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芝加哥的飛機上,我的鄰座是一個在台灣當過英語老師的女子。她大概60開外,一副養尊處優的模樣。
“你喜歡美國嗎?”交談中,她問我。
“有喜歡,也有不喜歡的。”我不知道該怎麽說。
“我一點都不喜歡美國。傻瓜才去美國呢。”啊?如此言論,我第一次聽說,有些吃驚。
“美國人很可憐的:吃的是薯條可樂漢堡包,穿的是牛仔體恤運動鞋。生活質量非常粗糙。連個女傭都找不到。”
“那你怎麽還去美國呀?”我鬥膽發問。
“我那傻丫頭呀。跟著她老公去到美國。生了孩子後,老公忙於工作,她一個人帶不了孩子,要我來幫忙的。是叫我來受罪呀。你想想,芝加哥多冷,買東西還要開車,常常還要鏟雪掃雪,生活多辛苦。哪裏像我們台灣,到處有我們需要的商店。天氣又暖和。我勸她帶孩子回台灣,她卻不肯。結果,害得我要來受罪。我最多給她帶3個月。”
鄰座有著一肚子的苦水,我則不置可否地聽著。當她瞌睡時,我自己則進入了沉思。
到底什麽樣的人會來美國並喜歡美國呢?美國到底有什麽值得人們趨之若鶩的?確實很多發達國家如日本新加坡,留學生是不願意留在美國的。人們甚至說:你們中國人很奇怪,怎麽一出國就不願回國回家了?
我的一位親戚的孩子,爸爸是年薪百萬的公司總裁,媽媽退休了全心力照顧著他照顧家,在國內的日子非常優裕。但他大學本科畢業後選擇了留學波斯頓,讀研究生。畢業後,在朋友的一家公司工作。目前正準備再讀一門碩士,希望能走得更遠。一年裏他回國多次,全然不顧機票的昂貴。我見到他時,發現他不僅變胖了,更變得不喜歡中國了。不過獨生子的他,現在竟學會了下廚。
前兩天電視上還說,以前人們出國是為了看外國的花花世界,現在出國轉一圈回來,才發現中國才是花花世界。
美國國際教育學會和美國國務院共同發布的《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2至2013學年,大約82萬名留學生在美國大學就讀,比前一學年增長7.2%,連續7年增長。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占28.7%,約23.6萬人,比上一學年增長21%,其中本科生人數增長26%。很多踏上美國國土的中國學生都在千方百計地尋找留下來的機會。
顯然,美國依然吸引著很多人。那些人,都是傻瓜嗎?
祝福兩位的小家更美好更幸福。
凡事總是有利有弊的,人們都是根據自己的得失來權衡利弊的。如同要不要結婚,生孩子一樣,不是每個人都會做同樣的選擇。年齡越大就越發現,黑白分明的事本沒有那麽多。
Take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