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最牛釘子戶:頂撞蔣介石決不搬家

(2011-05-24 10:48:22) 下一個





周順房故居保存至今

中國的媒體最近被一個號稱重慶最牛的釘子戶的圖片和文章炒得沸沸揚揚,其實,釘子戶的故事在中國從來就不稀奇,早在國民政府執政時期,就曾有一名釘子戶——此人頂撞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國民政府的第一把手蔣介石,此人堪稱“第一牛”的釘子戶。

蔣介石擴建豐鎬房

在蔣介石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鎮三裏長街上,有兩處蔣氏遺跡,那便是玉泰鹽鋪和豐鎬房。雖然蔣介石生在玉泰鹽鋪,但在蔣家分家時屬於蔣介石房產的卻隻有豐鎬房。

“素居”是蔣家祖宅,與玉泰鹽鋪相距約五百米,為一幢二層小樓,有房十餘間。蔣介石的祖輩有三兄弟,屬“斯”字輩,依次取名為斯生、斯水、斯千,起房名依次為夏房、商房、周房。斯生子名肇餘,斯水無後,斯千生二子,長子肇海,嗣於斯水,次子肇聰,承接自己的香火,三家房名依舊。

蔣介石的父輩,肇海無子,肇聰生有介卿、介石二子,於是以介卿過繼給肇海,為夏房,介石繼承周房。蔣介石之弟瑞青出世後,周房又一分為二,名豐房、鎬房,乃取周文王建都豐邑,周武王建都鎬京之意。瑞青天亡後,合稱豐鎬房,由蔣介石獨撐門麵。以前人們常說蔣介石很早就有帝王思想,竟不知,在取名豐鎬房時,蔣介石才虛齡十歲,因此,這隻是人們在望文生意了。

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蔣介石已經掌握國民政府的大權,便有想法對豐鎬房進行擴建。但風水先生曾說,這大門的位置和高低、大小恰到好處,若是稍加改變,恐會引起宅第龍脈的動蕩。因此,為擴建豐鎬房宅邸,蔣介石特地在溪口上街新造了樓房,動員原住在豐鎬房周圍的蔣家同族人家遷居。

釘子戶頂撞蔣介石

當時的蔣介石意氣風發、衣錦還鄉,正準備大興土木,擴建豐鎬房。原計劃遷走附近的26戶人家,而實際上僅遷走了25戶,剩下旁邊的周順房沒遷,如今仍豎立在豐鎬房一角。

這周順房是何許人?原來,他與蔣介石都是兒時的小夥伴,自小“出屁股打交”,所以並不把蔣介石看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大人物。他接到拆遷的通知後,曾放出風涼話說:“瑞元(瑞元是蔣介石的小名)當皇帝了,他讓我搬,我不得不搬……”但卻執意要讓蔣介石親自來說。蔣介石聽後歎了一口氣說:“遷不遷由他去吧。”

手握大權的蔣介石很熟悉這位鄰居的脾氣,拿他沒有辦法。所以,周順房沒遷,而豐鎬房也就被逼凹進去了這一角。於是,有人調侃地說,這周順房應該算得上是全國最大的“釘子戶”了。

如今,這家餅店打起了牌號“蔣氏鄰居——周順房餅店”,七十多年了,到今天還釘在那裏,豐鎬房也因此被逼凹進去了一隻角,有人稱它為“民國第一釘子戶”,實在是當之無愧。

轉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011/01/43414_802392.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