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學活
(2006-11-24 23:41:22)
下一個
有人相信神通可解決生命的困境,把修神通當做學佛的最高目標,其實,學佛不應追求神通感應,“學佛”就是“學活”而已,學著以新的生命態度來過活。
有位朋友說:“每次參加共修,都不能感到覺受相應。有人說我罪障未除,修行資糧未聚,真是這樣嗎?”問她為什麽強調共修時的“覺受相應”,她說是感覺到與佛菩薩相應,佛菩薩加持的意思。又有一位朋友說他第一次參加念佛共修,在他專心念佛時,突然內心澎湃不已,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涕,過一陣子後才又恢複正常。對這種從未有過的經驗,既興奮又害怕,因而猶豫著下次是否還要參加共修。
這兩位朋友,一位抱怨共修時沒有“覺受”因而自覺修行沒進步,另一位卻因身心的感受而困擾,其實他們都是被自己的想法所騙、被感覺困住了,這些現象也是剛開始學佛者因知見不正確而產生的問題。
或許是因《西遊記》及《白蛇傳》等民間通俗小說的影響,很多未學佛或初學佛的人,對佛教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會想到神變的特異能力。也有人相信神通可幫人解決生命的困境,因此對神通既敬畏又羨慕,把修神通當作是學佛的最高目標,這些都不是學佛應有的正確態度。就信仰的層次來說,佛教並不否定神通感應的神秘經驗,然而如果學佛隻想求感應、修神通,卻對當前生命的問題與世間的真相缺乏正確知見,不但生命的困厄無法解決,還有可能因此走火入魔,引致無盡的煩惱。
學佛不為求感應與神通
學佛修行其實就是學著修正自己身心行為的偏差,這是最實在不過的事了,並無任何神秘可言。平常人沒有認清身心五蘊的真相,往往憑著感覺在過活。感覺來時,思潮澎湃,身心便不由自主地隨感覺、隨環境而轉。
打從出娘胎以來,我們每個人便具有先天的身心特質,這個身心受到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的薰染後,不知不覺便形成了獨特的偏好與價值觀念。內在的偏好與價值觀左右了我們的思考習慣與情緒習慣,顯現成為外在的言行、情感與情緒的現象。我們的言行情緒一方麵激化了環境,另一方麵也受環境的挑戰與薰染,因而更加強化了內在的偏好與價值觀。於是,就形成一個強固的“我”,形成我可以改變世界、我是獨特不變的錯誤印象。
學佛就是學著看清這個“我”,學著修正“我”的錯誤認知,學著不要被“我”騙。仔細看看,“我”是什麽?是身體、感官、覺受與思想觀念的集合體而已。人的精神力支配了物質的身體與感官的活動,而身體感官的活動又引起精神麵的認識與思惟,強化了思想與價值觀念,這一些都是“我”,也是“我的生命”的全部。它們全都是因緣所成,是虛妄不實的。人因為不能體會因緣法的實義,我的存在當下以假為真,苦苦追求造作,本意為“我”好,結果卻把“我”推入苦惱的深淵,這是生命中常見的顛倒苦惱。顛倒苦惱是因知見問題而起。知見不正確,行為就偏差,偏差的行為招感苦惱,在苦惱的當下卻看不清其根源,又生出錯誤的知見,產生錯誤的行為,再次引生新的苦惱。從知見、行為與苦惱的無盡連鎖中,我們看到知見不正確是苦惱的根源,也看到了學佛修行的努力方向,亦即學佛應從正確的知見學起。
建立正知見出離苦惱
知見因“活著”而有,是因精神麵的感知與認識功能而建立。當身心與環境互動時,產生種種感覺,有歡樂,也有不快。這一切都是身、心、境和合而有,是因緣有。事過境遷,因緣離散,對境最初的一念與感覺早已消散,當時的環境也已不存在了,這是因緣空。然而人若不了解這個道理,往往“非有而有”,抓著事發當時的感覺在過活,用那個感覺與念頭來支撐自己的生命活動。
因此,生命中便顯現出許多奇怪的現象,例如與人摩擦衝突時,受人咒罵,若幹年後我們仍會記住得當時的難堪與不快,隻要想到對方,就想到他的咒罵。於是,別人罵我們一次,我們在事後卻拿對方的話來罵自己千百次。我們在如此自我折磨時,往往還振振有詞,責怪對方的不是,怨恨對方讓我們受苦,卻渾然不覺自己被感覺騙得好苦,更不知此生最大冤家其實就是自己。
透過這樣的說明,道理是懂了,可是卻仍經常知行無法合一,往往看得破卻忍不過,想得到卻做不來。因此,學佛還應把知見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用正確的觀念來導正偏差的行為才能真正出離苦惱。知道要能做到,就必須學習回到生活中來調理身心,練習用正知見來導正身心的問題。
學佛不必去追求神通感應,“學佛”就是“學活”而已,學著以新的生命態度來過活。過去被感覺所生的貪瞋情緒所障蔽,老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以自己的過失來折磨自己,以虛幻的未來來欺騙自己,現在對這些錯誤的習慣要開始學著放下,學著接受。
放下不是什麽都不管,放下是把“不空”的東西空掉。人有煩惱便是不空,不空的人心中一定有貪愛,有攀緣的對象,心中必然充滿種種的苦惱情緒,也有許多的對立念頭。因此放下就是不攀緣、不貪著。體證無我的人才能完全放下,我們凡夫一下子要完全放下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應該練習少欲知足,常存感恩,這樣就能少貪少惱。
接受是以無差別的態度來對待生命中的一切;無差別不是刻意忽視,而是正視其存在卻不離佛法。不管順逆、得失、敵友、怨親、罪福,都等同視之作為修行的助緣,了解罪福順逆都是在因緣中來去的事。來去之間如果生起瞋怨、生出貪著,就好好利用機會轉化自己的念頭。能這樣子在生活中練習,每個順逆境界都成為成長的機緣,佛法便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生命自然獲得佛法的滋潤。
日常中的修行是練習接受與放下。接受才能麵對,麵對自能見到生命困境解套的契機。放下才能提起,提起正念修習正法,生活自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