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個為了教職瘋狂了的人

(2025-04-07 08:26:32) 下一個

那年,初夏。 中國的網絡又暴起了。 我這次回中國, 和上海複旦大學的朋友聯係, 還說起了這事。 朋友是85後,在中國得到博士學位後, 參與了美國國家實驗室的大型實驗。 我在伯克利 LBL 做研究時的老師, 正好成了那個實驗的領頭人。

老師非常欣賞朋友的才華。 他工作的中國團隊都表現的非常優秀, 他在實驗中也有重要的發現, 被美國國家實驗室推薦,得到了全美青年科學家獎。 這個獎項每年隻有一個人可以得到, 全世界的年輕科學家都可以競爭。 

美國國家實驗室想要朋友去做研究員,他可以留在美國, 但他拒絕了。說自己的根在中國, 實驗做完了就回國去了。 2020年1月我回中國去了台灣,在上海和他、後來還和他的家人再相聚。 那時他已經是複旦的教授了。

朋友在中國上的大學,我也非常熟悉。 他在美國做實驗的兩年,我們經常聚會。 這次他又邀請我們去上海,不過我真是沒有時間,“就在網上聚聚吧”。 網聚甚歡。 結束前我問他是否知道複旦數學係的薑文華事件。

他說知道的。 那件事在中國的網絡和文學城都掀起了一陣風暴。 薑文華也是80後。 2021年39歲,比朋友大好幾歲。 薑是新澤西的州立羅格斯大學2009年畢業的數學博士,後來在美國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工作,網上流傳他在美國談的中國女友也沒成。

薑文華在美國得到博士學位後,在 NIH 做了兩年博士後。 2012年海歸, 先在蘇州大學三年, 合同期滿沒有續約,2016年進了複旦。 2019年3年聘期滿,考核未合格, 複旦不再續聘。 之後每年簽一次合同,又在複旦工作了兩年。

當時中國很多大學和美國學,采取“非升即走”的學術機製, 5年聘期得不到終身教職就要走人。 結果那年暑假前,知道下學年不能在複旦繼續工作的薑文華瘋狂了, 用刀殺死了複旦數學科學院的的黨委書記王永珍。 之後在殺人現場等待被捕, 並承認自己殺人。

這個案子在2023年5月一審,朋友說直到去年才宣判。可見還是很謹慎的。我搜索看到了判決書。 薑文華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被告人薑文華限製減刑”。 “限製減刑”不知是不是終身監禁的意思?

中國的法律,死刑緩期兩年是從宣判之日算起。 一般在兩年內如果沒有再犯罪, 可以減成無期徒刑。 再之後如果“表現好”, 可以減成有期徒刑。 兩年內如果另有故意犯罪,經查證屬實,由最高人民法院複核,可以執行死刑。

中國高校現在的終身教職, 特別是大城市的好大學, 競爭激烈。 其實美國也一樣。 很多博士都拿不到終身教職。 如果碰上執拗的人, 就可能發生慘案。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在薑文華案之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我寫過一篇 《被拒終身教職, 血腥殺人》 的博文呢。 

其實以薑文華的才幹, 如果他繼續尋求別的教職, 比如願意去邊遠地區的省份,不是執意要留在複旦, 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朋友說他們係有不少的博士後做了好多年也不願意去外省。 因為上海生活條件好,薪酬優厚。隻要導師有錢支持,就能一直做下去。 薑文華顯然不屬於這種情況。 

我家娃爹的一個手下印度博士, 前幾年應聘去了中國的蘭州大學。 其實也有中國人在美國的大學裏沒有終身教職,做博士後或實驗員,不也度過一生。退休福利還不錯呢。 薑文華鑽了牛角尖, 可惜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7)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是的,當時2021年大家多次討論。但不知如何判決,所以謝謝你的最新報道。當時竟有不少網友為該教授殺人暴行歡呼,令人費解。複旦的合同是 3 + 2 (或 3 + 3),然後一年評中級職稱,非升既走,源自美國的學術遊戲規則十分明確。第一個 3 年後有個中期評估,若考核不過,可以解雇。但在學術界,“解雇”有一年緩衝期,講好一年後不再續聘,所以實際變成 3 + 1 年。在複旦等中國大學,請到海歸不易,很多情況下(也是在這個案列中)又將再短期“破例”續聘一年,變成 3 + 2。作為資深係主任,我當時就,現在也認為複旦已經仁至義盡。所以我認為這個判決是合理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不過更優秀的學法律, 學經濟。 學物理的是不開竅的書呆子。 嗬嗬。 @藍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你說的是。 張朝陽也是 CUSPEA 考出來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在深圳, 也接觸過一些人, 因為改開成了了不起的企業家。 雖然沒有考大學。 但從農村走進城市。 我也很佩服這樣的人。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那個時候,很多人都靠著高考改變命運,特別是有著農村背景的年輕人。“, 是啊, 這是一條路。 不過不是唯一的路。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我也是想自己留個記錄。 我們都是幸運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做了分子。 嘻嘻。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2022f' 的評論 : 為什麽呢? 你咋對改革開放這麽大意見啊? :)
==“隻有改革開放才能培養出盧剛,孫衛東,薑文華這樣的大學生。”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80,90年代中國最優秀的學生學物理,張朝陽是佼佼者,李政道獎學金赴美。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孫衛東和薑文華都是複旦的。 複旦要負責任, 嗬嗬。 just kidding。 @22f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2022f' 的評論 : 哈哈哈, 你確定? 毛時代的大學生都不能出國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嗯, 突然想到張朝陽,李彥宏。。。 這兩位算啥呢 @藍蟹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京妞給的高考統計數據,記得那時有首歌,歌詞中有一句話至今還記得:“我們是80年代的新一輩。。。”那個時候,很多人都靠著高考改變命運,特別是有著農村背景的年輕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不過我還是覺得美國主要是為自己培養了很多人才, 想想這些年我們為美國繳的的稅。。。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也有沒拿到博士學位, 後來進了工業界的。 不過我Berkeley 的同學有幾個也相當不錯,公司上市那種。 誤入“歧途”的也有。 確實, 淨留在國外了, 好像沒有回去的。 @藍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是的, 我的同學中進HYPS的不少, 都幹的非常不錯。 當然像我這種打工的, 就嗬嗬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她可以考慮一下深圳的大學啊。 @dong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謝謝 dong 臨帖分享。 你侄女很厲害啊。 她會有很好的出路的。 香港大學很不錯。
==“我侄女在上海交大做了兩年博士後,也沒做上海高校拿到教職,現在去香港繼續做博士後。”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重要的是, 想進自己滿意的學校/專業不容易啊。
==“想進自己滿意的學校,隻能靠硬拚。”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2016年:報考人數940萬,錄取772萬人,錄取率為82.15%。
2017年,報考人數940萬,錄取700萬人,錄取率為74.46%。
2018年,報考人數975萬,錄取790.99萬人,錄取率為81.13%。
2019年,報考人數1031萬,錄取820萬人,錄取率為79.53%。
2020年,報考人數1071萬,錄取856萬人,錄取率為79.52%。
現在的錄取率很高了, 大部分都能有個學上。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2000年:報考人數375萬,錄取221萬人,錄取率為58.9%。
2001年:報考人數454萬,錄取260萬人,錄取率為59.0%。
2002年:報考人數510萬,錄取321萬人,錄取率為62.7%。 這時候逐漸開始要自費了。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1988年,272萬人報考,錄取67萬人。錄取率為24.6%。
1995年:報考人數253萬,錄取 93萬人,錄取率為36.8%。
1996年:報考人數241萬,錄取 97萬人,錄取率為40.2%。 後來越來越高了。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剛看了一下中國曆屆高考的錄取率。 改開後 77 - 79 屆的錄取:、

