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7: 繁華的劍橋
一大早,乘地鐵在海德公園角下車,不用辨認方向,隨著人流走,十分鍾後就來到白金漢宮。今天11點半,這裏會有衛隊換崗儀式。我們提前一個多小時到,原以為已經夠早,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廣大遊客們的熱情。
左看右看,終於找到一處人相對稀薄的地點,拉著兒子鑽了過去。這個地點不算理想,前麵有兩層觀眾,不過已經找不到更好的了。站了一個小時,換崗開始。紅尼軍服挺,熊皮帽兒靚,軍號吹得瓜瓜響,隊長有點胖。
觀眾散去,我們轉車,去劍橋。
車開起來,我才發現,我們乘的是一趟慢車,幾乎站站停。坐我們斜對麵的是位年輕女孩,五官景致,精心化了妝,帶一隻耳環,穿露著膝蓋的牛仔褲,上車後就一直在擺弄手機。
來倫敦兩天,感覺倫敦的年輕女孩相比巴黎更注重化妝,街頭上地鐵裏常能見到精妝美女。昨天在地鐵裏看到一位,斜靠扶杆,側對著我,冷豔之極,看得我有點出神。
火車又停,站極小,隻有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站台,立著根杆,標著站名。斜對麵的女郎抬眼瞟了眼站牌,拿起挎包下了火車,走下站台,沿著一條土路一個人朝遠處走去。我這才注意到這條土路,它一頭連著站台,另一頭伸向遠處大約1哩外的一個村落。
這一景象,我似曾相識。我念大學時在外地,寒暑假回老家沒有直達火車,轉車的時候,很多時候是碰到那趟上那趟,有時候是慢車。選擇慢車隻有一個原因,我當時是和一位家在河南農村的同學同行,他的老家是一個很小的站,一般的快車都不停,隻有慢車停。我坐慢車,這樣我們都有個伴,不至於旅途寂寞。他每次下車的地點,太象我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站台。當年他也是背著不大的行李,出站台,沿著一條土路朝遠處去,遠處能看到一片村落。
時空穿梭,或許就是這種感覺。
車行50分鍾,到達劍橋。出站找到主街,一直朝北走,十來分鍾後就看到國王學院的建築群。劍橋比我想象中熱鬧得多,主街兩側是一家挨一家的餐館、銀行、公寓,和其他為大學生服務的店鋪,光是中餐館就看到四五家。國王學院綠草如蔭,但禁止踩踏。康河不寬,遊船不少,撐船的都是年輕小夥子,很多是大學生們利用暑假掙遊客錢,勤工儉學。
從國外學院步行兩三分鍾即到三一學院,學院裏我最想看的,是那棵傳說中的蘋果樹。它太小了,太容易穿幫,不象一棵活了300年的蘋果樹,假使真有一棵神奇的蘋果樹能活這麽久的話。如果它稍微粗壯些,我倒寧願相信那個傳說。一棵蘋果從樹上落下砸中牛爺的頭,牛爺因此而頓悟。禪宗公案,又添精彩一筆。
Day 8: 樸素慕尼黑
一早搭乘漢莎的飛機,從希思羅抵達慕尼黑。出機場叫了輛出租,趕往市內。如傳聞說言,一路見到的出租車全是奔馳。
慕尼黑是座安靜的城市,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見慣了DC和紐約交通的人來說。德國人口八千多萬,居歐盟之冠,作為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人口卻僅有130萬出頭。市內許多建築,三五層高,外形是常見的火柴盒形狀,一幢幢連在一起,肩並肩。每幢樓的外牆通體刷成不同的顏色,有些是比較鮮豔的顏色,或綠或黃。一眼望去,整個街區有種搭積木般的跳躍感。在英語裏慕尼黑有個外號叫“玩具城”,不知道是否與這些積木似的街區有關。
不能不提的是,慕尼黑的生活品質是世界級的,2014年全球生活品質最高的城市排名,慕尼黑排第四。
順利入住酒店,稍微吃了點午餐,打點行裝,出了門。地鐵站倒是不遠,我也事先買好了幾天的通票,但是下到地鐵檢票口的時候,發現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說它是問題,是因為檢票機是個圓柱型金屬家夥,一米多高,電線杆粗細,檢票槽很窄,我打印出來的通票根本無法塞進去;說它不是問題,是因為檢票機雖在,但沒有任何設備或人攔著人進去。換句話說,檢票口的地麵上,相距一米多立著兩部這種檢票機,但除此之外沒有其它任何障礙物,暢通無阻。
我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沒有檢票,直接走下了地鐵站。適應德語標識費了點時間,不過很快就順利搭上了地鐵。坐了一站到HBF,轉另一趟車到瑪麗安廣場,下了車出站,整個過程沒人檢票。
瑪麗安廣場看來是整個慕尼黑最熱鬧的地方,迎麵的市政廳是慕尼黑的標誌性建築,不過她給我的第一視覺印象不算好。它建於差不多100年前,哥特建築的風格很明顯,但是一眼望去,100多米長的正麵的裝飾性雕塑顯得零亂,缺少哥特建築應有的莊嚴大氣。不遠處的聖母教堂,洋蔥頭尖頂,數百年來一直是慕尼黑城內最高的建築,市議會立法曾規定新建建築均不得超過她,不過據說該項法規後來已被廢除。教堂內部的裝飾相當簡樸,除了屋頂稍有調琢,立柱和牆基本毫無修飾,沒有經典哥特式建築常見的精巧小雕塑。
慕尼黑主要的景點都在瑪麗安廣場周圍,很快就轉完了。原計劃是去郊外的寧芬堡,但看過的幾個建築讓我們失去了興趣,不再想去。
轉過幾條小巷,來到著名的皇家啤酒館。一進去,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店堂空間開闊,風格簡樸,桌椅是美國公園裏常見那種的木製長桌,連著木製長凳,服務員個個身穿巴伐利亞民族服裝,往來穿梭,十分忙碌。店堂中間,六名同樣身穿民族服裝的男子組成的樂隊正在興高采烈地演奏著一曲巴伐利亞民歌。每個進來的人,很難不被這種歡樂的氣氛所感染。
坐定,點菜很迅速,因為來這裏的目標很明確:啤酒,豬肘。等酒菜上齊,發現啤酒點多了。他們有小杯的,我們不知道,沒跟服務員提,結果上來的是兩大杯,也就是兩紮。一杯是當地最受歡迎的Helles;另一杯是慕尼黑黑啤,度數稍高,香味醇厚。我先嚐了一口Helles,清涼,口感不錯,有股淡淡的麥芽香,是我喜歡的那類。於是,放開一切,開懷暢飲!
