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她的生命裏沒有男人

(2014-10-06 01:40:47) 下一個
蕭紅,在喉管被切開無法說話的情況下,離開了人間,終年31歲。而她短暫的生命裏,雖然才華不凡,卻經曆了一段段痛苦的愛戀。由此,我不禁想:如果她的生命裏沒有男人,該是少很多折磨吧?文學女性,在愛情的路上,往往就是比一般女子走得更辛苦。因為她們更看重的是精神,而男人們,又豈是精神的魅力所能滿足的?

17歲那年,蕭紅
來到哈爾濱的東省特區區立第一女子中學讀書,在那裏認識了文藝青年李先生。

19歲那年,讀完初中的蕭紅回到家鄉呼蘭縣,被父親許配給大軍閥的兒子汪先生。為了逃婚,她又回到了哈爾濱市,投入了她仰慕的李先生懷抱,與他同居。不久蕭紅和李先生一起去到北平李先生的家,卻不料迎接他們的是李先生的太太和他太太抱著的孩子。蕭紅倍感受欺騙;矜持地昂頭走了。

20歲那年,在北平窮困潦倒的蕭紅被一路尋找而來的汪先生懇求和糾纏,況且蕭紅也需要經濟上的接濟、精神上的休頓和學業上的繼續,她妥協了,她與汪先生開始了同居。一年後,她懷孕了,便離開北平,回到哈爾濱,以賒賬的方式住在一個旅館。半年後,汪先生以回家取錢為借口,離開了蕭紅,而身懷六甲的蕭紅則成了房租的人質,被關在旅館惡濁的環境裏。

21歲那年,蕭紅生下了女兒,便隨即送人。但同時愛上了她的患難之交蕭軍。產後的蕭紅身體虛弱,經濟拮據,是蕭軍以他的熱情、豪放、才幹拯救了她,讓她重獲生命的希望。然而,蕭軍又是個大眾情人,最終不會隻在蕭紅這一棵樹上歇息。蕭軍的一次次出軌和急躁的性情,終於讓蕭紅痛下決心,離開他。那一年她27歲。在與蕭軍相好的日子裏,崇拜蕭紅的文藝青年端木蕻良走進了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結為至交。

27歲的蕭紅離開蕭軍後,卻帶著身孕。在端木蕻良及朋友們的照顧下熬過了流產的艱難。同時,依然憂鬱和渴望愛的蕭紅,與端木越走越近(細節可再考證)。同年5月,她終於接受了端木,並與端木舉行了傳統婚禮。但是這個比她小一歲的男人,不僅書生氣十足,生活能力也較弱,
甚至與鄰裏發生爭執時,也得由她出麵抵擋。可她要的是可以寫作的空間啊。而端木從小就受到別人照顧溺愛,依賴性很強。不僅生活能力很差,也不會也不懂得要關愛嗬護妻子,反而仍要蕭紅來為他操心受累每一次麵對危難時,端木總是心安理得地接受蕭紅的建議,自身先脫圍撤離,讓蕭紅倍感被冷落和被遺棄。

29歲那年,為了躲避日本人的大轟炸,蕭紅和端木一起來到了香港。
此時的蕭紅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咳嗽、頭痛、失眠,種種跡象都表明:這個在人生道路中跋涉了二十九年的女子,已經被病魔逼到了生命的盡頭。

31歲那年,在香港。蕭紅被戰亂中的庸醫誤診為喉瘤,喉管開刀後,她不能發聲,她在紙上寫道:“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病危中,端木把蕭紅委托給熱愛文藝的駱賓基。
病重的蕭紅對駱賓基說:端木是準備和他們突圍的。從今天起,就不來了,他已經和我說了告別的話。因此,駱賓基總是譴責端木蕻良在蕭紅生命攸關的時刻,將護理的責任推給他而電影裏,最後陪伴蕭紅的駱賓基也愛上了蕭紅。

1942年1月,蕭紅默默離開了人間,年僅31歲。

蕭紅的一生,從她長成楚楚少女之後,就被戀愛追趕著痛苦著。因為讀書,她變得思想解放,觀念進步。但是,當社會條件經濟條件都不允許的情況下,思想解放隻能給她帶來更困苦的生活。她的思想解放使她勇敢地投進一個個男人的懷抱以擺脫痛苦,周而複始,越活越苦。有人說,蕭紅的苦是吞服下去的,不是衝服下去的。她的思想解放,倔強自強,也導致“男人對她下手都很狠”。

可憐的蕭紅,假如她的生活裏沒有男人,隻有女人,又該是怎樣一道風景?女人們會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嗎?女人們又會否如她一樣的思想解放呢?從蕭紅身上,我們仿佛看到:女人,如果要獲得與男人同樣的尊重和地位,就應該放棄對男人的求助和幻想。否則,就心甘情願當個小女人吧。同時,也讓所有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女人明白,被一個男人牽手,走進婚姻,不一定是走進一個幸福港灣,而可能是種種風雨的開始,甚至可能更苦更累。這不,思想解放的賀子珍走進老毛的懷抱後,經曆了十年生九胎的辛苦,是愛嗎?男人對她的疼惜呢?

由此,我更相信,“純精神交流的永不見麵”的相悅、擯棄了所有“作為性別和角色的功能”的相惜,才是最高境界的欣賞和愛,才能正確判斷出撒貝寧所謂的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吧。
 
[ 打印 ]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