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堅強的京叭, 就是比你強~_~!
正文

耐得住寂寞更易成功!

(2006-06-26 21:16:19) 下一個
傳說中,西西裏島附近海域有一座塞壬島,長著鷹的翅膀的塞壬女妖日日夜夜唱著動人的魔歌引誘過往的船隻。在古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英雄奧得修斯曾路過塞壬女妖居住的海島。之前早就聽說過女妖善於用美妙的歌聲勾人魂魄,而登陸的人總是要死亡。奧得修斯囑咐同伴們用臘封住耳朵,免得他們被女妖的歌聲所誘惑,而他自己卻沒有塞住耳朵,他想聽聽女妖的聲音到底有多美。為了防止意以外發生,他讓同伴們把自己綁在桅杆上,並告訴他們千萬不要在中途給他鬆綁,而且他越是央求,他們越要把他綁得更緊。
  果然,船行到中途時,奧得修斯看到幾個衣著華麗的美女翩翩而來,她們聲音如鶯歌燕啼,婉轉跌宕,動人心弦。聽著這美妙的歌聲,奧得修斯心中頓時燃起熊熊烈火,他急於奔向她們,大聲喊著讓同伴們放他下來。但同伴們根本聽不見他在說什麽,他們仍然在奮力向前劃船。有一位叫歐律羅科斯的同伴看到了他的掙紮,知道他此刻正在遭受著誘惑的煎熬,於是走上前,把他綁得更緊。就這樣,他們終於順利通過了女妖居住的海島。
  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帶有強烈的虛構和誇張成分。但是現實中類似的事情卻比比皆是。
  朋友燕是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春節,老同學聚會,她也來了,看看同學們個個體態靈瓏,再看看自己發福的身材,不禁自慚形穢,於是下決心不再吃那些高熱量的食品了,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近日,我們又在一起吃飯,她一見到有炸雞,口水都流出來了,一位好友提醒她,"你不是要減肥嗎?"燕嘿嘿一笑:"不讓我吃,還不如殺了我!"於是不由自主地就去享用這些美味了。結果可想而知。
  發展心理學的"糖果實驗":那些忍住誘惑的孩子,成年後在事業上更易成功。
  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瓦特·米伽爾給一些4歲小孩子每人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可以吃糖,如果馬上吃,隻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則能吃兩顆。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卻能等待對他們來說是無盡期的20分鍾,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們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自言自語、唱歌,有的甚至睡著了,他們終於吃到了兩顆糖。
  這個實驗後來一直繼續了下去,那些在他們幾歲時就能等待吃兩顆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仍能等待,而不急於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隻吃了一顆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有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等個性表現。當這些孩子長到上中學時,就會表現出某些明顯的差異。對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師的一次調查表明,那些在4歲時能以堅忍換得第二顆軟糖的孩子常成為適應性較強,冒險精神較強,比較受人喜歡,比較自信,比較獨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經不起軟糖誘惑的孩子則更可能成為孤僻、易受挫、固執的少年,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並逃避挑戰。對這些孩子分兩級進行學術能力傾向測試的結果表明,那些在軟糖實驗中堅持時間較長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達210分。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當年那些孩子現在的表現,研究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在後來的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發現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上的表現也較為出色。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自律對一生的成功都很重要!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一書,把情緒智力(也稱情商,EQ)定義為"能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感覺,自我激勵,以及很好地控製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情緒的能力。"這一理念很快跨過大西洋,成為英國工業、教育和公共生活領域的主流思潮。
  一些國際大公司也將情商測試作為選用人才的依據。情商分為5種情緒能力和社會能力:自知、移情、自律、自強和社交技巧。自知,意味著知道自己當前的感受。因為我們整天都忙忙碌碌,所以就無暇顧及反省和自知。一個人的自我形象與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越一致,他的人際關係就越成功。情商的第二個組成部分(移情),能培養我們的同情心和無私精神,並能帶來合作。情商的第三部分是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情商高的人能更好地從人生的挫折和低潮中恢複過來。第四部分是自強。自強的人能夠很好地控製情緒,不靠衝擊或刺激就能采取行動。最後,社交技巧指的是通過與他人友好的交流來掌握人際關係的能力。情緒智力溯源一個高智商的人,完全可以與一個低智商但有著高水平交往技巧的人很好地合作。戈爾曼將高情商與成功聯係起來,並以上麵提到的"糖果實驗"的例子來闡明控製衝動的重要性。"糖果實驗"說明了自律對一生成功的重要性。
  某種誘惑能滿足你當前的需要,但卻會妨礙達到更大的成功或長久的幸福。
  無論是神話,還是現實,成年人還是孩子,它們都反映著同樣的道理:克製欲望、抵抗誘惑是多麽困難,古往今來,"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想一想不時出現在電視鏡頭中的那些落馬的腐敗官員,曾經何等顯赫風光,接受審查時又是如何滿臉失落沮喪。一位作家說:"其實人與人都很相似的,不同就那麽一點點。"這一點點,在相當程度上,就是一種自我克製的能力。正是由於對自我的欲念的調控,才顯現出人性的高貴與光輝。進行"糖果實驗"的米伽爾同時發明了一個冗長的詞匯:"目標導向的自發式延遲滿足"。他十分強調自我調節情緒的意義,認為隻有克製衝動才能有效達成某種目標。
  所謂的目標是多方麵的。作為普通人,我們不可能像高官那樣時常麵對金錢、權力與美色,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存在著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誘惑。比如,你明明知道吸煙對身體不好,但卻因為吸煙的快感放縱自己繼續吸煙;明明知道努力學習有利於今後的成功,但卻難以放棄現在輕鬆自在的生活而投入緊張的學習中。奧德修斯塞住耳朵,束縛手腳,戰勝了海上女妖魔法的誘惑,並曆經種種風險,終於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園。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物質條件遠不及現在豐富,為了得到心愛的美味糖果,四歲的小孩子是如何在煎熬中度過20分鍾的?
  在一粒芝麻與一顆西瓜之間,你一定明白什麽是明智的選擇。如果某種誘惑能滿足你當前的需要,但卻會妨礙達到更大的成功或長久的幸福。那就請你屏神靜氣,站穩立場,耐得住寂寞。一個人是這樣,一個企業,一個社會也是這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