大塊吃肉,大杯喝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真是一次享受。
老婆喝不了太多,隻喝了一小半黑啤,我包辦了剩下的半紮。一紮半喝完,頭開始發暈,不過影響不大。享受美食佳肴的過程中,樂隊也漸入高潮,樂手們玩到高興,載歌載舞,更有一些顧客借著酒興同舞起來。
快樂的時光總是飛快,不知不覺,豬肘隻剩骨頭,酒雖未盡但已無法再飲,於是結賬,打道回府。好在地鐵站不遠,雖然頭重腳輕,但沒醉,一路飄忽著回到酒店,倒頭就睡。再掙開眼時,已是第二天清晨。
Day 9: 新天鵝堡
這天的行程是去富森(Fussen),天鵝堡所在地。
來德國兩天,三來二去已經記住了一個挺長的單詞Hafenbahnhof,簡寫作Hbf,意思是中央車站,我們所有的行程都要先在此轉車。車站內部空間巨大,不僅有30多個站台和鐵軌,更有為旅客服務的眾多小店鋪,從餐館、超市到禮品店、銀行,一應俱全,基本就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小型購物中心。雖然店鋪林立,但從上到下幹淨整潔,令人感覺便利舒適。
再乘地鐵,仍然和昨天一樣無人檢票。但我在地鐵車廂裏看到一排文字,同樣內容用德英法三種語言各印一次。文字大意是如果被發現無票乘車,將處以80歐元罰款。不僅如此,我聽說除了罰款,逃票者的信用記錄將會被記上一筆,會影響他(她)將來找工作、申請貸款或者其它需要查信用記錄的事。
做攻略時,這一程的來回車票早已買好,但是兩個月前收到德鐵(DB)的email,說由於道路修理,這趟列車的行程或許會有變化或者被取消,以車站通知為準。我拿著打印車票來到一個小問訊處,裏麵的一位年輕人很耐心地給我說明了如何轉車,並且打印了一張詳細的行程圖。有此圖在手,一切不再是問題。
富森在慕尼黑的西南方,已進入阿爾卑斯山區。火車前行中,外麵的景色逐漸生動悅目起來,常能見到大片大片綠地上悠閑地躺著幾間民居,深瓦白牆,二層伸出一道木製走廊,廊簷掛滿一排各色鮮花。遠處偶爾會閃過教堂的尖頂,大部分是洋蔥頭樣式。再遠處則是氣勢巍峨的山,山頂霧氣繚繞、神秘莫測。
到達富森,下火車搭公交。這一批下車的遊客都是同一目的地,跟著大部隊走就行。公交車前行沒多久,已能遠遠望見坐落在半山腰的新天鵝堡。
拍攝新天鵝堡最理想的位置是瑪麗安橋,我們來得不巧,瑪麗安橋正在大修,關閉了。新天鵝堡位置絕佳,從其它不同角度拍,效果都不錯。
提前做攻略有個好處,是有足夠的時間處理某些意料不到的情況。新天鵝堡每天對入堡的遊客數量有限製,遊客分批由導遊引導入堡,基本上每15分鍾一批,每批遊客數量有最高限額。遊客買票時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入堡時間段。如果錯過了時間段,無論來得太早或太晚,都進不去。
我預定新天鵝堡門票的時間,距離我們八月份的行程還有三個月,在網上預定,過程很順利。我收到的確認信息裏,包括一個確認號碼,和我選的入堡日期和時間(下午13點15)。我必須在這個日期內,12點15之前到售票處取票。一個月後,如前文提到,我收到德鐵email,說去富森的線路有可能變化或取消。因為對何時能到富森沒把握,於是我給天鵝堡的客服去了封email,想把預定的入堡時間改為下午2點50。我等了三天,沒收到任何回複,於是再發email去問,這次當天就收到了回複,說除了預留給零售的票,這一天所有的預約票已全部售出,時間段都已經排滿。看來我嚴重低估了天鵝堡門票的緊俏程度。
我寫了封自認為言詞懇切的email,解釋了情況,希望他們能理解並通融。還不錯,我第二天收到確認email,裏麵是更改了的入堡時間。
天鵝堡除了本身就是風景,也是一個看周圍風景的絕好位置。湖光山色,田園牧野,我們在這裏拍了許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