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桃桃始於中國的環球“移民”

(2019-10-05 13:31:59) 下一個

很多很多年前,我生長在地球上一個叫湖北宜昌的大山裏。  我是藤本植物, 我的藤蔓一出生就會盡量向高處爬去占領陽光。  我很調皮也很能幹, 我的植株可以在方圓幾十米尋找可以攀爬的高大植物, 一棵有時可以占領一片林子。

我的爸爸媽媽是雌雄異株,媽媽雌株的花裏雖有雄性和雌性花蕊,但雄性花蕊隻是擺設,產生的花粉不能孕育果實,必須依靠爸爸雄株花蕊上的柱頭花粉。爸爸媽媽鮮花盛開可以孕育時要有蜜蜂或其它媒介授粉。下圖獼猴桃花朵。

 

我的家族世世代代已經在宜昌的大山中生長了好多好多年。 1900年八國列強打入大清朝時, 山裏來了一位和打仗無關的英國植物獵人威爾遜。 威爾遜看見了毛茸茸的我很喜歡, 叫我奇異果, 還帶著我走出深山來到宜昌, 並將我的種子寄去了英國和美國。  可惜那時他不知道爸爸媽媽生寶寶的秘密。種子雖然都發芽了 ,可都是爸爸沒有媽媽。我的長輩們的第一次遠征,不幸沒有成功。 

在宜昌口岸, 威爾遜有一位鄰居蘇格蘭福音會的女教師伊莎貝爾(Isabel Fraser),他把獼猴桃分給大家吃的時候,伊莎貝爾也得到一份。 細心的她很喜歡我的滋味,就把種子留了下來。並且帶到了新西蘭。 下圖 - 100多年前, 伊莎貝爾家客廳中我的照片。

下圖是伊莎貝爾的照片。

我的命運迎來了又一次變化。 這回我跨越了赤道,來到了南半球的新西蘭德普基(De Puke). 1904年, 伊莎貝爾將我的種子交給了當地果農,我被收養了。

我很喜歡新西蘭的氣候。 這裏冬天沒有宜昌那樣持續的低溫, 春天沒有淩厲的霜降,而且土壤又疏鬆透氣。幸運地是, 這次我的種子裏長出了一個爸爸, 兩位媽媽。 在收養家庭的細心嗬護下, 1910年, 我的爸爸媽媽們終於第一次在遠離中國的地方孕育了孩子。 幸運眷顧了新西蘭和我的養父母們。

開始的時候, 我的家族隻在養父母的朋友和有種植愛好的人中傳播。 在養育和馴化中, 我的果實漸漸的不斷增加著酸甜口感層次。在物種相對貧乏的新西蘭,大家開始對我的味道不斷研究和改進。 由於一般同一個地方的人會有相近的口味和飲食習慣,科學家還專門招聘剛到當地,口味還沒有改變的外來人進行測試。

測試時他們把我的樣品裝在相同容器中, 並以燈光遮掩色差, 打亂編號使人們對品質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總之, 盡量排除外界幹擾,聚焦果實味道本身。  我的味道就這樣越來越好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我的果實很軟,不易存放,怎麽把我長途運送到其它的地方呢? 奇跡又一次降臨到我身上。

1928年, 一位新西蘭園丁在他種植的40株獼猴桃中,發現其中一株的果實大口感好,而且易儲藏。這個品種的獼猴桃後來以他的名字海沃德命名。     海沃德獼猴桃可以走向遠方,這大大點燃了新西蘭對我的熱情。 我開始被大麵積種植。

每年四月是我的收獲季節。 果農們早就成立的組織從采摘,包裝,運輸,到留種和再種植,都有一係列科學規劃。經過嚴密的甜度,硬度,味道分析之後, 我在最好的綜合狀態下被采摘下來, 運往全世界。 我在新西蘭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而我的故鄉中國, 是新西蘭出口的最大市場。    

