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你是不是個得寵的女人,你隻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總會說“不要”,是不是有用不完的“拒絕”的機會。
記得童年時看電影《向陽院的故事》,走出影院,記不住電影裏的情節,隻記得一句話:“我不要吃荷包蛋。”那時候物資匱乏,我隻有在生日那天才能吃到一隻白煮蛋,還會把玩很久。我是多麽羨慕那個“不要吃荷包蛋”的女孩啊,她就是當時的生活的寵兒。
有位名作家因丈夫移情小三被迫離異後,痛恨所有熱心的男人,並拒絕所有男人的一臂之力,無論換煤氣罐還是修自行車,甚至裝修房子,都努力自己扛下來。理由是:會在外麵討好女人的男人,在家都不是好男人,精力有餘啊。所以,她終身未再嫁。當然也就遠離了男人寵愛她的機會。
“別為我買禮物了”、“別為我張羅生日party”、“別再遠送了”、“別再為我擔心了”、“別再爭了,我來幹吧”,這些簡單的話語,透露了夫妻之間平淡而又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當這些話由妻子說出口時,那麽這個妻子就是一個得寵的小女人。
但是,不是所有婚姻中的女人都有機會這樣說的。太多的丈夫在走進婚姻以後,已經麻木了妻子是一個需要愛和寵的人,是需要追求和嗬護的對象。甚至有的妻子,結婚後就成了保姆、廚師、清潔工、生育機器,一旦一個角色扮演有缺,就遭到否定和批評,甚至“淘汰”。不是有人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說:“如果太太還不能成功懷孕,我就隻能離婚了。”於是這個太太經曆了一次次懷孕、流產、宮外孕、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失敗和苦痛,最後生得了兒子,保住了婚姻。多可憐啊。
有一對在美國結婚的高學曆夫婦,婚前誰看著都羨慕,男俊女靚,非常般配,而且還是同鄉。可是,結婚後先後生育了兩個兒子,為太太的便無奈地當起了全職太太,沒日沒夜地照顧兩個孩子。而每當華燈初上,丈夫回家時,便是她渴望稍事休息的時間,希望丈夫能把照料孩子的任務擔一擔。但是,作為電腦工程師的丈夫,一整天高強度的腦力活動後,回到家連話都懶得講,怎麽有氣力應付幼小的孩子呢?所以,他對太太的要求非常抗拒。結果,為了家務,這個美滿的家庭天天爭吵不休,最後分道揚鑣,隻能由男方的父母前來助陣。顯然,他們沒有做好有孩子的準備,更顯然,需要愛的妻子生活在得不到理解和愛的委屈裏,更不要說拒絕的機會呢。
台灣作家吳淡如說,大多數男人都是木訥的,你要求什麽不必暗示,直接明說好了。但是,若女人的每一個要求都需要通過自己呼籲而得到的話,該是多麽掃興和乏味啊。
“把你的工資交給我”、“給我看你的手機”、“到我媽媽家多買些禮物吧”、“陪我去看醫生好嗎?”、“你來幫幫我”、“我們去過一次二人世界吧”,這些要求的背後,可能是女人的完全滿足,但是總不如女人自己說“你的工資不必給我”、“我不要看你的手機”、“去我媽媽家不需要買太多禮物”、“我可以自己去看醫生的,你不必陪的”、“你不需要幫我的,我能行。”、“有什麽必要出去過二人世界的,家裏不是蠻好”,更讓女人心花怒放。
無論浪漫無論體貼,要求所得總沒有主動送上的更有意義,更令女人心動。得寵的女人生活在欲迎還拒的關照裏,而失寵的女人則生活在不被在意的氣惱裏。
曾有同事說:“我已經24歲了,卻還沒有談過戀愛。”我笑著說:“24歲,多麽美好的年齡。在這個年齡我不知道已拒絕了多少男孩子呢。”同事哭喪著臉說:“可是我連一次拒絕的機會都沒有過啊。”看著可愛卻很是胖胖的她,我想,她需要的是抓住幸福而不是體驗拒絕。
