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正文

評《金陵十三妖》

(2012-01-01 19:18:34) 下一個

各位沒看錯,我也沒寫錯,題目裏寫的是“十三妖”。 

讓我先深吸口氣,HOLD住即將發射的子彈,說兩句寫在前麵的話。作為老張的同鄉,我對這位鄉黨入行以來的作品一直持寬容態度。我的這份寬容當然不僅是因為同鄉的緣故,更是因為老張作為一個電影人,在我眼裏是出色的。無論是他擔任攝影、主演還是導演,他給電影所帶來的是一種品質-----或者是影片人物的品質,或者是畫麵的品質,或者是精神的品質。正因為我的這種寬容,在別人看來《紅高粱》也許有些暴露醜陋,但我看到的是一種西北漢子獨有的敢愛敢恨的陽剛之氣;《英雄》也許有些歌功頌德、粉飾太平,但我看到的是國產電影裏迄今為止最歎為觀止的影像效果,僅憑這點,二十年後還它仍然會有生命力;《滿城盡帶黃金甲》也許有些裝修匠氣息,但我更願意理解成這是老張為對付盜版的無奈之舉。 

老張之前的每部電影,我即使有批評,也對影片在整體上持肯定態度,直到本片的出現。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對影片的整體印象就兩個字:妖氣!我沒想到,小說原著的作者和老張竟然有本事把這麽巨大的民族浩劫、如此沉重的人性災難,與十四個嗲聲嗲氣、搔首弄姿、尖酸刻薄的風塵女子扯在一起。這樣的牽扯,是對烈士錚錚鐵骨的刻薄,是對堂堂正氣的褻瀆。 

請原諒,這個帽子也許有點大,那不是我的本意。我完全不是個隨便亂扣大帽子的人,但前麵那番話,是我看完該片後的第一心裏感受,一個字都不差! 權衡之下,我還是決定把它們說出來,否則無法準確表達我的看法。 

其它更多的難聽話就算了。不過是一部電影,大可不必如此正義凜然,也不會有人願意聽。反正如今國內娛樂界人妖不分早不是一天兩天。在小沈陽的走紅之前,就已經開始多年了。 

回到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搭起整部影片框架的情節主線完全令人無法理解。十幾個風塵女子,為了解救十三名女孩子,自願代替她們去參加前途未卜的宴會。誰來告訴我,她們為什麽這麽做? 舍己救人也得有個理由啊。民族大義?拜托!她們不是去炸日本人的碉堡坦克,也不是去和日本人同歸於盡;姐妹之情?她們認識這些女孩子不過兩三天,而且即使同處一個屋簷下,大部分時間也不相往來,各是各的世界,她們哪來的動力去替同是女人的別人去赴湯蹈火?不互相耍小心眼就算對得起老祖宗了;舐犢之情? 她們似乎沒一個結婚成家的,更別說有孩子了;天生的母性?勉強靠點譜。但是十二個人都無一例外地在生與死的時刻發揚母性光輝,就跟全都被X輪功洗過腦一樣步調一致。這樣的情節不管別人怎麽看,對我來說,盲人做竹筐,你就瞎編吧。 

大的框架尚且如此,主創者在細處的不上心從頭到尾都有。 

影片開場那段戰鬥的戲,明顯借鑒甚至照搬(從二樓炸坦克那段)了Saving Private Ryan裏最後的那一大段守橋戰鬥裏的某些段落。借就借吧,你倒是好好學學人家是怎麽請教軍事顧問的。可瞧瞧本片,日軍士兵在兩側密集跑火下,一隊人馬竟然連隱蔽都不找,直挺挺站在當街朝兩邊射擊。 

十三釵中的一個,與重傷小戰士的戲份和對白,做作虛假到讓人以為在看初中生演瓊瑤劇。同一個釵,為了讓小戰士聽琴偷偷跑出去取琴弦的情節,更是暴露出設計者自認為情感豐富其實一腦袋漿糊的現實,編劇水平之低令人吃驚。老張竟然說這是他當導演二十年來碰到的最好劇本,是嗎?!那算我眼拙吧,我是一點沒看出來這樣的劇本哪一點比〈活著〉好。 