這就是我, 獼猴桃的環球旅行奇跡 - 1900年,我被帶出中國湖北宜昌的深山;1904年, 我的種子被帶到新西蘭; 1910年我在新西蘭結出果實,並有了新名字,中國鵝莓(gooseberry); 1928年我華麗轉身, 成為廣泛種植的水果;1952年我從新西蘭出口,並有了一個以新西蘭國鳥命名的新名字,kiwi fruit; 如今我遠銷世界59個國家和地區,是新西蘭的國果。

(照片來自網絡或相關的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5)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我以前也不知道。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技術信息,你要不寫這篇,我還真不知獼猴桃是怎麽來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 寫著玩兒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這個鴨子不知道呢。 以前北京烤鴨用的特有的填鴨,所以肉嫩。現在有了又嫩又瘦的鴨子了嗎? cool。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是童話,哈哈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艾瑪,沒有北京妹妹這篇有趣的美文,我一直以為獼猴桃是新西蘭土著呢!鬧了半天,原來獼猴桃是俺們楚國土著,失敬失敬!

前些日子有網友談及英國的“櫻桃穀”瘦肉鴨,也是北京鴨不遠萬裏前往美國,又從美國到了英國,現在成為行銷世界的著名鴨子。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業餘廚子' 的評論 : 看來你比我懂。 我以為都是綠的。
業餘廚子 回複 悄悄話 可喜歡吃獼猴桃了,特別是黃色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通州河' 的評論 : 我看到的文獻, 新西蘭的獼猴桃就是這麽來的。 走向世界從宜昌開始。如果你知道什麽文獻記載更早,那就說一下啦。 謝謝來訪讀文。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G19' 的評論 : 你才胡咧咧呐。 那一帶的果實很小,又酸又澀, 叫“狗棗”。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RUEFIRE' 的評論 : 從宜昌走向世界。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劉國文' 的評論 : 想寫什麽就寫什麽,你管著嘛? 哈哈氣死你
LG19 回複 悄悄話 真能吹,獼猴桃廣泛分布於中國中部和北部如河南和陝西一帶。怎麽隻生長在宜昌?
老外是從宜昌取得種而已。不過野生獼猴桃很酸不好吃。
通州河 回複 悄悄話 我不是植物學家,不讚同獼猴桃是從宜昌開始的這一說法。也許世上第一次外國人發現並命名獼猴桃是在宜昌,但同時在中國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獼猴桃,沒有被國外的博物學家發現而已。過去獼猴桃不算水果,屬於桑果一樣野生可食,上世紀80年代前,在川陝交界的山區農民送給你一背簍一背簍獼猴桃,沒人拿它去買。
新西蘭商業化獼猴桃很成功,但坦率地說,商業化也就意味著沒有熟就采摘保鮮處理,其實口味不怎樣,好處是大小一致,賣相好。如果你吃過四川攀枝花的黃獼猴桃,你就會知道什麽樣的獼猴桃好吃。
通州河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想吃到新鮮自然熟透落地的獼猴桃,可以去西雅圖動物園還是植物園,那裏有獼猴桃樹,幾年前我撿起吃過,比市麵買的 kiwi好吃。
TRUEFIRE 回複 悄悄話 獼猴桃 originally from 宜昌?!長知識了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查了,是從宜昌開始的。謝謝科普!我一直喜歡泥猴桃,主要是買golden kiwi, 因為甜。雖然是小事情,但很高興了解這個事。謝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本文文獻參考
“Chinese Wilson: A Life of Ernest H Wilson 1876-1930” by Roy W. Briggs
紀錄片 《中國威爾遜》《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by CCTV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是啊。 我也是前些時看書才知道的。 嗯, 我把參考文獻發在這裏。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曉青。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難道泥猴桃是源於宜昌的?真的嗎?這我得查查。一直以為是在新西蘭呢。如果是這樣,這曆史也不長啊?新西蘭kiwi 風靡世界,品種最好,可宜昌的一點沒聲啊?以前在中國都說泥猴桃是四川出品的,從沒聽說是宜昌。宜昌夏天很熱、潮,和新西蘭正相反。一種果實倆個地方種植,不同的結果,很令人驚奇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謝謝第一時間到來的老朋友,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分享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