在《老娘舅》節目裏,那個信誓旦旦說會一輩子寵她的男人,結婚後,不愛下廚房,理由是君子遠庖廚;不愛帶她同行,理由是男人的世界女人何必參與;不把種植牙齒的昂貴費用告訴他,理由是花我自己的錢何必向她匯報;不參與打掃屋子,理由是看起來並不髒;不半夜起來照顧嬰兒,理由是我又沒有奶水。所以,她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哭到電視台,希望老娘舅主持公道。但是,麵對如此強勢的不懂體貼的男人,老娘舅們也隻能讓女方往好處看,要她相信男人會成熟,孩子會長大,而為了自己為了孩子婚姻一定要維持。這個女人哭的是不得寵啊。寵是心底強烈的愛,而不是擺在桌麵的就事論事。對於失寵的生活,內心有多少失落,不是外人分析得出的。
還有一例。周末,男人睡懶覺,起床後出門運動,回家後看書學習,午餐後,沒有洗碗,就再睡一大覺。全職的女人洗著碗,火了 ,大吵大鬧,把碗砸得滿地。男人說:“你有病啊,我並沒有惹到你。”旁人也說女人無事生非。可是女人不滿的是:“大周末,你完全視我為透明。”隻有內心渴望愛的女人,才會為此大動幹戈。但有多少女人得到了呢?又有多少女人敗下陣來,放棄得寵的要求,過一天算一天了呢?
得寵的女人更容易直截了當地提要求,因為知道不會被拒絕。
同感樓下的留言:得寵的女人能夠長期得寵,很大原因是在於女人自己的因素,使得男人願意寵她。
不過,我發現,結婚前我還挺能幹的,現在許多事都LG幹了,我好像越來越弱智啊,太寵了也有問題 ^o^
我覺得關鍵是心態。如果她是我的朋友,我給她講講這個老外教師的故事,她想通了估計就好了。。。可惜,嘻嘻。
上班的時候,孩子送幼兒園(或者送dayhome,找保姆在家看)啊。當然可以的,我以前有個教兒童心理學的老師,是個30歲的老外,一個3歲的兒子,一對1歲的雙胞胎,她每個星期給我們上三次課,不上課時除了帶自己的三個男孩,另外做dayhome再帶3個別人的小孩。上課的時間請鄰居帶幾個小時(給錢)。除此之外,她還在晚上和周末修讀教育學碩士,而且是社區中的雙胞胎協會主席,每個季度組織一次大型的雙胞胎物件交換和銷售。
她的先生是銷售經理,經常加班和出差,孩子基本上都是她自己帶的。
不懂體諒他人,隻顧想要得寵的女人,也不想想天底下有沒有這麽好的事呢?就算是有,也是對那個最親近的人不公平吧,短期可以,一輩子都這樣,那他不得累死?不敢苟同啊。
首先,在婚前每個女人都有一個選擇的權利和機會,機會是均等的,畢竟一個女人答應嫁人的時候,這個"yes”,是自己說的,沒人強迫你。如果女人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慧眼識英雄”,或者“聽老人言”(父母是過來人,比較會識人。女孩子年輕時比較任性,感情用事,往往不聽父母的話),選一個日後會寵自己的男人。打一個比方吧,就好比是挑西瓜,你要有這個本事,在西瓜沒被切開前,通過“望,聞,問,切”,來判斷這個西瓜打開以後,是保熟保甜的。當然roses妹妹講的沒錯,跟中彩也差不多。
另外還有一點很關鍵,一個男人寵女人,並不一定是女人碰運氣找到了一個好男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女人本身的“能量”,而使得她的男人寵她。
所以綜上所述,二個原因都是在於女人本身。
問好qiqi妹妹!謝謝“門戶開放”,可以讓我胡言亂語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