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文彥博灌水浮球》郵票一套二枚。《文彥博灌水浮球》的故事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一樣,不僅選入了小學課本,讓孩子們膾炙人口,並從中獲得啟迪。大人們也從古代的這些經典故事中延伸學習到了曆史常識,“文彥博灌水浮球”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並廣為流傳。
文彥博灌水浮球
這套郵票則是采用了民間傳統年畫線描方法繪製的,色彩淡雅清新,人物刻畫生動。教育勵誌的作用則是顯而易見的。更為重要的是,發行這樣的兒童題材郵票能夠吸引少年朋友關注集郵,熱愛集郵。其實,兒童題材郵票的選題,不要僅限於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東西,選題範圍可以更為寬闊、設計手法可以更為活潑、發行形式可以更為多樣性,如能這般,郵票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定會大大提升。
文彥博幼年樹洞灌水取球的故事,就發生在他的祖籍地———山西省介休市。據史料記載:文彥博自幼天資聰穎,幼年與兒童玩球時,一不小心,將球踢進一棵大樹的樹洞裏去。小朋友嚐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麽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來。文彥博看著樹洞想了一會兒,說:“我有個辦法,可以試一試 !”隨後他叫幾個小朋友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裏灌,不一會兒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忽悠地浮到了洞口。
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曾封潞國公,位至宰相、太師,可謂官高爵顯。文彥博曆仁、英、神、哲四朝,國內國外聲譽很高,備受敬重,任將相五十年,執政於國家承平之時,史稱:“公忠直亮,臨事果斷,皆有大臣之風,至和以來,共定大計,功成退居,朝野倚重。”蘇軾曾向契丹使者這樣介紹過文彥博:“其綜理庶務,雖精練少年有不如,其貫穿古今,雖專門名家有不遞。”可以說,曆史上的文彥博是一個對國家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
從書法史看,文彥博作為大臣、政治家,在當時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文學家和書家。文彥博存世書跡有《祠部帖》、《三帖卷》、《得報帖》。清代《澄鑒堂石刻》中刻有他的行書題詩。1976年,洛陽伊川縣城關鎮窯底村西出土《王拱辰墓誌》。此誌立於元豐八年(1085年),安燾撰文,蘇轍書丹,文彥博篆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三劄卷》為行書,紙本,此卷筆墨飛動、點畫遒勁、線條流暢,似意不在書,亦有唐人風致,很得自然變化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