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朋友放棄移民美國

(2025-09-20 08:06:52) 下一個

有人辭官歸故裏; 有人星夜趕科場。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關於人生的標準答案。沒有最好,隻有最合適。 網上經常有人說“潤”。 我的鄰居中有“潤”出來的,以後我會寫寫TA們的事。 今天先寫個另類。 

現在中國的中產或以上的階層,想“潤”的大多是為了孩子;可能也有想逃的貪官汙吏。 早在2003年我在美國認識了一位上海來念研究生的男生。 小夥子高高大大。因為我們幫了他一個忙,他堅持請我們夫婦到中餐館吃飯,還送給我家娃爹一把劍。 我在國內上大學時練過太極劍,很高興地收下了。 

吃飯的時候我說,你能出國讀研,還有全額獎學金,肯定很開心吧? 沒想到他說,我們同學中公認的第一檔好出路是考上公務員,或進央企/國企; 第二檔是進國內的大公司;我這種隻能算第三檔。 他說他的同學們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又在上海大城市,喜歡留在上海。

我當時吃了一驚,想起“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這句道家俗語。90年代我出國的時候出國熱還是挺高漲的,能出國被大家羨慕,是公認的好出路。我自己就放棄了留在北京一流高校,帶薪讀博的機會。 

2005年我第一次經香港去深圳看房子,有點明白了上海小夥的意思。當時的深圳升騰著一股朝氣。 深圳的朋友說,你要不努力趕上這趨勢,現在回來還算一個小款,五年之後也就一小康,再過五年回來你就一中產了。 2020年初我回中國, 在一線城市可不就是一國內中產的水平,還是土了巴唧的一中產。

而我北京的朋友, 就是在這15年期間放棄了移民美國的綠卡的。朋友申請移民時孩子剛上初中,她不想去拚也沒時間去拚各種補習班。 為了讓孩子能有個好大學上就申請移民了。她問我這事,我告訴她不用通過北京那些中介花沒必要的錢,我比那些人靠譜可以幫她。因為我就是自己申請的綠卡。

朋友在北京準備了所有的文件,我在美國幫忙審看資料和申請。我知道流程,身邊也有律師可以谘詢。 準備英文材料更沒有問題。 用不著迷信律師。 律師收很多費用不說, 也沒有自己人上心,朋友是通過她在美國的哥哥申請非直係親屬的第四優先 F4 綠卡。

我當年工作後給自己申請的是特殊人才 eB-1 第一優先。 材料遞交後綠卡隻等了幾個月,OPT 都沒用完綠卡就下來了。 朋友在美國的哥哥曾經是我的老師,出國早是通過6/4拿到的綠卡後來入籍的。 沒想到朋友這個綠卡排隊等了N多年。 孩子高中畢業考上了一本,綠卡還沒排到。

這期間朋友的公司趕上了中國經濟大發展的浪潮。業務飛速發展,真是做大了。 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綠卡還沒排到。因為申請美國學校申請簽證填表就要回答是否申請過美國移民, 比較麻煩。 孩子聯係到英國念研究生去了。我總算接到了美國移民局的信。 綠卡申請通過了,需要再準備一些材料,然後到中國的美國大使館麵試就可以赴美了。

朋友公司那時做項目走不開,賺錢仍在熱火朝天中。 顧不上準備材料,就讓我替他們申請推遲一年。 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一連推遲到了極限的三次,他們終於決定放棄了。 孩子是獨子,也不想留在國外發展。也是,家裏有資源還有那麽大的產業,孩子又不傻。 而且孩子那時已經超過了年齡,不能在跟父母一起移民了。

像我們這樣大學畢業就到美國來的,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 即使如此很多人其實還是混中國人圈,社交就是混很多中國人的教會。 看看一開 party 那些中國食物就知道了。 朋友這樣在中國生活了半輩子的,自己做公司起家,資源很多,豐富的生活充滿活力,確實會不習慣移民的生活,他們到英國去體驗了好幾次, 好山好水好寂寞。

放棄與留下,都是選擇。有人渴望遠方,有人珍惜眼前。前些天城裏有文章說移二代兩個年輕人要“移民”去中國,也有冷嘲熱諷。 一些人生長在困難時期,可能有偏見,思想還停留在30-40年前中國的貧窮中,大米白麵雞蛋肉都不能盡情吃的印象太深。 個別人還是意識形態為主導,這其實正是被GCD教育/洗腦的結果。

也不排除有人的嫉妒或酸葡萄心理,優越感沒有了。其實人生首要是自己和家庭生活是否開心。上世紀出國時有多少人是立誌改變中國的政體呢? 絕大部分還不是為了追求好生活。有房住有車開,賺錢存錢,雞鴨魚肉、遊山逛水。看看多少人為了五鬥米,放棄自己的專業而去挨踢寫碼就知道了。 你說是為了民主自由,蒙誰呢。 

人生的選擇,從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隻有最適合自己的路。 有人向往遠方,有人守住眼前。每條路都走得辛苦,每條路也都自有風景。朋友放棄移民,並不是退縮,也不是喜歡國內的政治管控,隻是權衡利弊,對自己最真切的認同。世事浮沉,最終我們都要學會接受:哪有“最好”?從來隻是“最適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這位朋友經常對國內的一些事不同意和發議論,但是不妨礙她和她丈夫選擇了留在中國。也許在英國的經曆讓她們了解了留在美國意味著什麽。 @海風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問好海風姐。 謝謝臨帖留言。 說得對w哦, 自己舒服開心就好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希望偏激思維的人, 不是用同樣negative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否則家庭生活怎麽能幸福呢? 如果老是那樣唧唧歪歪的, 在職場和社會也好不了啊。 @初春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初春時節' 的評論 : “總而言之,今日之中國跟三,四十年前的中國大不相同了。”, 是的。 可惜總是有人用老眼光看中國, 總是挑陰暗麵然後放大。 當然中國確實有問題, 但在美國/海外待了這麽些年,還沒學會positive 地看問題, 看不到進步, 隻看到毛病, 顯然是思維還是老一套。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就在這時突然回國了,去了蘇州,也是男主人的老家。現在在蘇州的一所大學,教授,博導,主任什麽的,偶爾還有聯係,感覺他們對回國的決定很感欣慰。‘, 那肯定的。 在這邊就是打工, 在那邊他是有權力的人。 能理解。 @初春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初春時節' 的評論 : 謝謝臨帖留言並分享。 你認識的這位估計等煩了。 綠卡140也不知多久才能排到485. 現在據說越來越長。 我那時候還是挺簡單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初春時節' 的評論 : 給初春上茶。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不盲目隨大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就好。
初春時節 回複 悄悄話 類似作者朋友(放棄綠卡)這樣的人,我也認識一位,他一家三口在美國生活了約10年,2009年又添了一個兒子(大的是女兒,在中國出生)。這時他的綠卡140已經獲批,正等待485。但就在這時突然回國了,去了蘇州,也是男主人的老家。現在在蘇州的一所大學,教授,博導,主任什麽的,偶爾還有聯係,感覺他們對回國的決定很感欣慰。
總而言之,今日之中國跟三,四十年前的中國大不相同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因為那過道裏也是以水晶吊燈。 開燈就是花裏胡哨的光影。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那把劍被我家娃爹掛在一個走廊裏,那裏比較黑。 可是開燈又有影子。 所以就那樣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這篇都是原創圖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