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皮箱將軍:夏鬥寅,靠撿錢起家的陸軍上將

(2011-02-03 08:35:53) 下一個

夏鬥寅1885年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東木區擱般山村夏家垸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夏鬥寅的父親是窮苦農民,在兒子出生後不久,突然病故。母親梅氏白天上山拾鬆枝做燈火,夜間幫人織麻紡線,為鄉鄰縫補漿洗,納鞋搓衣,賺得少許錢糧供夏鬥寅上學讀書,維持生計。

夏鬥寅13歲時母親又抱疾離世,他生活困窘,學費無著,15歲的他背井離鄉,浪跡至武昌,入湖北武昌一所普通學校半工半讀,加入了同盟會,畢業後考入湖北新軍三十二標隊從軍。由於身高貌正,當了標隊官。隨後又任大隊隊副,參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後,夏鬥寅經人介紹到湖北陸軍第一師任職,該師師長石川星積極響應孫中山“護法”運動,在沙市宣布獨立。

當時正是軍閥混戰期間,由於夏鬥寅從軍後英勇善戰,擁護孫中山,深得石川星賞識,並提拔他擔任工兵營營長,可是不久湖北督軍王占元令吳光新部剿滅石川星,兩軍對峙於宜昌磨盤山,經過一周激戰,石部全軍潰敗。

夏鬥寅騎馬星夜向沙市逃奔,途中,見一水田中有一口大皮箱,他與一貼身衛兵抬到田邊打開一看,竟是滿箱鈔票,於是他將大皮箱搬上戰馬,徒步護行。石川星部殘兵紛紛自沙市渡江而逃,夏鬥寅靈機一動,扯起了一塊紅布做團旗,並大呼:“跟我走吧,我這裏有飯吃?”潰兵見團旗高舉,以為部隊長官仍在軍中,便緊跟團旗行進。走到公安縣,夏將團旗插在要道口,招兵買馬,聲稱他奉命收容部隊,開箱發餉。在湘鄂邊界成立了武裝,並由此而發跡,人稱“皮箱將軍”。

他在安徽、湖南、江西、上海、河南等地打了不少大仗,大革命時期,賣力鎮壓工農運動,引起了蔣介石關注。1928年蔣派人攜帶數十萬元現金和許多慰勞品,慰勞夏軍,將其部隊編入陸軍第十三師,委任他為師長。不久蔣又擴軍十三師,編為十三軍,夏任軍長。此時,武漢政府所統率的唐生智部與蔣介石有矛盾,唐生智也拉夏共同反蔣,任命夏為“護黨救國軍討蔣前敵總指揮”。

夏即在信陽召集全軍幹部會議,當眾宣布蔣、唐雙方的任命和任務,征詢部屬意見,部屬一致主張擁蔣反唐。會後,夏鬥寅令工兵營將平漢路信陽北麵鐵路大橋炸毀,部隊投入反唐戰鬥,蔣看夏鬥寅有“助己滅異”之舉,急令其嫡係部隊四個師,日夜兼程北上,歸夏鬥寅統一指揮,於是討唐之戰在河南確山展開。苦戰半月,夏鬥寅終將唐生智部全部擊潰,並俘虜官兵二千餘人,繳獲大量武器。此後,夏又奉蔣之令,率部沿津浦路北上,在山東曲阜與閻錫山兩個師、一個炮兵旅,苦戰月餘,將其一舉擊潰,動搖了閻錫山稱霸津埔、挺進中原的野心,為蔣介石收編閻錫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夏鬥寅備受蔣介石的喜愛,與其結拜為兄弟。

1934年,夏鬥寅登上了湖北省政府主席的寶座,不久又封為上將總參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夏鬥寅在湖北招賢納士,廣集宏猷,自行設置了一個“省政設計委員會”,專致“強省富民安內攘外事宜”。然而,事未成氣候,蔣介石有所察覺,便親自派人查封扼殺,還懷疑夏“居心叵測有野心”,對他放棄剿共,“異想天開”大為不滿。抗戰時先將他調往四川成都,讓他掛著成都行轅上將總參議的頭銜,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使他積極主張抗日的思想無法伸展。他曾多次請戰抗日,馳援“台兒莊”協同李宗仁,均被蔣介石以“大局為重”婉言拒絕。

抗戰勝利後,成都行轅撤銷,夏由四川回到武漢,蔣介石密令他為“中原剿共總司令”,讓他繼續反共,秘密籌劃全麵內戰。夏鬥寅借故身體有病推托,在武漢經營他的東湖農場,試圖擺脫蔣介石。1949年,武漢解放前夕,夏鬥寅參加了地下黨領導的“救濟委員會”籌建工作,在布告上簽名擁護共產黨。同年5月,解放軍攻克武漢,夏鬥寅任武漢治安委員會委員。蔣介石利用軍統特務人員恐嚇夏鬥寅,“共產黨不會容留劊子手,蔣某人也不想失去大將軍”,讓他自酌。此時的夏鬥寅內心非常矛盾,自悔過去反共,心中恐懼難安,同年7月夏鬥寅跑到台灣。

到台後,蔣介石不但不給他薪水,還揚言要查辦他“通共行為”。夏鬥寅不得不連夜跑到香港。從此這位國民黨高級將領流落在香港以看相算命為生。

兩年後的1951年他死在香港。



“皮箱將軍”夏鬥寅一生趣聞軼事

一例:“賠了夫人又折兵”。夏的二姨太王錦蘭,貌美如花,善觀顏色,得夏專房之寵。夏鬥寅為博得王錦蘭的喜愛,每月在她身上花的大洋數以萬計,還將珍奇珠寶、銀行存折盡數交與她貼身保管。

