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廚伊始,我接觸最多的就是牛肉。廚房裏分工明確,豬、牛、羊等肉類負責到人,我師傅負責牛肉,自然我也就如影隨牛起來。那段日子我研究牛肉的熱忱已經到了僅次於屠夫
這裏,我不是要誇口說我的刀工如何,我想說的是切割完牛肉的後續手段。那時候我們酒樓的生意在京城首屈一指,賣得最好的牛肉每天售出30斤不成問題,30斤的概念就是:每個例牌菜3兩半牛肉,除一下,一天能賣多少份就一目了然了。這個後續手段裏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醃製,起初師傅醃製的時候,我在旁邊打下手,30斤切好的牛肉片裝在一個如浴缸大小的圓形塑膠盆裏,先將鹽、糖、味、生粉、食粉等醃料裝入臉盆大小的容器,接滿清水,待醃料溶解後逐漸加進牛肉裏,用手順時針旋轉,等牛肉完全將水"吃"進去以後,再緩慢加入清水,此時雙手不能停止旋轉。如此這般,當給師傅去接第5盆清水的時候,我完全傻了,心想,牛肉難道這麽饑渴?那麽多水加進去這麽快就不見了?水都去哪裏了呢?最後如果醃製工序全部完成後,再上稱約一下的話,我看牛肉的重量恐怕要加倍了。
現在我教徒弟醃牛肉,可以毫無保留地告訴他一斤牛肉需要加多少鹽、糖、食粉等這些固體醃料,但若要問我一斤牛肉要加進多少水,我隻能回答不知道。不是我故作神秘,是的確不知道,當初師傅也沒教我,水的攝入量完全要憑經驗和牛肉的質量,我說的技術含量也完全在此,說得更直白些,加多少水要全憑經驗。醃製完成,如果看牛肉的顏色已經有些發白,不像牛肉了(這種情況一般為肉的質量太差),最後再加入點大紅色素調和成的水也未嚐不可,也隻有這樣,牛肉才能看起來更加紅潤有光澤。當然,加些老抽進去自然要比加色素顯得你廚德高尚的多。
不過,大家別誤會,我並不是說醃製牛肉或其他肉是完全錯誤的。如果家裏做菜想要使肉滑嫩的話,完全可以照我說的方法醃製,隻是食粉、色素之類必須廢棄,略加點澱粉和少許的水足矣,加點蛋清也是不錯的,吃著放心是最大的前提。但不放心也依然存在,餐館進貨與超市一樣,必須要供貨商提供肉類檢疫合格證,所不同的是,超市的門檻要高很多,無名無分的想進超市比登天還難。對,我的意思就是要說餐館進貨的質量無法像超市那樣有著高度的保障性。也正如我師哥妙言:現在咱們進的肉不用醃也很嫩。為何?來的時候水就已經打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