?
看看下麵這個:
1989年,現在咱城裏的居民大多還沒資格當“歸僑、僑眷”。張老先生要“代表”,也隻好由他了。不過,北京那多大學的“代表”,也去“慰問軍人”,您當年被“代表”了嗎?
“人民日報”的剪報就貼到這兒。再貼兩個當時香港市民的“廣告”:
六四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