1930年底,國民黨的組織部長朱家驊來武昌巡視,夏鬥寅家大罷宴席。

不想,王錦蘭和朱家驊借此機會,勾搭成奸。不久,王錦蘭席卷了夏鬥寅的珍奇寶物和外國銀行百萬元之巨的存折私奔,朱家驊密室藏嬌,兩年後,朱家驊與王錦蘭正式結婚。

新聞傳揚,世人皆知,令失去美人及錢財的夏鬥寅丟盡臉麵。夏憤恨萬分,可是朱家驊勢大權重,夏鬥寅奔跑何他不得,隻好找到蔣介石,希望他出麵幹涉。

蔣介石撇請說自娶宋美齡之日起便成為了一個基督徒,標榜 一夫一妻製。

朱家驊,蔣的同鄉,浙江吳興(現湖州)人,留德博士,當時國民黨教育部長,為蔣平日所看重的文人,蔣自然不會為了夏鬥寅傷及他與朱的情誼。

於是以官樣文章回夏道:姨太太本屬婚姻外之事物,(政府目前雖無明令禁止,但)不屬於國家法律保護之範疇雲雲。

1930年底,蔣介石親臨武漢成立鄂、湘、贛剿匪總司令部1931蔣便以“剿匪”前線兵力不足,將夏所率之部調離武漢,夏既為主席不能隨軍行動,實則削去了他的兵權。

夏鬥寅部屬萬耀煌取代夏鬥寅,被提升為第十三軍軍長,率夏所屬第十三軍,參入對大別山地區的紅軍的 ,並且立下戰功,受到蔣的寵信。自此,夏的軍權喪失,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例:“跪求龍王開恩”。1931年,武漢發大水,夏鬥寅奉命防洪救災,身為武漢警備司令的夏鬥寅麵對滔滔洪水曾向葉蓬誇口:怕什麽,洪水進來了,買十幾台抽水機就可把洪水抽出去!等到漢口丹江口等處進水時,他這才慌了手腳。

當時,漢水入江口北岸(今武漢市水上運輸公司碼頭)曾經有一座龍王廟,每年的夏秋兩汛,香火特盛。

1930年,漢口市政府工務局為了修建沿河馬路,拆除了這座廟。

第二年三鎮大水。有人說:拆了龍王廟,惹得龍王爺發脾氣。向來迷信的夏鬥寅自覺無力回天而別出新裁,舉行龍王爺祭祀儀式,求神為民消災禳禍。

他在漢江岸旁的龍王廟舊址,陳設香案,焚香燃燭,向江心三跪九叩,祈禱龍王爺保佑,退去洪災,以此向民眾表達他慈悲為懷的心思。由於不采取有效措施,後來,非但洪災沒有退,還愈演愈烈。

三例:“結緣 寶通禪寺”。“武昌諸刹第一” 的寶通禪寺在民國時期,飽受戰火所累,其寺內建築和文物年久失修並屢遭損害,寺院房產被大量侵占和挪用,僧眾的正常生活也無從保證,方丈問賢法師在萬般無奈之際,以同鄉關係求助於夏鬥寅。

夏欣然大力扶持,給予了寶通禪寺各方麵的支持和援助,拓建山門數十裏,寺廟的範圍,東至陸軍醫院(現廣州軍區總醫院)西瀕施洋烈士墓邊,南臨缽孟山(現武漢鍋爐廠),北到洪山北麓,山門設於嶽王台(現傅家坡附近)。

至此,寶通禪寺規模宏偉,香火旺盛。每逢清明,寺內全體僧眾一行六十餘人列隊出外采界周遊轄地 。其廟產巨大,成為當時武昌縣的三大財主 即黎元洪、陳南、寶通寺 之一。

寶通禪寺由此“中興”。現寶通禪寺設於傅家坡附近(原名嶽王台)的山門就是夏幫助新建的。

夏還曾在寶通禪寺設立“千僧齋”,賑濟受災年月的善男信女,以求得民眾對己的好感。

凡到會者每人發給銀元一元、毛巾一條,這是“財施”。另發《法供養》一文這叫“法施”。夏的《法供養》一文,殺氣彌漫,對千字的解釋耐人尋味:一是歌頌功德圓滿。

“千,圓滿義,究竟義,無量義。”二是張揚武力。“央掘羅斷千人頭,唯斷九百九十九煩惱命根,而不斷如來慧命。斑足王取千王頭,唯取九百九十九生滅結使。而不取普賢本體。文殊攘臂四顧,大聲唱言:我欲殺盡世間一切眾生,揮砍十方一切如來,座眾駭然,佛稱善哉!而所殺所砍者,不止百千,乃至無量,賢劫千佛,我在其中。”三是宣傳慈悲為懷。“佛在因地,為求法故,舍一身而燃千燈。觀世音現千臂千眼像,滿其大悲本願,乃至千世界、千王子、千葉、千釋迦,文例如是,是名為千。”

四例:“風水年省主席命,僅曆時月”。在夏有了升達後,他老家麻城縣的士紳們逢迎他說“將軍的光宗耀祖,是因祖塋得龍脈之氣”。

夏鬥寅因而大修祖墳,在思想上也醉心陰陽堪輿之說。他就任省主席之初,立即禮請堪輿家查看了湖北省政府原址(清朝藩台衙門)的風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