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你有什麽奢望呢?
怕下廚的,奢望有一種食物,一口就飽,營養十足,而無需日日為三餐忙碌,尤其是美國這個飲食如此不方便的國度;怕打掃的,奢望有一種強力機器,旋轉幾分鍾,就能使四周灰塵盡除汙垢不見;怕考試的,奢望有一種紐扣能照一照書本再照一照腦袋,知識就全跑進腦袋裏去了;怕生育的,奢望有一種特殊發明能讓孩子一骨碌地來到世界而無需見血見刀痛不欲生;渴望愛情的,奢望能捏一個滿意的人,相愛一生相伴一生。
那麽,我的奢望呢?
我的奢望很簡單。就是:假如人從出生開始就一直醒著,經曆了成長、學習、工作、成家、衰老,最後才長眠。累了可以坐一下躺一下,而無需讓生命用每天的三人之一時間作為睡眠的必須。
如果人可以不睡覺,那麽我就是有一個沒有什麽煩惱和擔憂的人。雖然我睡眠困難,但是白天的時間,我總是精神奕奕,思路清晰地應付強腦力的工作。雖然有時候人看起來有些憔悴,但巧妙的妝容可以掩飾,精挑的服飾可以扮靚,一點也不影響我的思考我的效率我的判斷我的生動。
但是,每天,夜黑風高的時候就是我煩惱的開始。我必須對自己說:該休息了,該停止活動了。於是,我洗漱後上床。但是隨之而來的便是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我一次次地看時鍾,一遍遍地數綿羊,通常,最多也隻能淺睡3小時,如果一覺能睡5小時,那簡直是中大彩了,我可以精神百倍,心情大好。
八年前,同事陳女士在工作崗位上突發腦溢血,與她一同送進醫院的有一位女性副校長也是腦溢血,卻當場喪命。她總是說:我是幸運的,算救得及時和得法。但如今的她,不能用腦、不能閱讀、不能看電視、不能入睡、不能多說話,隻能把家裏的女傭辭掉,用沒有盡頭的家務來打發時間。這樣的活著,有什麽意思!而我比她小十歲。
作家朋友餘也是患有嚴重的失眠症,四處求醫,最後得到有效治療,方法是:睡前不能看書,房間不能有鍾。她說:“一句話,就是讓我活在無知和糊塗中,如此沒有精神食糧的苟活就像行屍走肉。”於是,她選擇繼續失眠。
“我願意跟隨你的生物鍾,陪你麵對黑暗。”這是我聽過的最感人的情話,當然是不現實的。
失眠其實就是獨自麵對渾濁的夜,天天如此也就沒有什麽可怕了。但可怕的是,你會擔心你的腦子整天如此超負荷運作,會不會有一天突然罷工,並留下種種不堪入目的後遺症,實在是害人害己。我的父親在他57歲那年小中風,雖然我血壓血脂血糖都偏低,蹲下站起來就頭暈,似乎沒有承襲父親的的“三高”。但是,反觀我的每一天的腦力活動的強度和時間長度,我確實有些懷疑會步父親後塵。
“辭職吧。回國吧。”這是我失眠越重聽到越多的聲音。我無數次看心理醫生,但我知道那鏡片後麵的眼睛是無法走進我的腦海的,雖然他們看起來都是那樣專業那樣和顏悅色充滿耐心和關懷。
曾經的學習生涯,床是為我每一天最親切的地方。而如今,我看到床,就像麵對酷刑。躺上去,我的精神折磨就開始了。
我還知道《金陵十三釵》的原作者嚴歌苓曾患有嚴重的失眠,甚至會連續30多天睡不著,頭皮發脹。而人50天不睡就會死去。嚴歌苓曾寫道,“我在五十層樓上的公寓裏,失盡了一切情、誼、開懷和體諒。我從床上翻身下地,撕開纏滿脖子的黑發。這是淩晨兩點,我卻離睡眠越來越遠。”哦,她寫的不是就是我嗎?
我多麽希望世界隻有白晝,黑夜隻在生命的盡頭,那麽,我就可以免去每天“哄”自己入睡的沒有盡頭的艱難。
我的腦袋咋那麽勤勞呀?
你真是思維敏捷,下筆如神,要是做記者肯定特別出色。
有沒有試過睡前聽聽輕音樂,洗個熱水澡。白天適當鍛煉這樣利於晚上入睡。
別用腦過度,多做些輕鬆的事。
別空腹。肚子餓咕咕叫也影響入睡。
真希望把我倒頭就入睡的習慣傳給你:)
晚上睡不著時就會動腦筋。“把他打悶”,這是電影中劉曉慶的一句台詞,是什麽電影啊,《瞧這一家子》?有意思,看了你的留言我忽然想到了這句話。:)
祝好。
聽你的口吻,既像醫生,又像長者。
我媽媽也總是不停地數落我,但是要徹底調整,可能要把生活的重心調到保健方麵,而不能每天帶活回家幹。
“但為了走更遠的路,要堅持”,振聾發聵。感謝。
以樓主的性格,不一定聽得進。同情樓主,還是說了出來。
睡不好覺的滋味是痛苦呢。
在國內工作的時候,我有幾年睡不好覺,睡著也是睡得很輕。後來一個人帶孩子累的,倒頭就睡,白天也能睡著,因為就沒有白天黑夜~~~。後來睡覺就好些了。
琪琪多些有氧運動試試,或許有改善,或許沒用。
可覺還是要好好睡的,試試中醫吧,也許有用。
我有一陣子也睡眠不好,做瑜伽後,現在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