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堅強的京叭, 就是比你強~_~!
正文

知福、惜福、培福、種福—增進福祉的主張

(2006-11-24 23:45:23) 下一個
佛法的教義與修行觀念是修福與修慧。同時運用慈悲修福報,運用智慧修智慧,運用智慧培育福報,運用福報配合智慧。福報與智慧,或慈悲與智慧,這兩項如缺少一樣,修行不會圓滿。
  因此,福報圓滿的人一定是智慧圓滿,智慧圓滿的人一定是福報圓滿,這就是“佛”。我們尊稱佛是“兩足尊”,就是指福報及智慧都圓滿的人。
  如能實踐“四福”:知福、惜福、種福、培福,並且為別人祝福就是有大福報的人。
  知福——知足常樂,安貧樂道
  知道自己有福報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碼部還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滿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貴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能知福,則更應該說“我還有呼吸,當然滿足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尤其現今的社會豐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別人有的,也不管對方是如何努力獲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擁有,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們能夠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什麽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這才是真正的知足。
  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我們除了擁有呼吸外,還擁有很多東西,包括生命、財物等,而且人與入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人緣,這也是你所擁有的。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包括知能資源、健康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一切資源。珍惜而不浪費、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體,不要傷害名譽、品格,甚至理念、理想,這就是惜福。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報,種到田裏邊,它就可以培養出更多、更多的福報來。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眾生,都當成是培福的對象,不斷的種福,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最後就會和佛一樣福德圓滿。
  業障的果報有時會讓人誤以為是“福報”,例如:見人養尊處優、無所事事、坐享其成,站在佛法的角度來看未必是福報。
  如果能應用佛法觀念,諸行無常,任何現象沒有恒常不變的,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因為,當世間的福報享盡之時,緊接著就是苦報的降臨。如果找們現在能把握機會,無視於辛苦,不計較侮辱,且又能幫助別人解決苦難,更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不斷地努力求進步,盡自己所能奉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實際上這就是在求福、培福。
  種福——成長自己、廣種福田、人人有福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種福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種,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會上貧苦無依需要幫助的人、以及社會、國家的利益和一切眾生的車福,都是我們的福田。
  知道要隨時隨地種福的人,是有福的人;為了要種福,必需要努力成長自己,在知識、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麵都要增長,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nicelks 回複 悄悄話 Good wisdom. I will try to remember and do i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