1977年,報考人數573萬,錄取人數27萬,錄取率4 .7 % 。
1978年,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錄取率6.6 % 。
1979年,468萬人報考,錄取了28.4萬人,錄取率為6.0%。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高考經曆, 幾乎是每個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的一步。 記得你講過你的高考誌願的事情。
==“記得我當年高考,也是拚盡了全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他之前都挺順的。 也許太順了。。。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康康這個新頭像漂亮。 是啊。 他被壓垮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還有矽穀那幾個清華殺妻的。 名校學生, 都自視甚高, 但情感上有缺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兩個都是悲劇人物。 盧剛是對同學有嫉妒之心, 認為自己收到不公平待遇; 薑文華也是覺得自己不能升級, 收到不公平待遇。 唉。 都不能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謝謝新林院分享這個案例。 盧剛是北大81級的,後來考 CUSPEA 到的美國, 都是天之驕子啊。 他是63年生人, 比薑文華大了19歲, 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中國的80後以後的孩子, 因為是獨生子女,相當部分就是很會享受的。 不能說是躺平, 但也不卷。 享受生活。
==“如果條件允許,躺平不是一件壞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是要學會放鬆。 前些年紅塵囂囂, 都想著發大財。 那時還不是很拚很卷。 @一講
f2022f 回複 悄悄話 毛主席時代就沒有這樣的大學生。隻有改革開放才能培養出盧剛,孫衛東,薑文華這樣的大學生。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為中國各行各業培養了許多精英人才,當然更多的是留在了美國!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真是鑽了牛角尖。我侄女在上海交大做了兩年博士後,也沒做上海高校拿到教職,現在去香港繼續做博士後。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記得我當年高考,也是拚盡了全力。不拚不行啊,那時候大概隻有20%的高中畢業生能上大學。我又沒達到保送的水平,想進自己滿意的學校,隻能靠硬拚。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事業和愛情都收到打擊,薑華徹底崩潰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覺得中國有人卷, 也有人躺平。 美國也一樣。 現在美國的學生多拚啊, 前幾天一放榜不是又有學生自殺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薑有數學才華。 高中畢業於複旦附中,然後進了複旦大學數學係。在複旦大學就讀期間,他與兩名隊友合作代表複旦大學獲得了2002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也因此得到了 複旦大學首屆校長獎。 這些可能使他對自己期望很高, 沒有達到就鑽了牛角尖。 @小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說的真好。 家庭的溫暖對一個人的成長也太重要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殺人還不是十惡不赦? 教義上怎麽說的?
==“刀下留人,此人沒有十惡不赦之罪,判的還是重了。”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另一個類似的案例:北大物理係畢業生盧剛,擊斃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係的多位教授,造成該校曆史上最大血案。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同意哦。 他可能是抑鬱了, 然後鑽了牛角尖。 不過他是80後, 估計是獨生子。 這一批人好的就特別好, 比如我複旦的朋友, 但是不會應對社會的也有很多。 @一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給一講上茶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現在中國就是一個字——卷,人活得累啊,心力交瘁,如果條件允許,躺平不是一件壞事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很多人才,最後都平凡一生,這是命吧~~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薑文華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被告人薑文華限製減刑”。 “限製減刑”不知是不是終身監禁的意思?
==============

刀下留人,此人沒有十惡不赦之罪,判的還是重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另外宣判的圖是我的截屏。 網上應該可以搜到。 似乎薑沒有上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本文照片均為原創。 但有一張是朋友照的。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