全片敘述節奏拖塌,推進故事的全部情節加在一起,不超過90分鍾,其餘時間被旗袍、調情、吳儂軟語、江南小調所占據。 

不理解內心裏一向硬郎的老張為什麽會喜歡這樣一個沒有筋骨的故事,也沒弄明白這部看上去成本不算大的製作為什麽竟然花了六億?Bale簽約本片的時候還沒得奧斯卡,片酬不算高;片中作為主要外景的那片廢墟加教堂,怎麽看怎麽象是〈南京!南京!〉裏用過的同一處,不用新建,因此除了租金外,幾乎不花多少錢;坦克、軍火、武器這些,數量並不大,而且都是租來的。剩下的還有什麽?其實同樣的懷疑我在看《三槍》的時候就有過,難道多報製作預算就能少上點稅嗎? 

看本片前,我在新浪上讀到一篇影評,作者認為本片是老張15年來最好的作品。這個評價在我這裏隻需要改幾個字:本片是老張入行以來最差的作品,沒有之一。影片從內容到風格,實在太符合某一類女人的品味,是那類衣食無憂,不知國仇家恨為何物,卻偏偏喜歡在國仇家恨裏弄出點小資情調的女人的品味。看來老張真的老了,得補點男性荷爾蒙了。 

最後,不得不多說兩句別的,隻因為影片涉及到抗戰。 

影片裏那個什麽“慶功會”,根據影片裏的邏輯,應該是日軍高層張羅的。如果如此,在這樣級別的公開宴會上會發生什麽對日軍來說顯得不體麵的事,我個人持謹慎的保留態度。這當然不是在為日軍開脫,南京發生的浩劫在那裏擺著,他們犯下的罪惡誰也替他們開脫不了。但是,影片裏的這種情節設置與我讀過的一些曆史資料不符合。我看過幾本有關日本人占領菲律賓那段曆史的記述,作者有日本人也有澳大利亞人。根據書中的記載,日軍在占領菲律賓後,占領軍司令部也開過一次所謂“慶功會”,與會者除了宴會侍者外,其他全部是日本人,所有娛樂項目也都是日本的傳統節目,表演者也都是日本人。 

這樣的情節,更象是創作者為了刻劃日軍的殘暴而想象出來的。這就涉及到我一直的一個看法,這個看法我曾經在評論薑文的〈鬼子來了〉,陸川的〈南京!南京!〉,包括更早的吳子牛拍攝的〈晚鍾〉的時候,提到過,這裏不得不再次重提:恨敵人不是這麽個恨法。 

前兩天看〈鏘鏘三人行〉,中文流利、對中國一直態度友善的加藤也坦率地說:日本從來不承認中國打敗了日本。如果對手根本不承認你打敗了他,我們憑什麽期待他們會道歉? 

真正打敗日本,包括其他任何敵人,不能靠文學作品的意淫,不能靠祥林嫂式的哭訴,不能靠憤青們的文革式語言,也不能靠混凝土堆出來的“雞的屁”。靠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做好自己的事,不偏激不狹隘,尊重自己的同胞,同時在心裏為我們的民族英雄們也建一個神社,到每年815號的時候去祭拜一下。

 影片裏有這樣一個場麵:為了炸毀一輛日軍坦克,一名國軍戰士身綁炸藥,其他六名戰士用身體給他當掩護。不要以為那樣事隻發生在遙遠的抗戰年代,類似的事情三十年前在中越邊境仍然在發生。如果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讓將來的戰場上,這樣的事情永遠不再發生,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iaocao00 回複 悄悄話 I truly agree with you.本片是老張入行以來最差的作品,沒有之一。影片從內容到風格,實在太符合某一類女人的品味,是那類衣食無憂,不知國仇家恨為何物,卻偏偏喜歡在國仇家恨裏弄出點小資情調的女人的品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